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新实验室的建设为我们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 保障。通过校园网进行网上预约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方便了实验教学的管理。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综合应用实验平台为不同侧重点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应用电 子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用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综合应用能力。
1、掌握简单基本电路的开发应用 2、熟悉常用模拟基本电路
3、掌握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4、掌握模拟电路实验及检测方法
1、掌握模拟电 路分析的基本 理论知识 2、使用常规电 子测量仪器的 能力,分析解 决实际电路问 题的能力
认知目标
项目任务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学习电子技 术的兴趣
2、一定的沟通 能力和技巧
高等数学 电路基础
模拟电子 技术
专业课
• 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电力系统生产 与研发岗位
电子产品生产 与研发岗位
通信产品使用、 生产与研发岗位
测量、控制 领域岗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测量与控制专业
电子技术(核心专业基础课)
承上启下
目标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目标
3、具备团结协 作精神
4、创新意识 5、查找资料及 自学能力
授课条件
2.授课条件
网站 实验室
(2)网站建设-申报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
(2)网站建设-课程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kecheng/index.html
(2)网站建设-英语教学网
2.授课条件-网站建设
/2009/mndz/6e.html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基础常规实验平台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模拟实验室有82个工位,网络化管理。配备了计算机, 安装了指纹识别系统和多媒体投影仪、增添了先进的数字 设备
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它注重研 究的是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模拟电路
➢ 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 ➢ 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有功能和性能各异 的放大电路。 ➢ 其它模拟电路多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4)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
5.绪论
传感器 接收器
隔离、滤 波、放大
音频功放
集成运算放大器
负反馈放大电路
信号的运算、测量及处理电路
信号的发生及变换
直流电源
电源
实验课内容设计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实验层次 基础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 综合型、研究型实验
实验名称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单管放大电路 射极跟随器实验 差动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及调试 运算电路的设计 有源RC滤波器的设计及应用 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 波形发生及功率放大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综合实验 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自制设备,自主实验
与天煌合作研制了模拟电路实验箱、便携式电子实验箱等.
3.教学内容设计 (1)使用教材
3.教学内容设计-教材
(1)使用教材
3.教学内容设计-教材
(2)内容组织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双极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功率放大电路
电工电子实训中心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创新研究实验平台为动手能力 较强的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供较 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开放的实验环 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发发明创造的潜能。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2.授课条件-实践条件
(3)实践条件-实验室建设
运算、转 换、比较
功放
执行机构
信号的 提取
信号的 预处理
信号的 加工
信号的驱 动与执行
模拟电子电路
A/D转换
模拟电子系统 数字电子电路(系统)
计算机或其 它数字系统
D/A转换
模拟-数字混合电子电路
(5)电子系统的应用广泛
5.绪论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绪论
(1)特点
物理概念多;工程性强; 实践性强 (2)学习方法
《电子技术》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1.课程地位与目标 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 时:理论课:48-60;实验:8-12;课程设计:1-2周 适用专业:自动化,电信,通信等诸多专业 开课学期:2年级第2学期开始
1.课程地位与目标
1.课程地位与目标-课程地位
课程地位 电子技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关系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比较
5.绪论
半导体元器件的发展
• 1947年 • 1958年 • 1969年 • 1975年
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 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 10倍/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性质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3)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入EDA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采用虚拟仪器技术, 将电子实验工作台(Multisim)“搬”进课堂,配合传统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讲 授方法,增大了知识量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理论联 系实际,第一时间进行电子电路实验。
3.教学内容设计-内容组织
(4)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入虚拟仪器
案例 滤波器
实现
仿真 硬件 (EWB,MULTISI
M) 软件 虚拟仪器
5.绪论
5.绪 论
(1)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元器件的发展 上。从电子管→半导体管→集成电路
1904年 电子管问世
1947年 晶体管诞生
1958年集成电 路研制成功
学习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需时刻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
5.绪论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模拟量: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具有连续变化的特点,温度; 压力
t
数字量:在时间上和数值上是离散的,人数;物件等
矩形波
尖顶波
t
t
5.绪论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拟电路。如整流电 路、放大电路等,注重研究的是输入和输出信号间 的大小及相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