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讲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 教师行为方面
相关分析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0.3
相关系数
5. 教师行为方面
相关分析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
0.23
0.3
相关系数
5. 教师行为方面
相关分析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
• 调查精度: 6 %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 与教材方面取得的成绩
• 改革了多年来只设置国家课程的现状,首 次设置了部分地方课程
民族传统之一:高度集中、高度统一;

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
与科学的分类对应设置中小学课程, 强调学科内部的逻辑体系;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 与教材方面取得的成绩
完成,做了两天后,任务又增加了60个,这样
工效需提高15%才能按期完成任务。问原计划加
工零件多少个?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 1 1999年5月1日有

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昆明世博会
开园典礼。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 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
椐哈尔滨市2001年调查,高中
学生的近视率为78%,高中三年级学 生的近视率为90%。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 1
1999年5月1日有

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昆明世博会
开园典礼。
试题 2 1999年10月1日北京
万军
民参加了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大会。
2. 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试题 3
在大观园中贾母的丫环 ,宝玉的丫环 ,最富反抗精 。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 学习勤奋,解题能力强,应试能力强;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校长、教师认为 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50% 40% 30% 20% 10% 0% 校长 教师
基础知识与技能 公德 政治信念 分析解决问题 健康 劳动态度与技能 自主创造 动手能力 美的态度表现 搜集利用信息
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 校长(%) 教师(%) 62


1989~1991年联合国IAEP测试获得第一名;
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与足球 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城市小学四年级就有近一半的学生一天课间中 除做操外基本没有户外活动。城市初三学生这一 比例高达83%。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 学生基本没有户外活动时间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玩耍 是儿童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 加拿大:每天都是儿童节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的联合调查
(1993~1995)
• 小学二年级(五年制)试题:
小明的体重约20
(克,千克)。
(正答率为 50.14%)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忽视数学应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的联合调查
(1993~1995)
• 小学三年级(五年制)试题:
课桌的面积约50
(平方厘米,平方 分米,平方米)
0.23
0.3
相关系数
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6. 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6. 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 缺乏实践性考试
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 缺乏实践性考试 • 当众公布分数并排出名次
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 组织的考试 • 缺乏实践性考试 • 当众公布分数并排出名次 • 考试成为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
国务院文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1)课程内容偏多、偏旧、偏繁,
要求偏高

课程内容陈旧
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体系。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统计 • 80﹪的内容是传统计算与四则应用题; • 15﹪的内容是几何,主要是计算周长、面积 与体积; • 5﹪的内容是统计,主要是计算。
是 是 神的丫环是
• 课程内容偏多,教学时间不够
课程门类多;
课程内容多;
作业多。
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
12%
46%
11%
57%
校长
31%
教师
适当 偏多 偏少
43%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 学生课外作业量超过《课程方案》 的规定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高年级
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初中生不得超过2小时。
“不是哪几个人要改革,不
是哪个部门要改革,而是我们的 国家需要改革,基础教育不改革
不行了。”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数学家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1)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90年代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 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
成正比;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 学生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
成正比; • 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的发展
出现较大反差;
课程目标的片面性带来的问题
• 学生知识的增长与学习能力
的发展不成正比;
• 学生智力的发展与心理、人格
的发展出现较大反差;
第4讲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切教育改革的核心
• 课程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
教育思想。
•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的蓝图。 • 课程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1999年1月,国务院在批示教育部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时
指出:
“今后3~5年内要以改革课程教材
体系为重点,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
(正答率为 37.68%)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忽视数学应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的联合调查
(1993~1995)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 兼: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 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主要是外在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 来自对数学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这是目前我 国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
1.中小学数学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数学学习具有明显的优势
•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良好;
• 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 学习勤奋,解题能力,应试能力强;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文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1)课程内容偏多、偏旧、偏繁,
要求偏高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
(2)不讲知识的发生过程;
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
(2)不讲知识的发生过程;
(3)忽视数学应用,课程内容脱离社会生
活与生产的实际;
2.中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3)忽视数学应用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3. 学生的学习负担方面
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过重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 身高增长不足0.5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 中生9小时睡眠。 •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随年级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4. 教与学的方式
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 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