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教学设计

《印度》教学设计

【课题】七下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3 节印度(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语言、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
旅游攻略:
1、根据地图,确定印度的位置,了解印度自然环境,准备好随身衣物。

2、了解印度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做好景点的推荐。

3、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做好美食的推荐。

4、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做好印度社会现状的分析。

【教学模式】以游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
思考与交流
观察与思考设计旅游攻略:
根据提示,分小组完成任务
(一)自然环境:
学习要求:
1、据图描述印度位置、找出主要地形及河
流。

利用气候图,分析印度旱涝灾害的形成
〖课堂活动一〗
发挥团队力量:
小组合作,制定一份旅游攻略
教师指导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这次旅游的目的地在
哪?
出示地图:
1、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
(1)据图归纳印度位置:
〖知识点归纳〗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教师归纳:描述位置角度应多样化。

(设疑)确定了目的地,我们准备背包,你的背
包里会准备什么呢?
展示老师背包物品:
学生阅读课本P69—2页思考回答:
1.位置及相邻国家
2.印度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印度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
是德干高原。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示,制定旅
游攻略
学生据图分析归纳: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
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东临孟加拉
湾,西邻阿拉伯海,南邻印
度洋
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发言补充
结合地图,
学习印度
的地形和
气候,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归纳
问题的能

培养学生
据图归纳
的能力
根据自学
内容,分析
应带物品,
从而培养
学生地理
素养
设疑:和同学们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
导出:气候和地形
追问:季风气候的利弊影响是什么?
展示: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根据所学回答:
学生回顾印度的气候特征:
学生阅读多媒体图片,归纳总结
印度大部分处在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
风气候。

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不利影响是: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
频发。

在分析印
度地形、气
候特点,
培养学生
读图、识
图、从图
中获取地
理信息的
能力
(二)地形
印度北部是山地,
中部是恒河平原,
南部是德干高原。

〖归纳总结〗
〖课堂活动二〗
二、文化习俗
请小组推荐印度的著名景区
学生据图回答
在绘制的印度地图中,标注地形区位置
同学们介绍印度的文化成就:
医学、建筑、数字、舞蹈
培养学生
的绘图能
力和读图
识记能力。

适度延伸,
拓宽知识
面。

入境随俗,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风俗习惯:
〖归纳总结〗:
景区与本国文化的关系
(转承)一路旅行,一路风景,自然少不了美食为伴,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攻略到的美食有哪些?
〖课堂活动三〗
三、农业
请小组代表推荐印度美食
设疑:两种美食分别是以什么农作物为食材制作的?
学生回答:
恒河沐浴
点头:no
摇头:yes
圣物:牛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积累,向其他同
学推荐印度美食
印度飞饼
手抓饭
培养学生
形成地理
知识来源
于生活并
服务于生
活的理念
培养学生
注意地理
现象的习

印度地域辽阔,跟地面积广大,加之水热
条件优越,成为世界上农业大国,但各地自然
环境差异较大,农作物在分布上受地形和气候
的制约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一、二,小组协力,
为美食寻根,完成表格:
农作物分布地区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小麦
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印度美食与当地农业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水稻、小麦的
生长个性材料和印度地形、气候分布图
,讨论、分析,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
小组合作
能力
衔接
过渡在印度,遇到乞丐讨钱,不要当众给,因为给一个,会立马围上来十几个,因为印度人太多了。

观察

思考
思考

交流
〖课堂活动四〗
1、数字印度
一、人口大国
1、数字印度
2、图说印度
3、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印度带来哪些问题
归纳:
学生观察图片,先思考后交流总结:
1、人口总数
2、人口特点
3、人口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交流总结:
结合中国控制人口的方法,帮印度分
析控制人口的方法
通过数字
印度和图
说印度,培
养学生读
图能力和
思考问题
的能力。

拓展延伸:
同为人口大国,我国开放“二孩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
印度人口特点对社会现状的影响
课堂小结:
学生读补充材料,思考:
中国、印度两个人口大国,在人口政策
放面的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旅游与地理学科的关

开放性的
题目,学生
自由讨论
发言,培养
学生发散
思维能力。

通过知识
构建,让学
生对所学
知识进行
了梳理,形
成系统的
知识体系总结
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希望今后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去发现地理问题,发挥地理学科在旅游中的积极作用,去践行我们地理学科的强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