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生存现状分析

桂林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生存现状分析

桂林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生存现状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师生存现状
一、当前桂林市开展美术教研活动的基本状况
当前,桂林市开展美术教研活动的内容分为专业素质提升和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两大类,其中专业素质提升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的研究能力。

教研形式主要是集中培训和学段研讨,采取送教、研讨与写生;公开课、集体评课与论文交流:考察、创作与画展;竞赛、展示和讲座等三合一的形式。

桂林市在实际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学段集中教研活动时,遇到了不少问题。

首先,是参与面的问题,呈现以市区高、初中参与面为主,小学为辅的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城区教研室未及时转发活动通知;二是城区教研活动与之时间冲突;三是学校部门领导疏忽造成通知未送到教师手中;四是个别教师对继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意识淡化;五是偏僻乡村学校消息闭塞,教师难以出行,兼职教师工作繁多难以脱身。

其次,是参与程度问题。

80%的教师认真对待教研活动,始终完全参与,10%的教师走形式,剩下10%的教师有头无尾,难以形成有效教研的良性循环.无法整体调控参与质量。

再次,是教研效果问题。

因为无法检验教研活动的参与效果,所以多数活动只能“台上看热闹,台下听牢骚,反思看总结”,不能很准确地获悉教研成效和存在问题。

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始终是层面上很表象的东西,所以造成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革进程难以调控。

二、美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心态分析
虽说课程改革纲要强调美术学科在学生的发展中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但事实上,由于该学科不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科目,美术课成为处于主课之间用于放松和间歇(起调节作用)的科目,其地位和重要性沦为“次要”或者“不要”,所以美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非常尴尬。

由于处于可有可无地位,美术老师工作量不足,往往被增派事务性工作。

繁琐的杂活让这些曾经充满幻想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社会价值产生了质疑,自然满腹牢骚和怨言不断,导致了美术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仅仅停留在为了攒够学分,应付年终评估和职称申报。

那些对专业没有追求和想法的美术教师,把参加教研活动视为“放风”、“呼吸新鲜空气”、“邂逅老同学”;对于部分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美术教师来说,他们对教研活动“不太感兴趣”的原因是:学分无用,学习太累,不如逛街。

笔者多次到学校调研,学校领导反映:“市教研活动,我们的美术教师全部都去参加了。

”而事实真相是某些教师确实离开了学校但却是“去解决更重要的事情”,未必真去参加教研活动。

每年桂林市教科所组织教学论文比赛,参与者不到1/9,而这些参赛的论文,绝大部分是从各种渠道拼凑而成的教学经验总结,真正研究美术教学的文章寥寥无几。

教师们给出的理由大致如下:(1)课多杂活多,没时间写文章;(2)孩子小家务重,没心思写文章;(3)写
作少水平差,没能力写文章。

这些理由都很正当,句句是实话。

但是真正隐藏在美术教师内心深处的理由不是这些,是他们觉得工作无趣、理想泯灭、前途渺茫。

当然,也有部分美术教师是真的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们默默无闻地在岗位上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些教师很容易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脱颖而出。

三、从教研活动看美术学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从各类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美术教师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有:(1)作为美术教师该如何争取来自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使自己时时拥有积极、乐观、健康、进取的心态?(2)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如何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打造自己的职业形象?(3)如何使自己在专业与教育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如何在创新教学中克服职业倦怠感?(4)如何在被忽略的处境中建立自己的事业观,使美术学科在学校的美育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5)如何克服来自学校的工作压力,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以艺术工作者的求异特点始终走在教育的最前沿?(6)如何把教研活动当做是与同行交流切磋、展示个人风采和才智的平台?如何才能在每次活动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在集体锻炼中成长?(7)如何正确理解教研活动在自己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怎样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使之成为自身职业生涯有效的关键转折点?
四、尝试改变美术教师生存现状的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要准确。

给自己准确定位是每位美术教师上岗前的必备条件。

美术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对于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的方向,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更好地实施美术的育人功能。

第二,克服学科自卑心理,培养艺术教育的事业意识。

当前,美术学科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确实不受重视。

正因为这样,美术教师才更需要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将美术教育定为人生追求的崇高事业。

只有具备事业心,才能在工作中不计得失,勇于奉献,正常发挥学科美育功能,摘取艺术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丰硕果实。

第三,发挥美术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最大作用,展现个人才智。

一所学校的人文气息来自文化和艺术氛围的营造,美术教师是最有资格对学校环境改造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之一。

参与学校环境规划,主动向学校献计献策,提出有效方案和措施,是美术教师展示个人聪明才智的最佳时机和最好途径。

第四,坚持不懈地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建立良好的专业教师形象。

专注专业技能而忽视自身文化知识的建构,是许多美术教师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从每届课堂教学优质课现场赛中发现,美术教师的示范造型能力很强,但语言表述能力相对显得苍白无力,与语文教师相比水平相距甚远,与其他学科也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美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学能
力,建立良好的专业教师形象,做一个有文化、素质高的美术教师。

第五,不断尝试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探索和研究,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师应承载素质教育的重任,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美育功能和美术工作者的另类思维,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上轻松上阵,大胆创新,铸就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引领艺术教学迈上新台阶。

第六,寻求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改善教学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离不开教学环境的专业配置和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美术教师有责任将理想的美术教学环境带给学生,这也是教师保持愉快心情教学的前提条件。

美术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诚信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来赢得学校的支持,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打造这片充满希望的教学圃地。

第七,争取多种渠道参与进修学习,更新观念,争创佳绩。

美术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网络、杂志、通讯等渠道坚持自学,或者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争取外出学习,及时获取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保证自己在改革的行列中永不掉队。

目前,桂林市各县区美术教师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改变现状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订更为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升美术教师素质的学术乐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