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开发与创造性教学
第二期全国高职高专
创新教育师资培训班
2006-2-9
引题:八大问题
1.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是什么?
2.你是否认为自己富有创造力?
3.你为什么没有表现出你的创造活力?
4.开展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5.为什么叫创造力开发,不叫创造力培养?
5. 创造力开发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6.创造力的哪些方面可以培养?
7.只是非核心的内容可以培养吗?
8.传授知识与创造力开发是否相存在矛盾?
第一讲教师创造力自我开发
一、自我小试验
1.袜子能做什么用?
创造性教师
没有过多的框框束缚,思维流畅\灵活\独特
敢于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挑战,改革教学方法
2、喜欢的工作岗位与不喜欢的上司有矛盾怎么办?
创造性的教师能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难题。
运用独特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越难的问题越有兴趣.
3、孩子的脸有什么用?
创造性教师富有想象力
感情丰富,不冷漠,善于换位思考,想象各种没有经历的情景和别人的感觉.
教师不是主观地限制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想象空间.
4、公园能用来做什么用?
创造性教师
富有同情心和民主精神.
不是把创造引向单纯的破坏,而是建设性的,有意义的.
二、创造性教师的特征
•认知特性
•人格特征
•行为特征
三、创造性教师的素质
•高度的敬业精神
•正确的教育观念
•合理的知识结构
•过硬的自创,自我教育能力
•高超的教学艺术
第二讲创造性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一.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第一, 民主性原则
▪创意来自信任与开放,课堂上通过师生的互动,发扬人文主义精神
▪对话辩论——学会倾听
▪观念支持——学会宽容
▪知识分享——学会给予
第二, 身心体验性原则_高峰体验
▪(1)亲身参与创造性活动
▪(2)观察体验
▪(3)模拟体验
创造需要亲身体验
第三, 思考时间充裕原则
▪重视创造历程,提供思考时间
▪ A.给予充分酝酿时间,进入潜意识,注意教学环节的设计
▪ B.价值观的改变,既肯定快速得到一个答案(敏捷),又提倡快速得到多个答案并完成择优选择。
▪反应快与慢的个体差异问题
第四,鼓励表达原则
▪ A.学生树立正确态度——对己、对他人宽容
▪ B.教师正确地激励(对强者)、鼓励(对弱者)
▪ C. 掌握延迟判断的技巧:
第五,可亲近原则
▪A,建立汇集、传递、分享和创造知识的文化机制,
▪让创造的素材成为人人喜欢接近,容易接触,好接受,便利获得
▪B、人人有机会表达创意
第六,风格兼顾原则
▪立法型——我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司法型——我喜欢判断不同的意见
▪判决型——我喜欢按明确指示做事
课堂活动设计应容纳、重视并鼓励三种不同的思考风格
二.创造性教学活动设计的技巧
▪1、以知识组织教学
▪知识点的四个延伸:
▪历史、
▪现实应用、
▪横向联系、
▪未来展望
2、以认知活动过程组织教学:
▪认知活动的引入——激发动机
▪认知活动的深入——挑战自我
▪认知活动的持续——兴趣、信息引导
3、以认知方式组织教学
▪形、数、符号、情节、音乐、动手、身体体验
三.创造性教学方法和策略
1.发现问题(质疑\发问)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发问和质疑
(2)激发兴趣的方法
(3)提出挑战性任务
2.激发想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创造思维训练的要点:
▪解决非逻辑通道的问题
(1)激发想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一览
(2)“情景教学法”——创造性游戏和戏剧
3.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元认知: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千变万化的,只能大致地分为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
▪确定问题,
▪解决问题,
▪评价阶段。
▪调动惰性知识的训练
▪扩展问题空间的训练
▪思维工具灵活转化的策略
▪使用延迟判断策略的训练
4.案例教学方法
▪发明探源课
教学内容:利用身边的发明培养创造意识。
▪教学方法:引发兴趣法、参与体验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环节设计:
▪A、引人入胜的问题提出——出示图片、实物、模型等,甚至到现场,引起兴趣;
▪B、情境模拟——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溯发明的历史。
▪C、创造——后续活动,引导学生变化或创造。
第三讲创造氛围的营造
一.学校整体氛围的营造
1.目标
⏹在校园文化层面,要增进创新体验,让创意和生活零距离,人人积极分享点滴灵感,形塑时时可以创造,处处可以创造的创新文化氛围。
2.具体措施:
⏹(1)建构学校创造的理念与价值观,形塑创新氛围,发展学校的特色。
⏹(2)遴选创新才能校长.
⏹(3)为学校和教师营造校园创意空间。
⏹(4)推动创新性的行政管理机制。
3. 物质环境营造的氛围
(1)教室的创造环境设计
(2)提供探索性材料
二.营造有利于创造的课堂氛围
1、有利于创造的课堂氛围
⏹第一,重视创造的价值与态度,要有目标的要求与真实的评价;
⏹第二,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创意,了解并促进非正式互动的必要性;
⏹第三,安排适当的空间,让创意自然产生;
⏹第四,提供自由度、提供挑战和增进参与投入的创意内在动机;
⏹第五,培养玩兴与幽默、活泼生动气氛;
⏹第六,容忍、鼓励冒险与智能型的失败.
2. 课堂创造氛围营造的技巧
⏹良性心理暗示
⏹幽默开放
⏹冥想境界
第四讲创造性教学的模式
一、创造性教学的模式
▪1、特雷芬格创造性教学模式(美国珀杜大学)水平一: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水平二:复杂的思维和情感过程
水平三:参与解决现实问题
2、帕内斯创造性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3.HKBU创造性教学模式探究模式
(1)探究模式简介
(2)解难模式简介
二、教学案例讨论
1.探索发现:猜想与证实:大马哈鱼回游之迷
2.教学案例:想象与设计:纸桥设计
3、讨论
▪上述课都使用了哪些创造性教学技巧和方法?▪遵循了哪些创造性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