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概要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概要

发动机工作时,排气阀门处的温度大约为400-500℃。 对于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70kW(228马力)的汽车来说,其 能量分布为:全部燃烧热600kW;轴功输出170kW;辐射、 冷却换热230kW;废气余热200kW。余热制冷潜力巨大。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2.余热发电技术
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余热发电常用方法有半导体温 差发电、斯特林循环发电。
上的储存、携带,使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的推广
应用成为可能。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3.余热制氢技术
甲醇催化热解制氢原理:
上述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能使汽油燃烧更彻底,节省燃 料并改善了发动机废气排放。甲醇作为可再生能源,能 从植物秸杆等提取,可以缓解石油短缺危机。在原有的 燃气汽车上采用余热制氢技术,改制费用很少。
汽车能源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汽车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背景介绍
调查研究表明,汽车发动机动力输出功率只占燃 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 以余热形式排出车外的能量占燃烧总能量的55%70%(柴油机)或80%-70%(汽油机)。
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
2014.9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 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背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能 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经济大国都致力抢 占能源市场同时,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
表1 发动机热平衡表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 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余热利用技术
国内外汽车余热利用的技术,从热源来看,有利 用发动机冷却水余热和利用排气余热两种,从用途上 来看,有制冷空调、发电、采暖、改良燃料、涡轮增 压、室内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等方式。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汇报提纲
1. 背景介绍 2. 有关技术 3. 效益分析 4பைடு நூலகம் 结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背景介绍
汽车发动机余热利用潜力巨大,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一是汽车余热的品位较低,能量回收较困难;二 是余热利用装置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 高;三是废热利用装置要抗震动、抗冲击,适应汽车 运行环境;四是要保证汽车使用中的安全;五是要不 影响发动机工作特性,避免降低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
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带动直线发电机进一步将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3.余热制氢技术
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氢燃料难以直接随车储存是主要制约因素。以甲醇 代替氢气随车携带,并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将甲醇
裂解为氢,将裂解的氢直接燃烧或者与汽油混合作
为发动机燃料,较好地解决了氢燃料在汽车发动机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 轿车空调一般要消耗8-12%的发动机动力,增加油耗, 加大排放;另一方面易引起水箱过热,影响轿车动力性。
为解决舒适性与制冷功耗之间的矛盾,回收和利用发
动机排气余热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理想的节能方案。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2.余热发电技术
半导体温差发电:利用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将
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2.余热发电技术
斯特林循环发电:工质从高温热源(汽车废气)吸收 热量,膨胀做功,向低温热源放热并收缩,再次从 热源吸收热量,循环上述过程。在每次循环过程中,
工质吸收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工质做功过程中
1.余热制冷技术
汽车空调制冷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吸附式两种。 吸收式制冷采用液态工质,COP值较大。缺点是结构 复杂、造价高,不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
吸附式制冷采用固态工质制冷,结构简单、造价低,
适用于颠簸、运动状态的汽车。缺点是COP值较低。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1.余热制冷技术
性。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谢谢
环控节能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