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

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

一、实验题1.依据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回答问题:(1)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

①若锥形瓶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②若锥形瓶中无现象,则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2.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乙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_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中字母)。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③中盛放的试剂为,作用是;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为,作用是;则⑤中收集方法可选用。

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真空袋收集法(4)当观察到装置②中时应停止通CO2。

(5)此外,过氧化钠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反应制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中字母)。

4.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

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_________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

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静置,(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正确。

二位同学给试剂瓶贴一新标签:Na2CO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可能不是Na2CO3,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实验课上,张影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1)余承骏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他做了如下实验:宋楷认为余承骏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2)宋楷设计了另一个实验:(3)宋楷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

6.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溶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在空气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气泡。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7.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②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北侧溶液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8.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9.实验室常用下列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就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4)用收集到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___________色.10.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 (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

②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

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

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③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稀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溶液pH_________7(填“>”“<”或“=”)。

(2)①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_______11.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HCl、NaOH、MgSO4、NaCl稀溶液中的一种。

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

步骤及实验现象为:步骤一:取少量A、B、C、D四种溶液于四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只有A变蓝,则A溶液呈性,也只有B不变色,而C、D变红。

步骤二:另取A分别加入装有C、D溶液的试管中,C无现象,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B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性。

12.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__,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填“a”或“b”)端导入。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___(填标号)。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某同学借助干燥管、烧杯、铜网等仪器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3所示。

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会产生什么后果?___。

13.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明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14.根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气体的收集装置是。

(2)小勤和小华都用连接好的E、F、G装置做实验。

他们在E中所加的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小勤实验时发现F中的蜡烛熄灭,G中的溶液变浑浊,则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小华在实验时发现F中的蜡烛燃烧的更旺,G中的溶液也变浑浊,则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