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
《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
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
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
【真题演练】
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
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
【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
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
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
【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
(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
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
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
『 (2017年考纲)
(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
1.理解
(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这就是在考查“列图表”这一说明方法,要求学生能将图表中的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
』
【真题演练】
2017年宝山一模语段一第9小题
9.根据乙文图表,简介2014年—2016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情况。
(2分)【答案示例】2014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为90.0亿元;2015年增长为124.31亿元;2016年比上一年减少,为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
【答案示例】相较2014年的90.0亿元,2015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到124.31亿元;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却减少了0.02亿元,为124.29亿元。
图表所转换的文字表述要清晰;具体数字及单位要清晰。
2.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强调)(学生回答)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用具体例子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引资料: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下定义: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列图表:具体、直观的表现了……事物的……的特点。
【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5小题
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
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三小题
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分)
答案示例: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
评分说明:“形象直观”1分,“理论模型的特点”1分。
(四)体会一般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科普说明文还具有的文学性、形象性。
一般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枯燥的数字提醒我们,中国已成为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善待家园》
2、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可能一般
3、是要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词的使用。
绝不左右
4、表消息来源
据测定
【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7小题
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4分)
【参考答案】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
(一点2分)
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5小题
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
(3分)
答案示例:本文语言还具有平易近人的特点,如文中多次使用设问,使用“我们”“你”等人称代词,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评分说明:特点1分,如“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2分。
四、小结知识点
明确考点:
(1)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
(3)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及科普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形象性。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