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测试题

文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测试题

第二篇:秘书基础知识——秘书基础篇第一章文书基础一、文书的含义与分类1、**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文件是(C )A、绝密文件B、秘密文件C、机密文件D、内部文件2、**公文是按照统一体式,经过一定(B)程序制发的信息载体。

A、管理B、处理C、发文D、收文3、**公文是国家依法进行(A )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A、管理B、监督C、监管D、治理4、**公文的办理期限分类中通常不包括(C)A、特急B、急件C、普急件5、**公文的最紧急程度为(A )。

A、特急B、加急C、急件D、限时送达6、**下列文种属于平行文的是(C )A、批复B、报告C、函D、会议纪要7、**把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是按(B)。

A、使用领域划分B、发文方向划分C、涉密程度划分D、办理时限划分8、**(C)是文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A、专用文书B、通用文书C、公务文书D、私人文书9、**机密文书是涉及社会组织最核心秘密的文书,一旦泄漏会给社会组织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

F 绝密文件10、**急件是指事项特别紧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传递与处理的文书。

F 特急件11、**公文是文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T二、现行公文的种类与用途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用(A )A、公告B、通告C、通报D、报告2、** “报告”不适用于(D )A、向上级汇报工作B、向上级反映情况C、答复上级询问D、请上级批准请求3、**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文种是(A)A、通告B、公告C、通报D、公报4、**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A文书。

A、规范体式B、制发程序C、印装规格D、指导作用5、**公文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进行(D )活动的重要工具。

A、事务B、社团C、社交D、公务6、**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用(B )A、决定B、命令C、通报D、通知7、**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D )事项。

A、一般B、次要C、保密D、法定8、**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B )的公文。

A、方案B、处理办法C、措施D、办法9、**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A )A、请示事项B、报告事项C、批复事项D、通知事项10、**下列选项中,(A)不属于法定行政公文。

A、会谈纪要B、决议C、决定D、会议纪要11、**行政公文必须按照(D)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来写作和处理。

A、1993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B、2001年8月24日国务院C、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D、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12、**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用(B)A、命令B、决定C、决议D、通知13、**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应用(B)行文。

A、报告B、意见C、通报D、决定14、**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时应用(C )A、公告B、通告C、通报D、意见15、**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用(D )A、通知B、通报C、公告D、会议纪要16、**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法定公文的种类有(A A、13种B、12种C、14种D、11种三、公文的特点1、**公文的作者是指(B )A、撰拟文章的机关工作人员B、制发文件的机关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D、参与文件制发的全体机关人员2、**公文的制发者必须是合法存在的机关或(A)。

A、社会组织B、团体C、企事业单位D、机构3、**公文纸型采用(A )。

A、A4型B、B5型C、16开型D、32开型4、**公文格式不规范就会影响公文的(a效力,甚至根本就没有法定效力。

A、执行B、管理C、行文D、命令5、**公文正文采用(A)仿宋字。

A、3号B、小4号C、4号D、5号6、** “通告”和“公告”的共同特点是(C)A、指导性B、引导性C、告知性D、专业性7、**公文的作者是指(B )A、办公厅(室)负责人B、法定的机关单位C、公文的执笔撰稿人D、办公室秘书8、**关于公文特点的表述,下面不正确的是(D )。

A、明显的法定效力B、突出的现行效用C、规范的外观样式D、灵活的处理程序9、**公文的法定效力来自(A)的法定地位及职权A、社会组织B、国家机关C、领导机构D、公文作者10、**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B )A、法规性公文的有效期比较长B、没有永远生效的公文C、非法规性公文的有效期比较短D、存在永远生效的公文11、**公文的法定作者不包括(D )A、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B、依法设立的各类社会组织C、法定领导人D、公文拟稿人12、**法规性公文有效期比较长,但没有永远生效的公文。

T13、**公文的法定效力来自公文作者的法定地位及职权。

T14、**公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后,不再具有正式公文的同等效力。

F四、发文办理流程1、**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D)A、讨论稿B、送审稿C、征求意见稿D、定稿2、**机关领导人在公文落款处签写姓名或加盖签名章的环节叫做(B)A、签发B、签署C、复核D、批办3、**公文的制发程序,又叫(C )A、处理过程B、报送过程C、发文处理D、拟审过程4、**公文正式印制前,承担复核工作的是(A)A、秘书部门B、拟稿人C、领导人D、签发人5、**确定公文印制数量、发送对象、发文字号等工作的环节是(C )A、签发B、分发C、注发D、复核6、**公文用印后,由秘书部门将待发公文(D ),以备存查。

A、注册B、承办C、批办D、登记7、**对公文文稿进行审核、修改,为签发做好准备的环节是(C )A、复核B、拟稿C、审核D、校对8、**复核的内容之一是看审核、(C )手续是否完备。

