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毒知识的教案

禁毒知识的教案

第一课了解毒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情感觉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能力目标:①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②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看图片,引入课题(1)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感觉?(2)这是因为这些人吸食了毒品或间接接触了毒品所造成的。

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三)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1、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品呢?它又有那些种类呢?毒品的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1)常见新型毒品种类:摇头丸,冰毒,K粉,咖啡因等(出示图片)①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

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②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

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

服用后会产生中枢神经强烈兴奋,在幻觉作用下常常引发自残与攻击行为。

③K粉: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

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

④咖啡因: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

(2)常见传统毒品种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出示图片)①鸦片:俗称大烟,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②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瘾。

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③海洛因(Herion):俗称白粉,成瘾快,极难戒断。

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

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④大麻: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⑤杜冷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

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

⑥可卡因: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有时还有攻击倾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二、明确什么是吸毒行为凡不以医疗为目的滥用这238种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都被视为吸毒。

另一方面,吸毒的方式也增多了,由原来的口吸发展到目前的口服、鼻吸、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等。

从现有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吸毒行为直接违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所以吸毒人员首先是违法者,其行为具有违法性。

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违法行为相比,吸毒行为还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已证明,吸毒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脑部疾病,所以吸毒成瘾者又是脑疾病的患者。

同时,吸毒成瘾对吸毒者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严重损害,是毒品的直接受害者。

三、吸毒成瘾的原因(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剌激。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四、讨论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五、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第二课历史上的禁毒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了解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2、能力目标:通过对历次禁毒运动的比较,明确毒品的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1、了解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历史上的几次禁毒运动为主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形成探究小组。

2、自办一份专题小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看电影、师生互动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电影《虎门销烟》。

二、讲授新课1、教师提问:我们对毒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毒品对人体有危害性。

其实,早在我国明、清两代,人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毒品不仅危害生命,更是动荡社会的根源。

今天,让我们追寻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感受毒品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巨大危害。

请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历史上有关禁毒活动的资料,以便让每位同学共享。

2、小组汇报交流,明确毒品危害。

要求: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历次禁毒的时间、发起人、主要措施及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第一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

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第二次: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

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者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者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初衷不一,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上下篇。

这场运动前后十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种植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除,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这标志着世界联合禁毒的开端,也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协助千百万烟农改种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瘾新生。

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

危害中国百年的毒品问题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近代毒品屡禁不止的原因:自清中叶禁烟后,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历届政府均高喊禁烟,中国不仅是发布禁烟令最早的国家,也是发布禁烟令最多的国家,但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禁烟令中,烟毒却走向了泛滥,达到了高潮。

毒祸屡禁不止的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是国家政治长期动荡,号令不一,各行其是;各级政府因贪图鸦片烟税而见利忘义,动摇于禁弛之间,官吏贪赃枉法,使禁烟徒有虚名;列强凭借条约的庇护或武装干涉,大肆向中国走私毒品,破坏中国的禁烟。

因此,尽管绵延百年的禁烟运动曲折悲壮,可歌可泣,但毒品问题一直没能根本解决。

毒品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毫无疑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毒品普遍流行并长期泛滥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50年2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中指出的:“自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强迫输入鸦片,危害我国已有百余年。

由于封建买办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伤害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

”帝国主义——先是英国,继之日本,对中国倾销毒品,以及中国历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贪赃枉法,客观上造成中国毒品成灾外。

你知道图片中的人为什么会如此痛苦?(多媒体出示吸毒者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