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说起来真的觉得自己与窦老师有缘,今年利用寒假时间拜读了窦老师的《玫瑰与教育》,在读完这本书时,就深深的被窦来师的个人魅力和她的教育理念以及她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韧劲所征服。
开学初从赵主任那领来《窦桂梅与主题教育》时,心情特别的激动,因为这是一本我一直想买想读,但由于忙一直没有购买的书。
利用工作间的琐碎时间终于把书读完了,但总觉得不过瘾,于是我个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网络听课学习,每每听课,都会被窦老师或是幽默的课堂或是抨击心灵的教学环节而感动流泪,或者沉默思考。
我想这就是我的成长,不再只是单单的教语文,而是在思考我到底要交给孩子一些什么。
书中不止一次写到窦老师给孩子们写信,甚至在书中还出示了自己与孩子的书信往来,其实在我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为我的个别的孩子写过信,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真是坚持不了为全班写信,而窦老师为班里75个孩子,写了75封信。
我想这就是我与她的差距吧!我写信是出于一时兴起,而窦老师确实是用心来做这件事,他的信,字里行间都是爱,都是叮咛,也是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
我一直觉得语文教学就应该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可是现在我却有的不同的想法,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在课上留给让孩子时间去思考。
我想这个问题每个语文老师都问过“孩子们这句话你明白了吗?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不用想,所有的孩子都会说明白了,同意,但是窦老师却真正的允许孩子又不用的声音,可以是明白。
不明白,或者我也不知道。
因为确实就是很多问题和感受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他就
是不会明白。
听课时,你都不想去干点别的活,就想安安静静坐在那认认真真的听完课,整个课堂中,窦老师会认真仔细的倾听每个孩子的回答,整节课中就是语文工具性的运用和人文性的渗透,太棒了,真想一直听他的课,真想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
可是想想,真的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对于文字的敏感性真是不高。
书中有一处“读书,点亮人生的主题”中提到,作为语文老师博览群是的重要性。
愿我们的心中都如窦老师那般,在彼此的心中盛满阳光,充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