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机器大生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把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
(2)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由于蒸汽动力代替水力,使工厂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起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原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
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是在大工业的推动下,把人们集中在一些城市和城镇中,从事社会化大生产,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文化关系变得极其密切的过程。
(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
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
(4)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第一次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适合于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国制度等相继确立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
(5)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6)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增强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力量。
改变了殖民方式,强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标,大量向殖民地移民成为主要方式之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随着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又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7)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大为提高,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严重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
①垄断组织既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又是某一行业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体;②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工业部门由于其复杂多样的制造程序和巨额资金的需求,都要求改变独家经营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联合生产,所以出现了新的经营联合体,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销售体系,即垄断组织;③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经济决定政治,随着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公民意识增强。
(4)对殖民侵略方式的侵略: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输出资本。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美德超过英法,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了变化,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跨入钢铁时代;从平面运输时代跨入立体运输时代,运输的发展使贸易迅速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贸易格局的变化,英国的贸易中心的地位被打破,出现了多个贸易中心。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类终于跨入现代文明的大门。
由于化学农药和农业机械的普遍
使用,粮食产量激增,但是农业人口在减少,城市化加快。
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7)对环境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钢铁、石化、化学一系列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石油等大量化石能源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第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次具有更多更高智能因素的革命。
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极快,科学技术对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深刻,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使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文化教育以及与信息工业相关的行业,就业和创造的产值比重上升。
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管理现代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变革。
(3)产业结构的变化带动就业与劳动方式的变化,直接从事农、牧、渔业的农业人口迅速减少,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入第三产业。
大量知识密集型行业在非物质生产部门出现,使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涌现,产品日趋多样化、智能化和重量体积的小型化。
市场反馈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其中与消费者密切关联的家用电器产品最具代表性。
(5)人类生活越来越信息化,人们于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满足需求,完成工作。
电话、电视、移动通讯、光导传输、互联网等,把整个社会置于巨大的信息平台上,迅速地满足人们查找、传递、接受、利用信息的要求。
(6)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全方位扩展。
航空航天技术开创了人类的太空时代。
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使人类具有了开发宇宙的基本交通工具,人类把生存空间延伸到太空。
向太空索取太阳能,开辟太空生产领域,等等。
另一个扩展的方向就是海洋。
丰富的海洋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世界,已经成为改善和推进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7)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8)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9)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国家与国家抗衡中具有强大的动力。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10)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在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11)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