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目次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3.1配电自动化终端 (4)4环境条件 (4)5功能及技术要求 (4)5.1终端额定参数 (4)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1)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6)6终端试验 (20)6.1型式试验 (20)6.2抽样试验 (20)7.3出厂试验 (20)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21)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2)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4)前言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
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本规范的批准人: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3.1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变终端等。
其中: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的配电终端。
站所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D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的配电终端。
配变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TTU):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测量的配电终端。
4环境条件大气压力:70kPa~106kPa海拔高度:-200~3000m5功能及技术要求5.1终端额定参数1) 交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单相220V或110V(100V)2) 交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20%~-20%3) 交流电源标称频率为50Hz,频率容差为±5%4)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10%5) 直流电源电压标称值为220V、11OV、48V或24V6) 直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15%~-20%7)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为不大于5%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1) 装置应按国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型式试验的要求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
2) 采集三相交流电压、电流:电压输入标称值:100V/220V ,50Hz;电流输入标称值:5A/1A;电压电流采样精度:0.5级;有功、无功采样精度:1.0级;在标称输入值时,每一回路的功率消耗小于0.5VA;短期过量交流输入电流施加标称值的2000%(标称值为5A),持续时间小于1秒,配电终端应工作正常。
3) 状态量采集:开关动作、操作闭锁、储能到位等信息,软件防抖动时间10-60000毫秒可设,遥信分辨率不大于10毫秒;4) 采集直流量;5) 应具有历史数据存储能力;6) 配电终端应具备通信接口,并具备通信通道监视的功能;7) 应具有当地及远方操作维护功能,可进行参数、定值的当地及远方修改整定;8) 具备后备电源或相应接口,当主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无缝投入;9) 具备板件及重要芯片的自诊断功能,出错告警,并可记录不少于10条的异常记录,异常自复位功能;10) 应具有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并可保存不低于256条记录;11) 可保存最近30条远方和本地动作指令以及发生时刻;12) 具备软硬件防误动措施,保证控制操作的可靠性,控制输出回路必须提供明显断开点,继电器触点额定功率:交流250V/5A、直流80V/2A或直流110V/0.5A的纯电阻负载;触点寿命:通、断上述额定电流不少于105次;13) 具备对时功能,接收主站(子站)或其它时间同步装置的对时命令,与系统时钟保持同步;14) 具备独立的维护接口15) 机箱防护性能:安装在户外的终端装置其结构设计应紧凑、小巧、防锈、外壳密封;能防尘、防雨,防护等级不得低于GB/T 4208规定的IP54的要求;安装在户内的终端装置防护等级不得低于GB/T 4208规定的IP52的要求。
16) 配电终端应有独立的接地端子,接地螺栓直径不小于6mm,并可以和大地牢固连接。
17) 配电终端中的接插件应满足GB/T 5095,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
18) 提供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应满足GB/T 5095,以便对各套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
19) 终端应具备蓄电池活化功能。
20)同一类型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操作界面、外形尺寸和内部接线需统一。
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1) 具备5.2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2) 馈线终端基本技术参数满足表1要求3)馈线终端后备电源为蓄电池时技术参数满足表2要求4)馈线终端具体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满足表3要求表1 馈线终端(FTU)基本技术参数表表3 馈线终端(FTU)具体功能及技术指标表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1) 具备5.2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2) 站所终端基本技术参数满足表4要求3)站所终端后备电源为蓄电池时技术参数满足表5要求4)站所终端具体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满足表6要求表4 站所终端(DTU)基本技术参数表表6 站所终端(DTU)具体功能及技术指标表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1) 具备5.2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2) 配变终端基本技术参数满足表7要求3)配变终端通信模块电池技术参数满足表8要求4)配变终端具体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满足表9要求6终端试验6.1 型式试验6.1.1具备终端的型式试验报告。
6.2 抽样试验6.2.1通过由浙江省电试院对各厂家配电终端设备进行抽样试验。
试验项目:电磁兼容、精度、绝缘及其它电性能。
试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本技术规范。
试验结论:出具检测报告并核发合格证书。
7.3 出厂试验6.3.1每台设备出厂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试验包括:电子元器件及装置本身的老化试验;绝缘电阻试验;测量精度试验;通信功能及其它性能试验。
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1、接入概述为配合配电自动化设备工作,故障指示器采用RS485和Modbus 协议与DTU/FTU等监控设备进行组网,实现指示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接入。
接入技术方案框图如下:图1:指示器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接入框图系统中多台指示器通过电缆连接起来组成串行通讯网络,再通过数据汇集器统一接入到DTU/FTU设备上。
数据汇集器和DTU/FTU间采用变位和RS232串行接口实现数据通讯。
485通讯型故障指示器和数据汇集器间采用RS485串行接口组成串行通讯网络。
485通讯型故障指示器实现短路和接地故障的监测, 当监测到有故障发生时,主动上传一帧故障信息到数据汇集器.指示器通过地址编号区分,同一个RS485串行通讯网络内的指示器地址不可相同.一个串行通讯网络内最多可以连接16台指示器.指示器主动发送数据到数据汇集器,当数据传输有故障时, 通讯帧重发3次.为防止数据通讯冲突, 指示器应具有通讯冲突消解机制.数据汇集器接收各485型故障指示器传送来的数据, 数据接收正确时,回复确认帧.当接收到来自DTU/FTU的查询指令时,将接收到的故障指示器数据信息上传给DTU/FTU 数据汇集器具有1个RS485接口,1个RS232接口. 485接口与指示器通讯, RS232接口与DTU/FTU通讯.DTU/FTU设备与数据汇集器为主从式通讯模式,DTU为主,汇集器为从,信息帧符合MODBUS协议. CRC16 校验方式。
DTU/FTU采用变位通知查询方式和固定周期查询方式进行指示器故障信号的采集。
变位通知查询方式: 当数据汇集器监测到指示器的故障信号后, 主动发送一个变位信号给DTU, DTU/FTU检测到变位信号后应进行一次数据查询。
固定周期查询方式: DTU按固定周期查询汇集器信息,查询周期不大于5分钟。
DTU/FTU也可以采用命令信号,使所有或某台指示器执行复位、自测、清空存储数据、改变设置参数等命令。
2、技术指标2.1 485通讯型故障指示器指标1):短路和接地故障传感器精度:±10%;2):通讯方式:串行通讯RS485;3): 供电电源:24Vdc, 功耗:0.3W;4):总线接口方式:航空插头;2.2 数据汇集器指标1):通讯接口:RS485 接口1个;RS232 接口1个2):输入电压:24Vdc(范围9-36V),功耗:0.4W;3):接线方式:航空插头, DB9母头;4): 接入指示器台数: 最多16台;2.3 DTU设备接口1):通讯接口:RS232 接口1个;2): 通讯协议: MODBUS协议. CRC16 校验方式;3):输出电压:12V/24V;4):电缆接线方式:端子排;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一、立式机柜组屏示意图(以一控六为例)二、卧式机柜组屏示意图(以一控六为例)三、壁挂式机柜组屏示意图(以一控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