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

论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

论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内容摘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表扬”和“批评”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怎样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提高青少年学生识别是非能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特总结了如何艺术的运用表扬和批评,以及表扬和批评的几种方法。

[关键字]表扬批评艺术激励[Abstract] In the education of school,"praise" and "criticize" is a common method. But how can we use them to inprove the hobbledehoy's ability of knowing right from wrong, and to cultivate their spirit of enterprise ? I sumed up several methods about how to use "praise" and "criticize" ably.[key words] Give public recognition Criticize Art Encourage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中激励手段,要使表扬与批评起到良好的效果就要讲究艺术,我在3年的专业课学习以及课余时间的辅导班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因人因时正确运用如上表扬和批评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强化良好的活动动机,激发积极的精神情感,促进能力的形式和发展,增强上进心和责任感。

如何运用表扬是一门艺术,所谓表扬的艺术。

一是表扬中要充满师爱的阳光,要出自内心,对学生某些良好品行或点滴进步感到真诚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要主动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创造条件,用表扬这一武器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是表扬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受表扬的机会;即使在表扬某个学生时,也要强调他是为校、为班争了荣誉,做到表扬一人鼓励一群。

四是寓表扬于无意之中,对资质较差的学生,把表扬流露于无意识的言语、表情之中,使其及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长期未受到表扬的学生,通过其他同学传递对他们的优点、进步加以肯定的信息,缩小学生与教师心理上的距离。

应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表扬要准确。

发挥表扬的最佳效果关键是要准确,这就要教师做到:第一,对受表扬的学生的事迹要核实准确,否则会由于表扬的内容“失之毫厘”,而导致学生反应为“悖之千里”。

第二,表扬要恰如其分,一个恰当的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其产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反之,过分的表扬会使学生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反复、频繁的表扬甚至会令学生反感,而被表扬的学生成了众矢之的,处于被孤立的境地。

其次,表扬要及时。

作为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带着爱心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便可达到鼓励学生上进的目的。

反之,事过境迁,即使再大的表扬,学生也会产生“陈芝麻烂谷子”之感,效果就差多了。

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往往由于学习上或其他方面的失败而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教师能抓住机会,如目标或任务完成时,就要及时表扬。

这样可以使后进生获得表扬从而振作起来,产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三,表扬行动和品性而非本人。

表扬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果,又不让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就要表扬他所做的某一件事和他的某方面品性而不要扩大到他这个人的其他方方面面。

学生经过努力,成绩提高了,就该表扬他经过努力而成绩提高这件事。

因为表扬他努力,让他知道受表扬的真正原因,他就会继续发扬光大。

而表扬他聪明,就可能导致他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四,微笑也是一种表扬。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

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且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的素材,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

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

轻轻一笑,顷刻间把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缩短了许多。

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第五,表扬的含蓄性。

表扬在很多场合应该大张旗鼓,才可以发挥出表扬的功效;但有些时候,注重表扬的含蓄性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策略。

比如,教师要求的某种事,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好,只有少部分做得较差时,我的选择是请做得好的人站立一下。

这样做,对受表扬的人来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让做的差的人“心有所动”而又不过分难堪。

第六,表扬的层面性。

表扬的“多层性”是从一个角度反映表扬对象从较好走向更好、很好的成长历程;表扬的“多面性”是从多个角度反映表扬对象的闪光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起教育技巧时说“教育者与自己对象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对方的内心活动。

”在班集体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好表扬的多层性、多面性的特点,让榜样的形象变得丰满,使每一次表扬都有效地“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活动”,充分发挥表扬的强大功效。

表扬对学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注意以下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一、要善于表扬老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

作为老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少加批评,可能效果更好。

二、要及时表扬对待优生应该表扬的行为,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奖励,以强化刺激,因为学生心目中,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

例如,我班一位自制力弱,平时上课说话较多,影响同学学习的学生,在几次班级活动中,如打扫卫生、提豆奶、为合唱比赛借衣服等积极认真,我就及时表扬其讲卫生、关心班集体的优秀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对整个班级学习气氛的维护上,使其自制力得以加强。

所以,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不会有好的印象,更谈不上优化优秀品质和行为的作用了。

三、要乐于表扬对学生的表扬应是老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认为“待优生”一点的好的表现是微不足道的,不轻易表扬学生。

须知良好的品质与大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由“差”变优是不现实的,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祢补不足,顺利转优,老师就应乐于表扬学生。

如我班有住读生杨含,平时周末的作业经常不做或者不做完,有一次,他很高兴的把作业交给我,我发现全部完成,当时就在全班进行表扬,并给奖励,此后,他的作业完成情况好了很多。

四、表扬要有针对性表扬要有依据和具体,也就是不能盲目和随意。

例如,是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就其学习上大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迟到、上课说话的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上进行表扬,如此就能起到强化优秀的作用。

否则,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说好话,或表扬起来笼统概括,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冲淡转化的效果。

五、表扬要注意方式和选择合适的强化物这一点要求老师表扬有严格的分别。

即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

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

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创造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对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可以发笔记本或钢笔以示奖励。

等等。

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学生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适当的表扬也应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在我看来批评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旁敲侧击在批评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时,在批评某种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嗜好、不良的风气时,不直言其事,而是借助于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轶闻传说来讽喻说理;或借助于批评类似现象,引起对方的联想、比照;或讲个小笑话,启发对方去思考,这种批评方式可称作旁敲侧击。

2、以退为进对于某些学生的偶尔犯错,作为教师退一步,给他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这对他是一种鼓舞、一种力量,产生的效果往往比教师对他大声训斥、严厉批评要好得多。

3、欲抑先扬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的缺点时,教师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如有时我们会发现某些成绩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比较自私或骄傲自大,不尊重老师、同学,心胸狭窄等等。

面对学生这样的缺点,教师找学生谈话时若开门见山指出缺点,让学生认识这样的缺点有什么不好时,学生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自己既没影响教师的教学,又没影响班集体,更没有违反校规校纪,教师似乎多管闲事。

但这些缺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将来是很不利的。

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缺点。

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

批评之前,先对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充分肯定,让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心境,再提出学生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让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或缺点,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受大家欢迎、尊敬的人,那不是很好吗?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讨厌他的缺点,而是为了他好,为了他的成长,他会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

利用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时教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他的缺点对自己和别人的危害。

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去克服、改正缺点。

4、寓庄于谐德国著名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批评学生也是如此,板着面孔说教,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

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能使问题点而不破,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缓解批评的紧张情绪,启发学生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在于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可以点到学生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

这剂苦药包容了教师多少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

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被学生体察到。

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有时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批评仅能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并不是最终结果,所以批评以后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先充分表扬,再适度批评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作具体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