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学生分析: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扩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教法学法:基于本课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动作演示及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教学流程图:品读感悟细细体味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教师引言:小朋友,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动物,它呀,是我们的国宝,身体胖胖的,有一双逗人的黑眼圈,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真是可爱,它是谁我想,你们一定能猜出来.(熊猫)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教师引言:对,就是可爱的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大熊猫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受熊猫的可爱,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二,引入情景,品读感悟,理解课文.1,让学生边欣赏大熊猫的生活写真,边欣赏教师的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全文.教师引言:刚才我们从大屏幕中认识了大熊猫,下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35页请大家自读课文第7课,从课本里再次认识认识这可爱的大熊猫.3,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1),教师引言: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人见人爱,读了课文后,你知道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吗请你们同伴间互相说说现在你脑海中的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2)教师引言:谁来说一说熊猫的样了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样子(很可爱)4,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教师引言:课文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大熊猫的样子,谁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读出熊猫的可爱,读出自己对熊猫的喜欢2),以评促读,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写大熊猫的"胖胖的""圆圆的""毛茸茸的"这些词语读得很好,读出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自己对熊猫的喜爱.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教师引言: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教师相机板书:小(很活泼)大(爱睡觉)3)让学生表演熊猫小时候的活泼,和长大后那懒洋洋,却有憨厚可爱的样子.4)熊猫睡醒后,它的行走有什么特点(丰富词语:扭动,走来走去)教师引言:我们一起来模仿熊猫睡醒后那懒洋洋的样子吧.5),搭档表演读课文第3自然段.教师引言: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出大熊猫小时候的活泼,和长大后那懒洋洋,却有憨厚可爱的样子谁愿意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请学生自由搭档,一人朗读,一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以评促读,读出大熊猫的活泼,慵懒,可爱.如:某某小朋友把描写熊猫小的时候的句子读得很轻快,读出大熊猫小时的活泼,描写大熊猫长大以后的句子读得比较慢,读出了大熊猫长大后那懒洋洋,却又憨厚可爱的样子.6,寓学于练:(1),口头填空:大熊猫小时候很_____________,喜欢_____________,像个___________.长大后不大爱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2),读一读,说一说: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1)播放大熊猫吃竹子的片断,请学生欣赏一段熊猫吃竹子的可爱吃态.(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教师相机板书:最爱吃竹叶,竹笋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动物.(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9,有感情朗读全文.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于直接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大熊猫的真实生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由地与同伴说大熊猫的样子是怎样的.在无拘无束的说中,对熊猫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读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确定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地,有表情,有动作,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实在的技巧点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朗读技能技巧.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的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随机板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表演读文有利于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让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内在感悟外化出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在练习说句子中,让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语文,增强学生时时处处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当地运用于各个教学中,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属于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非常珍贵,也是全世界最可爱,最受欢迎的动物.三,拓宽视野,情感升华.1,教师导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你们爱大熊猫吗(爱)那么我们一起说:大熊猫,我爱你!师接着说:对,我们都爱大熊猫,但是,老师想告诉你们,现在,大熊猫的数量极为稀少,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如果我们不以实际行动去保护它,它将发生像大屏幕上的结局.2,播放课件《拿什么来拯救大熊猫》教师导言:你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熊猫真得像刚才片子上想象的那样,从地球上消失,离我们远去,最后只留一尊尊石雕,让我们去怀念吗(不想)大熊猫虽然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离我们比较近的大山里还有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如:猫头鹰,穿山甲,蛇等,如果我们不注意去保护它们,它们就会离我们远去.你们希望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吗(不想)那么,就请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熊猫和一切珍贵的野生动物!让我们与它们同在一个地球和平地共处吧!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组合和调整.把学生的视野向纵深拓展.《拿什么来拯救大熊猫》的内容是一件假设性事件,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及时拯救大熊猫,它将从地球上消失,离我们远去,最后只留下一尊尊石雕,让我们去怀念.这样,让学生在喜与悲的情感跌荡中,感受到保护熊猫及一切野生动物的迫切,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树立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板书设计:样子(很可爱)小(很活泼)大(爱睡觉)爱吃(竹子竹笋)运用随机板书的方法进行板书,随机抓住学生在学习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教学评价:评价方式采用"观察法""随机点评法"及"激励"等方法."观察法"_____在学习探索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探究精神."随机点评""激励"包括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点评和激励,这些评价方法能及时沟通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调控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情景品读感悟赏品读练自读自悟引导表达引导探究寓学于练积累语言拓展视野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