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评价
殷付庆:教师首先出示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态大方,对课本熟悉!紧紧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展开的。
一次次地读小珍珠鸟在我肩头睡熟的段落,使信赖、境界深深扎入学生的心。
张京英: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速度读课文,读完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层次?学生一下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样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整篇文本的思路,抓住了行文的基本思路,实际上也就实现了课文的粗略感受。
王延:教师让学生学习圆明园昔日的画面。
这些画面的想象,其实就是再次让学生梳理了文本,理清了整体的思路。
而后面老师抓课文的重点段落让同桌两个人来读一读,这个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
从言语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言语,文字被赋予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温度。
一次次地整体感知,条理越来越清晰,学习越来越深入。
沙西叶:教师通过先进的电教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能顺利地找到文章的重点,祥写和略写。
当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老师出示了相应的图片,加上美妙的音乐,更让学生体会深刻。
无疑,先进的电教手段的运用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胡凤云: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展现自我,尤其小组讨论时,组长真正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讨论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设计讨论的问题合情合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幻灯片制作精美,拓展延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达到了主题的升华。
汪玉霞:教师课前导入非常新颖,通过珍珠鸟的图片的观察,学生在课文中找珍珠鸟的外貌时也容易多了,只是课堂检测时时间有点短,有些学生没有完成校对。
顾少华:本课中心突出,重难点把握很好,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教师教态大方,语言感染力很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