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硬化性血管瘤PPT课件

肺硬化性血管瘤PPT课件

度成分和钙化,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与含 有明显钙化的肺SH 鉴别困难;但二者同属良 性肿瘤,不影响治疗方案。 • 结核瘤:密度多不均匀,可有中心坏死、弥 漫斑点状或层状钙化,有的可见边缘裂隙样 空洞;卫星灶;增强CT 扫描示边缘性强化 或不强化。可结合临床资料与肺SH 鉴别。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诊断依据 ①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患者(30~50岁) 。 ②表现为直径1~5 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
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 ③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粗大点片状钙化。 ④ 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
• 最大增强CT值(增强后最大CT 值- 平扫CT 值) 约为75 HU;〖肺癌结节CT 值增加 25~56 HU ,平均(40 ±10) HU 〗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动态增强曲线: 注射对比剂后0.5 min 病灶CT 值陡 然上升达到(68.11 ±19.10) HU ,在 注射对比剂后1. 5 min CT 值达到高 峰,然后在高水平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病理特征 • 硬化性血管瘤通常由3种或3种以上类型构
成,以其中一种为主
• 不同肿瘤组织学构成类型不同,微血管密 度不同,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各异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影像学表现 • 部位及数目: 多数为单发孤立结节或肿块,偶见多发报道; 左右肺各叶分布相仿; 可原发于胸膜内,多数位于肺内。 •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晰,无毛刺,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镜下特征: 4种特出类型组织学形态
• 乳头样结构(血管瘤成分):位于病变周边,肺 间质内的瘤细胞与肺泡表面的Ⅱ型上皮细胞共同 构成乳头状结构,突入肺泡腔
• 实性细胞区:大片实性瘤细胞区 • 硬化性变化:多在病变中心区可见肺泡间隔中纤
维组织增生,进而纤维化、透明变性,形成硬化性乳 头或大片硬化区,其中可见少数硬化的小血管 • 肺泡出血区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肺动脉为主征:表现为与健侧相同位置肺 动脉比较,患侧病灶近肺门端的肺动脉管径 明显增粗。推测与该类富血供肿瘤在生长 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肺动脉供血有关,该征 象少见。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不典型表现
• 直径< 3cm 的较小病变:病程短,血管密度高,所以 在增强扫描时一般强化显著。较小结节在组织构 型上,以血管瘤型和乳头型为主。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肺硬化性血管瘤 (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Liebow 于1957年首次报道 • 少见类型的良性肿瘤 • 发病率占良性肿瘤的18.1%,仅次于错构瘤 • 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5,推断发病
与雌激素作用有关 • 中位年龄:50y • 亚裔多见 • WHO于1999年归为混杂性肿瘤一类
• 不规则斑片状钙化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支气管内病变
患者女,47y。左肺下 叶巨大肿块,呈哑铃 型,部分在左肺下叶 支气管腔内生长,支 气管局部扩张、阻塞, 远端可见阻塞性炎症 和支气管粘液栓。增 强扫描可见肿块明显 不均匀强化,支气管 壁及远端粘液栓未见
强化。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42y女性,硬化性血 管瘤,以乳头样结构 和实性成分为主型。 A:右肺中叶近肺门出
肿物 B:60s C:90s D:5min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57y女性,硬化 性血管瘤。
A:左肺下叶上段 小结节。 B:60s C:5min
D: 以实性成分 和硬化成分为主, 血管瘤成分位于 周边。左前方可 见空洞形成。
维持一段时间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常见征象 • 空气新月征:也称空气滁留征,即肿块周
围新月形或半月形无肺纹理区域。特征性。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贴边血管征:病变边缘明显强化的点状血管 断面,早期强化明显且先于病灶本身强化,与 肺动脉强化程度相近。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尾征:瘤边缘尾状突起,且多位于病灶近端 靠近肺门一侧。
• MR表现 • 缺乏特征性; • 在T1 、T2加权像均表现为不等混杂信号强
度的肿块,T1 加权像呈高信号的脂肪组织、 呈等信号的纤维组织和T1 、T2 均呈高信号 的出血灶; • 静脉注射Gd2DTPA 后肿瘤明显强化。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鉴别诊断 • 错构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含有脂肪密
部分可见浅分叶。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密度: 密度均匀,与肌肉相仿; 30%可见结节样或点状钙化。
• 增强方式: 多数病例明显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 部分结节强化不明显,与肿瘤病理构成有 关。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典型表现 • 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均匀强化,CT 值可达
90~110 HU ;
• 临床表现 • 多数为体检发现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表现缺乏特异性,如咳嗽、咳痰、痰中带 血、胸痛及发热等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 病理起源 • (1)肺泡上皮起源学说:由原始呼吸上皮衍
生而来。近年来的研究大都倾向此观点,因 此有学者认为SHL称为Ⅱ型肺泡细胞瘤更为 确切 • (2)神经内分泌细胞起源学说 • (3)内皮细胞起源学说 • (4)间皮细胞起源学说
• 曲霉菌球:一般位于空洞或空腔最低处, 常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一般无强化;
• Castleman病: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 之一,也可出现钙化及贴边血管征,增强后 显著强化。但其钙化多呈位于病灶中央区, 呈粗大的向外放射状分布的分支状钙化。
• 周围型肺癌可见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 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 而随着病程进一步延长,以血管瘤型为主的肿瘤内 的实体型和硬化型结构逐渐增多且分布不均,该区 域内血管数目相对减少,所以CT 上该区域强化程 度较低,甚至没有明显强化
维护 参与 建设 教育
47y女性, 术后病理证 实血管瘤, 以血管瘤成 分和实性成 分为主。 A:左肺上叶 支气管水平 肺内结节灶 B:60s:不 均匀强化 C:延时5min: 均匀强化 D:HE染色 40倍病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