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资源]高考议论文写作(5):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层次的

[精品资源]高考议论文写作(5):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层次的

高考议论文写作(5):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层次的高考议论文写作(5):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饶水知音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训练目的】学习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

【写作指导】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是最头痛的事。

经常是搜肠刮肚,无从写起;即使勉强成篇,或者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或者原地打,空洞无物;或者堆叠论据,凑足字数等。

很难写出文体规范、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深刻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文章。

究其原因,在于认识模糊、思维狭窄、方法单一。

因此,明确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帮助大家明确思考方向,开拓思路,形成条理化、清晰化的思维习惯,对于完成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气韵酣畅,议论有深度、有广度、有说服力的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一、分论阐释。

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比如福建高考作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安排的。

在中心论点之后,提出三个分论点——戈多是信念。

戈多是理想。

戈多是道德。

二、存在类型。

事物皆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原因、功用和要求等。

以此为思考角度,可以构思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例如阅读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根据阅读的对象类型构思出如下几个并列层次——首先,我们要重视阅读有形之书。

1、读诗使人浪漫。

2、读史使人明理。

3、读哲使人睿智。

同时,我们更要重视阅读无形之书。

4、阅读人生。

5、阅读社会。

三、具体表现。

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

往往因时、地、人、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经常还有轻重显隐内外等区别。

以此为思考角度,也可以构思出一篇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好文章。

例如有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是这样分层论述的——1、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拔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2、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3、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的阳光。

四、由果索因。

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有前因的。

分析它,发现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推敲这些现象的产生复杂的多样的原因,也比较容易构成并列式议论文。

以高考作文《边走边问》为例。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在人生的道路上,边走边问,才会无悔今生。

接着就从为什么会得出这一观点的原因的角度分层阐述——1、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2、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热心肠的人。

3、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正直的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分析,引导读者思考并接受观点。

五、作用意义。

前面提过事物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样,事物造成的结果也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等等。

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文章层次,收获必定丰厚。

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为了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如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好奇心》,就可以分解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1、好奇心让我们不停地追寻真理,领悟科学的真谛;2、好奇心让我们不停地探索世界,推动历史的前进;3、好奇心让我们不停地思考生命,收获人生的硕果。

六、影响危害。

有正面的作用意义,当然负面的影响危害也必定存在,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

高考优秀作文《细节之处,美不胜收》就是从这个角度构思出如下四层——1、痛苦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伤害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无法感知关爱。

3、奋斗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4、感恩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没有了真情。

七、时间阶段。

本思考角度指思考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历史进程的不同时期,或人生前进的不同时间,或一年更替的春夏秋冬等。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是这样推进的——1、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2、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3、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4、冬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八、空间场合。

本角度可以是生活的每个具体角落,如家庭、学校、医院等人物活动的每个场所,也可以是国内、国外这样的一个大空间。

或者是活动的不同场合,比如正式与非正式,庄重与随意等。

有一篇高考作文就是这样构思的。

它用在家庭我们要和谐到在单位我们要和谐再到在社会我们也要和谐的思路来论证我们必须注重和谐。

九、正反化。

本角度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相互化的观点剖析构思。

使用这种角度构思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的褒贬、爱憎之情。

比如论证论点:正确对待妒嫉心。

就可以分出以下三层——1、妒嫉心往往导致缺德行为。

2、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

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心甘落后的人。

3、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

十、方法条件。

议论文重点论述了为什么,让读者明白道理接受观点,但是文章往往不能告诉读者行动的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要实现观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什么品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什么措施、怎么做等等。

具体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宣传,从小事、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加强外力约束等等。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品读人生》是这样构思的——1、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十一、名人榜样。

以名人为榜样,特别是以文化名人为榜样,既为读者提供了感性的材料,又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不但可选择的文化名人多,且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要完成三层的论述比较容易。

高考优秀作文《斯人尚减肥》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例子。

这篇文章是这样展开论述的——1、苏武凭坚减肥。

2、李白凭傲减肥。

3、丛飞以爱减肥。

十二、类比列举。

有这样一则幽默,面对门前一堆垃圾,香港人会说:等会儿让风吹走它。

犹太人说:看看里面有没有金子。

新加坡人说:赶快扫干净,否则会受政府处罚。

美国人说;按照社会分工,由清洁工去处理。

以色列人说:小心炸弹。

由这个幽默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有区别的。

根据这点我们也可以构思出优秀的文章来。

高考优秀作文《愿景》就是这样构思出如下三层——1、持有愿景的舞者贵在自觉。

2、拥有愿景的强者贵在持久。

3、把有愿景的智者贵在感悟。

以上提供的思考角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经常是综合运用几个角度;法无定法,无论哪种角度,都要体现创新,要适应议论内容的需要,决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还要注意的是,层次的展开不能随心所欲,得讲究先后顺序;层次关系必须明确,不应勉强凑足层次而出现交叉或反复。

在句式的构造上,层次的表述可以力求齐整,排比段首效果很好;也可以灵活遣词造句,但要做到清晰醒目。

论述过程当然允许有详有略,一般来说主要的方面详写,放在前面;次要的方面略写,放在后面;如果分论点不止三个,次要者还可以合在同一个段落里论述。

【模拟练习】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

【参考答案】1、浮躁就是不负责任的享乐。

浮躁就是不劳而获的财富。

浮躁就是见异思迁的心态。

2、浮躁的文学只会造就文化侏儒。

浮躁的社会只会造就事业孬种。

浮躁的民族只会造就精神矮子。

3、浮躁之人面对问题不能深入调查,总想投机取巧。

浮躁之人面对失败不能耐心冷静,总是怨天尤人。

浮躁之人面对成功不能奋发进取,总是浅尝辄止。

4、人的本性是浮躁之气产生的根源。

社会风气是浮躁之风产生的土壤。

制度缺漏是浮躁之念产生的缝隙。

5、拒绝浮躁,才能创造物质文明。

拒绝浮躁,才能创造精神文明。

拒绝浮躁,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6、因为浮躁,使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

因为浮躁,使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

因为浮躁,使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烟。

7、人生的春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人生的夏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人生的秋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人生的冬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8、在学校,浮躁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家庭,浮躁是我们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

在社会,浮躁是我们创业进程中的拦路虎。

9、浮躁使容易变成困难,宁静使困难成容易。

浮躁把直道走成弯道,宁静把弯道走成直道。

浮躁使成功化为失败,宁静使失败走向成功。

10、要克服浮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固守寂寞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恒心11、庄子以持竿不顾的淡薄拒绝浮躁,陶潜以种豆南山的理想排斥浮躁,牛玉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战胜浮躁。

12、勇敢者以勇气对抗浮躁,执著者以毅力战胜浮躁,睿智者以智慧进化浮躁。

【实战演练】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者,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遭透了。

老者听后说:你快走吧,这里同你家乡一样糟。

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者也同样反问他,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人也好,景也美……老者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旁观者觉得很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当你以欣赏的眼光去看人或事时,你就会看到许多优点;假如你以批评的眼光去看待某一个人或事时,你便会发现无数缺点。

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它给你的感觉却因你的眼光不同而完全不同。

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并列式议论文。

【思路点拨】(教师参考)一、审题及写作范围本次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

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

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欢歌鸣叫的鸟儿,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当然还有其他事物。

如生活、生命等等。

二、思路点拨1、一般思路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学会欣赏,学会两个字最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