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地图符号

第七章 地图符号


图7-7
§7.2 地图符号对制图特征的描述
一、制图对象基本特征的标志
- 定位特征: 空间对象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物体
位置和空间范围。
- 性质特征: 辨别不同类型对象的标志,属于定名
尺度的范围。
- 空间结构特征:对象的外部形状特征标志,包括
轮廓的形状和内部空间的结构差 异。
- 数量特征:对象数量的大小及数量关系的标志,包
3. 数量感 指读图时从图形中获得数量(具体差值) 的感受效果。 产生数量感的最有效的变量: 图形尺寸
如图7-5所示
10 0
200
一维 一维
1 00
19 0
50
10 0
2 80
4. 质量感
将观察对象区分出不同类别,使读者产 生不同质的感受效果。 产生质量差异的最有效变量:
形状、颜色(色相)、结构
① 形状
不同的点状符号填充面积——性质差异和范围属性
②结构
点、线状元素以不同结构填充面积符号
③方向
不同方向排列的线状元素填充面积符号
④颜色
不同色相填充面积符号,产生面积性质差异。
二、数量特征的描述
数据处理的两种形式: 非分级处理——精确描述 分级处理—— 概略描述 描述数量特征的变量
精确
尺寸
概略
明度、结构
概略描述 如:相对大小、等级
1.点状符号
如图7-10所示
①尺寸 -比率符号:几何符号。
符号尺寸与数值之间具有一种函数关系, 根据符号大小可量算和估算其相应的值。
-分级符号:几何符号、象形符号
符号尺寸只给出相对等级概念。
②明度 分级符号:符号面积小效果不明显
③ 结构、密度 分级符号 ④ 单元图形累加
如:控制点、居民点、矿产地等。
特点:
(1)符号大小与比例无关; (2)定位特征。
(2)线状符号 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认为是位于空间 的线。
如:河流、岸线、道路、航线等
特点:(1)符号长度与比例尺发生关系; (2)定位:精确和概略
(3)面状符号
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位 于空间的面。
如:水部范围、森林范围、土地利用分类范围、 动植物和矿藏资源分布范围等。
如下表所示
一般视力的线划分辨能力
7.技术和成本因素
技术水平:作业员的技术和印刷技术 成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量降低成本
8.传统习惯标准
如,普通地图:采用图示标准符号和用色
二、符号设计要求 1. 图案化 制图对象
整理、夸张、变形
规则化图形
具体对象:具体形象出发构成图案符号
点状符号—正视、侧视,如烟囱、树等 线、面状符号—平面形态,如河流、道路
如:定位图表、注记等
(二)视觉变量的扩展
1. 发生时长: 指符号形象从屏幕上从出现到消失所经 历的时间。地图设计中,发生时长主要用于 表现动态现象的延续过程。 2.变化速率: 描述符号状态改变的速度。可以反映同 一图象在方向、明度、颜色等方面的变化速 度,也可反映图象在尺寸、形状或空间位置 上的变化速度。
图 0 7 1 5 提 高 符 号 清 晰 性 的 方 法
4. 系统性
指群体内部的相互关系,主要是逻辑关系。 如图7-16所示
5. 适应性 适应不同地图的内容要求。
如,旅游图:生动活泼、艺术性强,多用艺术符号 科学技术用图:严肃、庄重,多用抽象符号
6. 生产可行性 制作和复制的可行性
主次关系
实在性 稳定性
几何符号:基本不与数据的属性相关联。主要 变量是形状、色相、网纹。网纹填充符号不 能太小。
组合符号:形状变量的叠加,有利于形成地物 类别的系列化。
(4)图表符号 主要是反映对象数量特征概念的定量符号。
如:统计图表
(5)文字符号:
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地图上的文字具 备了地图的空间特征。
(6)色域符号:
第七章 地图符号
§7.1 地图符号的实质和分类
一、地图符号的实质及发展状况 地图符号本身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图 形),它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代 指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原始地图:制图物体 形象画; 现代地图:制图物体 抽象符号 地图 符号(表现定位、质量和数量 特征)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其视点位置将地图分为: - 侧视符号: - 正视符号
特点:(1)符号的范围与比例发生关系;
(2)定位:确切和概略定位
5.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为: (1)几何符号 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较为简单的记性符号。
(2)艺术符号 - 象形符号:(形象符号) - 透视符号: (3)组合符号:
形象符号:可以望文生义,不借助图例即能阅 读。主要变量是形状和色相。作为一组图例 的尺寸变量不能有很大的差别。
协调关系
(黑 ) 共性关系 (棕) (蓝 )
图7-16
三、地图符号的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1. 分析地图内容及其地图资料,拟定分级、分 类原则; 2. 确定内容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排定应有的 感受水平; 3. 选择适当视觉变量和变量组合方案; 4 .概括形成具体的图案符号
