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拜占庭、罗马艺术)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拜占庭、罗马艺术)
艾伯总主教福音
加冕福音
亚申教堂
亚申教堂
四、罗马式艺术(公元11世纪~12世纪)
11至12世纪,发展起来的以建筑为主体的艺术 统称“罗马式艺术”,但它并不是古罗马艺术 的简单翻版,实际上意为“像罗马”。“罗马 式艺术”不是一种统一的艺术风格,而是这个 时期与古罗马艺术有着各种联系的艺术的总称。 罗马式建筑的特征:广泛采用券拱结构,以石 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并采用石结构的屋顶代替 过去的木结构屋顶。罗马式教堂也具有封建城 堡的特征:石墙很厚实坚固,窗户很小,而且 离地面很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门窗上 方均为半圆形,门上饰以雕刻,内外装饰简单。
法国巴黎圣母院玫瑰窗
最后的审判
法国巴黎圣母院 大门局部和雕塑
法国鼎盛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是亚眠主教堂,长137米,宽46米,中厅 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作为复 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如索尔兹伯里主教堂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 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
罗马式风格的开始——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 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法国南部图卢兹的圣赛 尔宁教堂。 风格形成标志——英国杜汉姆教堂 (采用和交 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 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杰出代表——意大利的比萨 大教堂建筑群(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 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比萨大教堂
比萨大教堂
·伽利略曾拿这座斜塔作为自由落 体的试验场地:他拿一大一小两个 铅球从塔顶同时落到地面,打破了 传统观念,动摇了统治一千九百年 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
雕刻:主要作为建筑装饰。代表:法国奥顿 教堂“最后的审判”,圣彼得教堂“先知” 立像,圣塞尔宁教堂“传福音者” 工艺品:“贝约挂毯”、“雷尼尔·修洗盆”
二、拜占庭艺术(公元5世纪~15世纪)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 占庭,改为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 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都城。 拜占庭艺术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国的 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拜占庭艺术主要包括建筑、 镶嵌画、圣像画和雕刻。
拜占庭美术最显著的成就体现在教堂建的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 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古城内的奇迹 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 钟楼。在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 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开始时,塔 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 年后,当第三层完工时,发现基础 沉陷不均匀,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 但最后还是在倾斜状态下于14世纪 全部营建完工。这座偏离垂直线有 5.2米的斜塔,成了建筑学上一段 奇闻。
6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内 景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内 景
“皇后蒂奥多拉和随从” 镶嵌壁画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 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 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壁画镶嵌画
这一时期主要是手工艺品,大多以金属模铸、 错镀金银、镶嵌宝石、绘彩画等手法制成的 日常用品。(萨滕荷钱袋盖)
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是日耳曼精神与地中海 文明相结合的文化运动,是欧洲近代文明史 的转折点。“加洛林文艺复兴”主要艺术成 就体现在建筑和书籍插图方面。(“亚申王 宫”、“查理曼福音书”、“艾伯主教福音 书”) 奥托王朝继承了加洛林王朝的传统。德意志 成为新的艺术中心。(雕像:“杰罗的十字 架”)
1、建筑
哥特式建筑首先出现在法国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成 为“圣丹尼斯教堂”,建于1144年。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 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 飞扶壁、修长的竖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 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是整个建筑以直 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 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 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两侧增加一 对高塔。
法国奥顿大教堂“最后的审判”
五、哥特式艺术(公元12世纪)
12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 式艺术”,意为野蛮人的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开始特指建筑艺术,后来逐渐波及 雕刻和绘画,是“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哥特式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 的哥特式教堂。它的正面 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 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在 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 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 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 拱券连成一气. ·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 像,一层接著一层,石像 越往里层越小。大门上雕 刻也是精巧无比,多为描 述圣经中的人物,大门正 中间则是一幕“最后的审 判”。左右两边各另设一 个大门,每一个雕塑作品 层次分明工艺精细。
德国科隆主教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 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鸟瞰一面
教堂最高的尖塔群
圣人雕像
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 窗面——哥特式教堂的一大特征。
圆花窗
彩色玻璃窗面
代表:德国科隆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法 国的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亚眠教堂,英国 的威斯敏特教堂,西班牙的布尔戈斯大教堂等。 最优秀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成熟的 标志)。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 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 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另有小说,电影,音乐剧等以此为名。
8-9世紀中叶“破坏圣像运动”后, “希腊十 字”式,成为拜占庭建筑主要形式 主要代表: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063~1094年) 后期圣像画占有一定地位,主要作品:“圣母 登宝座图”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教堂
三、早期中古艺术(公元5世纪~10世纪)
早期中古艺术又称蛮族艺术,指西欧在西罗马 帝国灭亡后,北方蛮族入侵,直到最后确立封 建制度之前这一段时间的艺术(公元5世纪,来 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 族部落(统称蛮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 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早期建筑风格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沿用罗马 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以及万神庙的 圆屋顶。 代表作: 1.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建筑 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2. 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
于 君 士 坦 丁 堡 ( 今 土 耳 其 伊 斯 坦 布 尔 )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公 元 世 纪 上 半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