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

一、实验题1.某学习小组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滴加酚酞试液,于是他们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发现试液为无色。

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甲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 CaCl2;② CaCl2和HCl;③ 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搅拌。

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在0-V1段中主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甲同学的猜想中,(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1)学习小组结合图像,分析了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溶液质量逐渐增大D.Na2CO3溶液体积为V2时,溶液中有NaCl和CaCl2(2)小组同学讨论分析,发现烧杯内溶液的pH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发生改变,请你在下图中帮他们绘制出随着Na2CO3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pH的变化图像。

2.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离镜同学选用 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 H 装置和 I 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F。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若用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采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 O2 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了什么气体?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的一种或几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检验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该气体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注意:答对(3)(4)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丙同学用砂纸将截下的一段铝丝长时间用力反复打磨,然后将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横截面处现象明显,但在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请问可能的原因是(4)丁同学用试管取2ml硫酸铜溶液,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并未发现预料中的蓝色沉淀现象,其原因是。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①Na2CO3+ CaCO3= CaCO3↓+ 2NaCl②2NaHCO 3Na2CO3+CO2↑+ H2O③Ca(HCO3)2易溶于水。

④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现象(百分数为溶质质量分数)NaHCO3Na2CO30.1%1%5%0.1%CaCl2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有沉淀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有沉淀(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试剂a为。

(3)实验3中,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CaCl2="=====" + + + H2O(反思与评价)(1)实验2中,加热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5.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字母)(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3)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步骤D中称取5.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0.5g,最终得到NaCl晶体3.6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5)若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D.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6.几年前,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于水会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

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上图所示。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7.右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2)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仪器A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试管内温度,气体压强外界,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 ,仪器b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序号)(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通入.(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编号);收集氧气可选用E或F装置,由此推断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同学选择B装置为发生装置,使用长颈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乙同学选择C 装置为发生装置,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在解释“不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时,乙同学认为可能是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了接触,你认为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III.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V.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某同学想通过装置G探究是否有HCl气体,你认为G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_(填“b”或“c”)进入。

④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_________(填序号)。

A.需要加热B.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C.需要催化剂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10.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________(选填A、B或C)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