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家庭建设
——罗碧松
家庭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是休息和生活的港湾。
上至社会名流,下至平民百姓,事业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生活,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亘古不变的目标。
对于将近而立之年我来说——家庭是我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基。
她哺育了我,让我健康茁壮的成长;她培养了我,使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馨;她塑造了我,让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
对于家庭而言——我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
家是一个集合。
因此,和谐家庭的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子集及子集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家庭各基本成员去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家庭,对于个人而言:立身、处事、敬业、治家是关键。
立身: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谈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也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更说明了人成于家、立于世的根基。
处事:人是社会性动物,要立于世必须要与他人发生交际,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人类所追求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它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而世事的繁杂、人情冷暖需要我们能够保持自己的一寸净土——家该是最纯洁之地。
清·张履祥在《张园先生全集》中讲到“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
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傲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
”对于家庭的和谐建设,处事的学问也简单而复杂着。
敬业:勤为本,诚立身。
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对于工作,我们要有勤劳二不辞辛苦的敬业之心。
清朝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家训》中告诫“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
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
治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给我们树立了治家的基本准则。
以上几点都做好的话说明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家庭成员了,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要建立一个和谐家庭还要有认同,平等,责任,友善,健康,创造。
认同。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与基石。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
柔也。
”夫和妇柔是夫妻相爱的关键。
所谓“和”,即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时,不走极端,保持心平气和的理智。
所谓“柔”,即柔顺温和。
夫和妇柔,就会相亲相爱,夫妻出现矛盾就会很容易化解。
夫妻和睦、勤劳致富、责任共担,这是和谐家庭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凡是和谐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同感:我热爱我的家庭,家庭是我的归属。
有的人家庭观念淡漠,就是没有归宿的感觉,“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是流行歌里面的词,反映的就是对家庭缺乏认同的现象。
平等。
家庭整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夫妻间互敬互爱,兄妹、姐弟平等和睦,长幼之间平等而和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和谐家庭建设的客观要求。
责任。
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份子,系统的完整与否,与成员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
所以,和谐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这个家庭负责,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
由于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家庭责任也就是社会责任。
友善。
家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的。
作为和谐家庭,除了家庭自身和谐外,还应和周围的其他家庭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互帮互扶,携手共建和谐家园;要热心公益,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与社会和谐相处;要有环保意识,把自然环境当作家庭的一部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健康。
健康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家庭健康既指每个成员生理和心理健康,也指整个家庭形成一个热爱生命、互帮互爱、乐观向上、和睦相处的文化氛围。
正像各种高低强弱不同的音符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才能谱写出和谐的乐章一样,在家庭系统中,每个要素只有和谐相伴,才能弹奏出美妙的家庭协奏曲。
创造。
家庭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每一个成员就要相互支持和鼓励,靠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并改善家庭物质生活;同时又要人人节俭,珍惜社会财富,减少不必要的物质浪费。
提倡“健康自强、文明自律、追求新知、爱好学习”的家风,摒弃“堕落萎靡、放纵自弃、饱食终日、不学无术”的劣习。
做到“起居有常,锻炼有方;热爱生命,珍惜健康;少生优育,守法遵章;远离毒品,抵制赌黄;求知好学,文明高尚”。
在此基础上,创造和谐的、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家庭系统,使其具备不竭的发展动力,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总之,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
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创造和睦的家庭需要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