A、制发B、修改C、签发D、拟稿9、**发文注册时,要为(B确立公文份数序号。

A、所有公文B、机密文件C、行政公文D、常用文件10、**秘书要对已(A 文盖印或现场监印。

A、缮印B、签发C、复核D、审核11、**发文注发,要为待发文件编注(D )。

A、签发人B、会签人C、审核人D、发文字号12、**在公文处理过程中,不属于秘书工作范围的是(C)A、起草B、校核C、签发D、催办13、**下列不属于发文办理流程环节的是(D )。

A、审核B、登记C、催办D、批办(收文)14、**文稿必须经过领导人(A)才能转化成定稿并产生法定效力A、签发B、审核C、盖章D、批示15、**公文的签发必须在(A)之后进行A、审核B、签署C、用印D、缮印16、**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未经签发的公文不能用印B、合同文书只须用印,不需签署(需要签署)C、签署主要适用于以领导人名义的发文D、公文对外发出前必须履行用印与签署手续17、**缮印公文必须以(D )为依据A、原稿B、初稿C、校对D、定稿18、**缮印公文要建立(A )A、登记制度B、校对制度C、审核制度D、用印制度19、**审核属于领导人终审草稿的环节。

F (签发)20、**文稿经过领导人签发才能转化成定稿并产生法定效力。

T21、**公文缮印前,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负责人应对文稿履行复核手续。

T22、**审核是发文办理流程的一个环节,她是针对签发后文稿而言的。

F23、**实行“先核后签”的原则,就是要求签发必须在审核之后进行。

T24、**以机关内某部门名义发出的公文应由部门负责人签发。

T25、**机关主要领导人因公外出,可授权或委托副职领导人代行签发公文。

T26、**对定稿注明缮印和制发要求的发文环节叫缮印。

F (注发)27、**校对要以定稿为依据,对定稿中错误内容,校对人员可以改正。

F28、**签署主要适用于以领导人名义的发文。

T29、**合同等文书只须用印,不需要签署。

F (要签署)30、**未经签发的公文不能用印。

T31、**校对无误的文本在对外发出前,必须履行用印和签署手续。

T32、**发文登记是加强发文管理,便于统计、查找公文和对外催办的有效手段。

T33、**缮印公文须以定稿为依据,不得擅自改动定稿。

T34、**缮印公文要建立登记制度。

T35、**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均不得对公文定稿内容作任何改动。

T五、收文办理流程1、**下列程序中哪一项不应包括在收文办理程序中(C)A、签收B、审核C、校对D、批办2、**下列不属于收文办理流程环节的是(A)A、注发审核C、拟办D、承办3、**在收文处理程序中,签收之后的环节应是(A )A、登记B、分发C、审核D、传阅4、**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公文,收发人员可以直接把公文退回呈报单位。

F (批准,理由)5、**批办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所有的收文都要批办。

F6、**承办属于文书处理流程的中心环节和核心部分。

T7、**收文处理程序一般包括:签收、登记、审核、分发、传阅、拟办、批办、承办、注办、催办等环节。

T六、文书主题的表达1、**文书主题是指文书所要阐述的基本观点和﹙B)A.中心内容B、中心思想C、主要观点D、中心论点2、**文书主题的表达要求不包括﹙D )A、正确B、务实C、集中D、分散3、**文书主题通常由﹙A )心思想两方面内容组成A、行文目的B、行文方式C、行文语言D、行文结构4、**在标题中表现主题是文书主题的常用表现方式。

F5、**一篇文书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T6、**下面关于文书主题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酝酿过程短暂B、大都由行文目的和中心思想构成C、表现形式直接了当D、酝酿过程长久七、文书结构的安排1、**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A)A、领导签发时间B、完成草稿时间C、印发时间D、印用时间2、**一份公文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A )A、5个B、7个C、8个D、4个3、**公文的抄送机关是指(D)A、担负领导责任的上级机关B、对公文有办理和答复责任的机关(主送机关) C、对发文机关有主要监督责任的机关D、与公文涉及内容有关的机关4、**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C)后面加“文件”组成。

A、统称B、简称C、规范化简称D、称谓5、**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BA、担负领导责任的上级机关B、对公文有办理和答复责任的机关C、对公文有主要监督责任的机关D、与公文涉及内容有关的上下级机关6、**公文撰拟与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发文机关有明确的格式要求。

当几个机关联合行文时,应将(C)名称排列在前。

A、由上级组织决定的机关B、联合行文的几个机关协商决定的机关C、主办机关D、提出问题的机关7、**在公文的各要素中,属于主体部分的是(D)A、抄送机关B、发文字号C、印发机关D、主送机关8、**发文字号按顺序排列是(A)A、机关代字、年份、序号B、机关代字、序号、年份C、发文机关标识、年份、序号D、发文机关标识、序号、年份9、**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按顺序注明附件的(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