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的15个会写字,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识字和理解。
“金碧辉煌”这个词可结合文中句子以及相关图片来理解;注意区分同音字“臂”“壁”“璧”的不同用法。
本课生字的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境”与“镜”的区别,“陵”与“凌”的区别。
2、阅读理解。
本课讲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一段历史,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中呈现了两幅画面,“不可估量”呈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美丽的景观;“化为灰烬”展现的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惨景。
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两幅画面呈现的不同意境、不同的感情,这样就找到阅读文章的切入点了。
3、表达运用。
学会准确地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用词的准确,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句子。
能用相似的表达来说一说看到名胜古迹时自己的感受,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4)三读课文,走出圆明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殿、珑”等10个会认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23个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第1、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圆明园断垣残壁的幻灯片。
师:孩子们,请静静地观赏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两名学生作答。
师:从1860年开始,这些断壁残垣就默默地伫立在北京西北郊圆明园遗址,历经150余年岿然不倒,它们,是在诉说一段历史。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段历史,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师生齐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释题:“圆”是“圆融完美”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毁”字书写时应注意“工”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几”的最后一笔变成竖弯。
“毁灭”的意思是销毁灭亡,彻底消失。
合起来的意思是:一座意喻圆融完美、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走向销毁灭亡。
【设计意图】课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从课题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想了解更多关于圆明园的知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吧。
快速浏览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读完课文,同学们了解到了什么?3、以“不可估量”为切入点,引领下文。
刚才同学读课文不但读得通顺流利,而且有的同学还读得很有感情。
老师相信你们同样能有(1)老师检查词语的朗读:(开火车读)不可估量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山乡村野田园风光平湖秋月蓬岛瑶台西洋景观风景名胜天南海北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2)这些词语里,老师有一个词语想请教大家,“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不可估量”呢?(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价值可以被称为“不可估量”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评价圆明园的价值的?(指名汇报)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教师归纳出示三个句子。
(学生齐读)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再从检查生字词入手,以理解“不可估量”这个词语为切入点,引出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请大家仔细地品读第3自然段。
我们来交流交流。
1、初读“美”。
圆明园中著名的景观有哪些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引导学生说出园内景观的奇异。
)课件出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还有结合语境的方式理解词语,进而大概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质疑,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
(全班读)2、品读“美”。
同学们想不想到这个著名的皇家园林游览一番呢?那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吧!(播放园中图片视频)看完之后,大家觉得怎么样?什么地方是优美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美”,让我们美美地来读读这段话。
(配乐)3、想象、引读“美”。
是啊!圆明园中的景色真美,园中的殿堂是那么……亭台楼阁是那么……4、创设情境,表达“美”。
(1)园林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它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闻到了什么?现在你们选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观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配乐,课件出示:A、来到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B、来到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街上有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打扮各异的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C、来到如梦如幻的蓬岛瑶台,这里……D、来到……(2)汇报交流。
(3)同学们说得这么美,难怪作者说(生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那里收藏着哪些东西呢?老师这里有份更详细的资料,大家读一读。
看了这份资料,我们终于明白课文说的: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就是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是这样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运用合作交流探究、朗读等方式,聚焦昔日圆明园的景观,通过初读了解园内景观,品读感悟,想象园内景观之美,创设情境,表达“美”。
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情感的变化;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走近圆明园。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齐读“圆明园”。
打开课本,看这一幅废墟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感受源于一个词——毁灭(板书,指导学生注意笔顺)。
从题目看,重点写的是“毁灭”。
再读课题2、从最后一段课文引入:这片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一百五十多年。
文中的哪句话概括了圆明园损失的程度?(提示连接词“是……也是……”和“文化”)3、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林,让人说毁灭的是“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圆明园”。
【设计意图】再次从题目入手,打开学生情感的入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走近圆明园。
二、走进圆明园。
(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会激起我们这么大的愤恨,这么大的怒火?2、一边读,一边思考,要静心、专心读书。
3、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4、这就是第2、3、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它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它的毁灭,使每一个中国人痛心,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对英法联军、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痛恨,读一读,想想圆明园到底有什么“不可估量的价值”?(生读第2、3自然段)(板书:昔日的辉煌)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句话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位置和结构)(2)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大家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举世闻名:举,全。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分布构成)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哪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3)哪位同学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出示资料: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背读法。
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
(最新制定的方案显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4)我们的学校大约占地十亩,同学们大体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师: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500多个我们学校那么大。
各个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齐读第2自然段)6、在气势如此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啧啧称赞、流连忘返的美景呢?快速浏览课文第3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到几个“有”?(8个)7、指名读带有“有”的句子,相机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有如……”(1)这些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预设: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殿堂的宏伟之美,又有亭台楼阁的秀巧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所以说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2)你能自己朗读有关圆明园中宏伟的殿堂、小巧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与幽静的自然风光的句子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就会读进去,读得更好。
自由练读后分男女生读。
(3)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几处名胜景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