如图7-12所示
§7.4
地图符号的设计
一、影响符号设计的因素
如图7-13 所示
地 图 内 容 资 料 特 点 生 产 成 本
所 需 感 受 水 平
符号 设计
使 用 要 求
视 觉 变 量
习 惯 标 准
1.地图内容
— 普通图:地形图、地理图 — 专题图:
2.资料特点
① 空间特征:决定符号的类型,点、线、面等 ② 测度特征:如定名、等级或是数量 ③ 组织结构:关系特征。如有无层次,单层或是 多层 ④ 其它特征:如资料的精确性、制图对象在形象、 颜色、结构等方面特征的表现等
②尺寸: 描述数量特征 最 有效的 变量之 一。
- 顺序量表 - 间隔量表 - 比率量表
-点状符号: 指符号的整体大小。 -线状符号:构成它的点尺寸改变,线宽改变。 -面积符号:尺寸与面积符号范围轮廓无关。
③方向 指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 面状符号本身无方向变化,内部点、线填充有 方向变化。
3. 地图的使用要求 地图的类型、主题、比例尺、地图使用 对象和使用条件等。 影响地图内容的确定, 制约符号设计 4.所需感受水平 资料特点、内容主次、图面结构等影响 感受水平
如,地形图各要素感受水平一致 专题图的主题内容需较强的感受 效果
5.视觉变量 决定视觉效果 影响地图符号的设计 6.视力及视觉感受规律
特殊符号形式,可描述具体数值
尺寸
明度
结构 密度
图7-10
2. 线状符号 如图7-11所示 ① 尺寸
比率尺度:如,双线河流的宽度 分级尺度:如:道路的宽度
② 明度:分级尺度:较宽的符号中使用 ③结构、密度:分级尺度 ④标注数字
线状现象反映面状或体状现象时,需标注数字。
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密度线等。
如:地形图同类要素之间的整体感。 河流、地貌
差异感:“选择性感受”。某种要素图形突 出 于平面上,目标突出与背景。
如图7-3所示
图7-3
2. 等级感 观察对象时,能迅速而明显地区分出几个 等级的效果。如图7-4所示 产生等级感的视觉变量:尺寸、明度
颜色、结构、密度 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等级感。
图7-4
1977
英国
鲍德
制图字母
形状、尺度(维)、亮度和联合使用
1982 英国 基茨 图形变量 色相、亮度、尺寸、形状、密度、方向、位置 1984 美国 罗宾逊 基本图形要素 基本:形状、尺寸、方向、色相、亮度、彩度 1995 美国 罗宾逊 视觉变量 从属:网纹的排列、网纹的纹理、网纹的方向
(一)基本视觉变量
从制图使用的角度看,视觉变量包括
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 颜色、结构和位置。
如图7-1所示:
①形状 产生符号视觉差异的最主要特征。 -点状符号:符号的外形。
有规则:几何图形 不规则:艺术符号
-线状符号:构成线的那些点的(像元)的形状,
不是线的外部轮廓。
如:境界、等深线
-面积符号: 无形状变化。
-辅助手段--
明度、密度
1. 点状符号 形状变量是表现性质差别的主要因素。
如图7-8所示
几何型 形状 艺术型
颜色、结构具有一 定象征意义。
如:泉、井:符号+湖蓝 地貌符号:符号+棕色
文字型
Fe
泉 温 泉 井
结构
颜色 (色相)
方向
图07-08 点状符号的定性描述
图7-8
2. 线状符号 形状、颜色、结构形式等表达一定象征意 义,尺寸配合使用体现等级。 ① 形状
如地形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河流:蓝色 地貌:棕色
5.动态感
读者从图形中获得一种运动的视觉效果。 表示动态感的习惯用法: 箭头 等渐变形成 尺寸、明度、方向、密度 动态。 如图7-6所示
图7-6
6.立体感 通过变量组合,使读者能从二维平面上 产生三维的立体视觉效果。
尺寸、密度、结构、颜色、饱和度、位置等 都可作为形成立体感的因素。 如图7-7所示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④明度(亮度) 符号色彩调子的相对明暗程度。 明度包含顺序,能用来显示数据集的顺序状 况。
如:分级
⑤密度
指在保持符号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 条件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
⑥结构 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
⑦颜色 指色相和饱和度的变化。
⑧位置 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是由坐标决定,是一 种被动因素,但专题图中无定位符号位置会 产生视觉的差异感。
面积颜色可看成是色域符号。
§7.2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对 事物特征的描述
一、符号的视觉变量(基本图形变量) 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 素称为“视觉变量”或“图形变量”。 最早研究视觉变量的是法国人贝尔廷 (J.Bertin,巴黎大学图形实验室)。总 结出一套图形符号的变化规律,各国地图 学家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提了地图符号的种种视觉变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