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面积(2)

圆的面积(2)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的水平,并渗透极限、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多种水平的培养,使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水平得到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实行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羊吃草和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的课件、教师教具盒、学生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1、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出示电脑课件:羊吃草)
师:“羊也会画圆吗?”
师:你们能帮这只绵羊算一算他所画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我们不知道半径怎么求周长?
师:“老师忘了告诉大家了,拴羊的这根绳长2米。


生:12.56米。

师:你怎么知道它的半径的?
生: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呀。

2、揭示圆的面积的意义。

师:那你们知道羊画的这个圆有多大吗?(生摇头)
说明圆的面积,并用电脑演示。

生1:吃掉的这块草地的大小。

生2:草地的大小就是这个圆的面积。

二、动态演示,作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师(电脑显示):平行四边形我们是把它看成什么图形来计算的?
生1:变成长方形来计算的。

生2:我们采用的是割补法。

生3:把平等四边形沿着一个顶点所作的高,把它剪下来,移到另一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

(教师同时演示这个过程)
师:三角形、梯形是把它看成什么图形来计
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过程,通过电脑演示出转化的过程。

三、动手操作,概括出圆的面积推导公式。

1、重新组合小组。

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呢?
生:能。

师:你准备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
生1: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

生3:三角形。

生4:梯形。

根据学生选择转化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形成合作小组,然后一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开始实行实验。

2、小组合作展开活动并汇报交流。

组1:边是弯的,没有学过,不知道怎样求面积。

组2:如果边是直的,就能够求了。

提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之后,再把它剪下来,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的图形接近于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小组1:我们平均分成了8份,拼成的图形非常接近平等四边形。

小组2:我们把圆平均分成了16份,拼成的图形也像个平行四边形。

小组3:我们把圆平均分成了16份,拼成的图形很像一个三角形。

小组4:我们拼的图形像个梯形。

小组5:我们把圆平均分成了32份,拼成的图形更像一个平行四边形。

……
3、比较分析,寻求突破点。

在电脑中显示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的图,并且把它们拼成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
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之后,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什么图形?
4、推导圆面积公式。

①在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②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5、在小组内再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进一步理解公式。

四、深入理解,学会使用。

(1) 电脑出示例3;
(2) 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 学生自己试做;
(4) 讲评,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准确。

五、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1、师:“老师的家中新买了一张圆桌,你们想看吗?(教师用电脑显示图片)为了保护好桌面,我想为桌面配一块和桌面一样大的玻璃,但不知该画一块多大的玻璃?(电脑中标示出桌面直径)。

2、让学生做练习二十六第1~4题。

六、点题总结、解决课始问题。

师:这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教师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研究圆的面积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请大家再算一算被羊吃掉的那块草地的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