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
即在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
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
ICS97.140Y 81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2380—2014移动实验室操作台通用技术规范Mobile laboratory -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work table2014-11-18发布2015-01-18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 (2)5 要求 (2)6 试验方法 (5)附录A (资料性附录)设计和安装指南 (7)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权问题,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任何专利权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移动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0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辽宁鑫洋实验装备有限公司、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颖、徐颖、于涛、吴长伟、那宏坤、孙中南、章丽娜、杨坤、王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移动实验室操作台通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实验室操作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实验室内操作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4820-2009 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2406.2-2009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温室试验GB/T 3324-2008 木家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3325-2008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10357.1-2013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1部分:桌类强度和耐久性GB/T 10357.5-2011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5部分:柜类强度和耐久性GB/T 28202-2011 家具工业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移动实验室操作台 work table for mobile laboratory移动实验室内使用的由支撑结构和实验操作台面构成的工作台。
注:改写GB/T28202—2011,定义2.2.3.16。
3.2台面板 top移动实验室操作台顶部低于视平线的板件。
注:改写GB/T28202—2011,定义2.3.2.5。
3.3抽屉 drawer附于移动实验室操作台下方,可灵活抽出或推入的盛放物品的匣形部件。
注:改写GB/T28202—2011,定义2.3.2.11。
3.412储物柜 locker附于移动实验室操作台下方,用于放置物品的柜子。
3.5地脚 table base适用于移动实验室操作台下部支撑系统或结构支撑部件,用于承受操作台的重量,通常含有高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操作台的高度与水平。
注:改写GB/T28202—2011,定义2.4.15.21。
3.6安装点 mountpoints移动实验室操作台后部、底部用于安装固定的接口。
4 分类 4.1 按用途分类a) 物理操作台; b) 化学操作台; c) 生物操作台。
4.2 按台面制作材料分a) 金属操作台; b) 非金属操作台; c) 复合材料操作台。
5 要求 5.1 主要尺寸操作台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操作台主要尺寸单位:mm要 求序号 检验项目主要尺寸 尺寸级差 1 台面宽度(L ) 600—1800 300 2 台面净深度(d 1) 600—900 50 3 台面前沿深度(d 2) 200 0 4 坐姿 ≤760 5台面高度(h )立姿≤90010注:有特殊要求的操作台,其尺寸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定,并书面明示;其中“立姿”是指站立的姿势3操作台主要尺寸标记符号见图1。
a)操作台主视图 b)操作台侧视图图1 操作台主要尺寸5.2 外形尺寸偏差及形状位置公差操作台、操作台下的储物柜、抽屉外形尺寸偏差及形状位置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外形尺寸偏差及形状位置公差单位:mm序号检验项目要求 宽深1外形尺寸偏差受检产品标识尺寸与实际测值偏差 高±2对角线长度≥1400≤3.0 700≤对角线长度<1400 ≤2.0 2台面、正视面板翘曲度对角线长度<700≤1.0 3 台面、正视面板平整度 ≤0.2 4 台面水平度≤0.15门与框架、门与门相邻表面间的距离偏差≤2.0 6位差度抽屉与框架、门、抽屉、拉篮相邻表面间的距离偏差≤1.0 7 分缝 所有分缝≤2.0 下垂度 ≤10 8形状位置公差抽屉摆动度≤105.3 外观5.3.1 操作台面不应有裂痕渗透等现象。
5.3.2 操作台面不应有污物、杂质。
5.3.3 非金属、复合材料外观要求应符合GB/T3324—2008表4中“人造板外观、玻璃件外观、木工要求”的规定。
5.3.4 金属件外观要求应符合GB/T3325—2008表4中“金属外观要求”的规定。
5.4 安全性能5.4.1 操作台固定应可靠,附属设施应不滑落和松动;靠近过道一侧应带有圆弧角,R≥10mm,靠近通道交接处的台面立柱应有圆弧角。
5.4.2 操作台上安装电气设施及接口时,应具有防水及防漏电保护措施,电源线之间及电源线与操作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5.4.3 操作台抽屉、柜门应具备自动锁紧关闭、减振和防止运输自开功能措施;隔板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
5.4.4 其他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24820—2009中表5中的规定。
5.5 阻燃性能操作台材料氧指数应不小于35,金属材料除外。
5.6 理化性能操作台台面、下面柜体及储物柜表面理化性能应符合GB24820—2009中表6、表4中的规定。
5.7 力学性能5.7.1 台面力学性能操作台台面力学性能要求见表4。
表4 操作台台面力学性能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条件技术要求1 水平静载荷试验力600N,10次2 垂直静载荷试验力2000N,10次3 持续垂直静载荷试验载荷1.25 kg/dm2,24h 应符合GB/T10357.1—2013第6章的规定4 水平耐久性试验力:150N、200N、250N、300N循环次数:5000次、10000次、15000次、20000次应符合GB/T10357.1—2013第6章的规定5 垂直冲击试验跌落高度:150mm、200 mm、300 mm,10次应符合GB/T10357.1—2013第6章的规定注:序号为4、5的试验条件由供需双方确定,无需求时,则在检验报告中注明所使用的试验条件数值。
5.7.2 操作台下的柜体或储物柜力学性能45柜体或储物柜力学性能要求见表5。
表5 柜体或储物柜力学性能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技术要求水平力≥隔板质量×5.0m/s 2空载搁板应安全不脱落和变形 1搁板稳定性试验垂直力100N空载搁板不应倾翻和变形 加载时,搁板挠度≤跨距/2002 搁板弯曲试验均布载荷:1.0 kg/dm 2加载时间:金属搁板1h ,其他搁板7 d卸载后,搁板挠度≤跨距/10003 搁板支承件强度试验 载荷:1.0kg/dm 2,冲击能1.66N.m ,10次 无位移和变形 应符合GB/T10357.5—2011第9章的规定4 柜门安装强度试验 质量30kg ,10次5 柜门水平静载荷试验 力80N ,10次6 翻门强度试验 力200N ,10次7 翻门耐久性试验20000次8 抽屉和滑轨耐久性试验 50000次 9 抽屉和滑轨强度试验 力250N ,10次 10 抽屉猛关试验 质量5kg ,速度1.3m/s 质量35kg ,速度1.0m/s 11 抽屉结构强度试验 力70N ,10次 12 主体结构和底架强度 力300N ,10次应符合GB/T10357.5—2011第9章的规定13 柜体搬运试验一角抬起150mm 高度落下,4次无变形,松动,分体等异常 14拉手安装部位强度试验 向上下、左右及前向以200N 力拽无影响使用的变形和松动5.8 耐振动性能操作台安装后加载设计质量负载随移动实验室经受500km 三级路面跑车及跑车制动试验,试验后,统工作正常,各部件无松动脱落现象。
5.9 减震性能操作台应根据客户需求设置减震装置和采取减震措施。
5.10 安装点操作台应在与实验舱壁和实验舱底接触的部位设置适量的安装点,位置尺寸应符合技术图样要求,安装点应能均布承受操作台及附属设施的重量,有预留操作空间,能够将操作台牢固可靠。
6 试验方法 6.1 主要尺寸检验按照GB/T3324—2008中6.1的试验方法进行。
6.2 外形尺寸偏差及形状位置公差检验按照GB/T3324—2008中6.2的试验方法进行。
6.3 外观检验6.3.1 将水洒在台面上,24小时观察是否渗水。
6.3.2目测裂痕、污染。
6.3.3 按照GB/T3324—2008中6.4的试验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