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孙中山所写的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哀悼的是()
A.黄兴
B.蔡锷
C.李烈钧
D.宋教仁
2. 1913年3月,哪一事件的发生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
A.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宋教仁遇刺
3.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贸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败,加上欧洲已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
由此可见,导致二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歧严重
D.袁世凯力量强大
4.直接暴露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是()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
5.袁世凯一再践踏民主,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他在公开宣布恢复帝制前的独裁活动不包括()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会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废除民国纪年法
6.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取消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改年号为洪宪。
其中洪宪元年是()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7.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A.军阀的靠山都是日本
B.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策略
C.军阀力量超过革命的力量
D.列强之间在中国的利益互补
9.读图,回答问题。
图A二次革命图B奉军坦克部队在
直奉战争中
(1)图A中的“二次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
(2)图A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
(3)图B展现的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战争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
教师详解详析
1.D【解析】本题考查宋教仁的历史功绩。
宋教仁为了捍卫民主共和,组建了国民党,准备在国会选举获胜后组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恐慌。
宋教仁遇刺身亡后,孙中山作了此挽联。
2.D【解析】本题考查二次革命的爆发原因。
1913 年3 月,致力于推动民主宪政的宋教仁被暗杀。
这一事件,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起了反对袁世凯专制的二次革命。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
材料中“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败”“欧洲已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的信息说明袁世凯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二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此答案选B。
4.D【解析】本题考查袁世凯践踏民主共和的史实。
A、B、C、D均是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的表现。
其中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实质与专制统治下的终身制没有区别;总统可指定继承人,实质是推行世袭制。
这充分暴露了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
5.D
6.D【解析】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7.B【解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由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反对帝制,捍卫共和。
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时代潮流,注定以失败告终。
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
表格中北洋军阀的不同派系投靠不同的列强,列强通过控制不同的军阀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为此不难推断出这一情况是和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有关,因此答案选B。
9.(1)1913年。
孙中山。
(2)“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袁世凯复辟帝制。
原因:袁世凯独裁专制,破坏民主政治;势力强大,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3)直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领;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