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基本的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 ——五段三分四环节

一种基本的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 ——五段三分四环节

一种基本的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五段三分四环节
议论文
2014-09-13 11:21

一种基本的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
——五段三分四环节
训练目标:
掌握一种基本的议论文写作结构:五段三分四环节。

一、写作指导:
鉴于议论文是高考写作的一种常见的文体,今天介绍一种适合高考的议论文模式:五段三分四环节。

“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四个环节。

具体阐释如下:
“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

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安排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归结忌讳拖泥带水,所以应干净利落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

“三分”,即三个分论点。

作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根据应试时间限制的特点、规定字数的特点,同时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给“三”赋予的“众多”的含义,三个分论点的安排既能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完成写作,又能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

“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详解见下表表述:
环节具体要求可行性的具体做法注意事项
分论点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
论点
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
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
概括性要强
引语1、能概括话题、题目
2、能诠释分论点
3、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

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
范围利用话题中关键词的
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语等
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
要少而精
述例1、使用那些准确概括事例的词

2、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
3、切入点的关键词
4、概括性要强
指向性要强利用同关
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
释词,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
话题、题目、论点、观点,
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
层次要分明、合情合
理、符合事实
引申挖掘
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
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
物的普遍性
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
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
的语言
引申挖掘:主要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

这种优化和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二是反面推理。

正面推理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

反面推理则常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

“五段三分四环节”写作模式范文一篇:
做人的规则
(第一段)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论部分)
(第二段)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

(分论点一)“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

(引语)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述例)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

(引申挖掘)
(第三段)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

(分论点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

(引语)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

(述例)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

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引申挖掘)
(第四段)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

(分论点三)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

(引语)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

(述例)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

(引申挖掘)(以上三段为本论部分)
(第五段)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

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的手法结束全文,提出希望)
文脉,就是指文章行文时候的思路脉络。

文脉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思维标志即文章的“过渡”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

这种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

语言标志是“不仅过去……,现在也是如此”;“诚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其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尤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

比如“泱泱大国,俊杰多多,亦不乏小肚鸡肠者”“往者已往矣”过渡句,就把文章由正而反、由古及今的思路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也让阅卷老师不得不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文脉的整合绝非小“瑕疵”,而是关乎整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