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在学习了物理书中的“热学”篇后,对于书中提到的热力学四大定律很感兴趣。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书中都有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且我们也认真地做了相关的习题,可以说对于这两个定律较为熟悉,而对于热力学第零定律与第三定律却了解不多。

因此,在课下,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对于这两个定律有了一定了解。

热力学第零定律表述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述为:“热力学系统的熵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趋于定值,特别地,对于完整晶体,这个定值为零。

”可以用这一公式表达,0)(lim 0=∆=s t
而另一种表述为:“不可能通过有限的步骤,将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


对于第三定律中提到的,“不能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绝对零度”我感到了困惑与好奇。

对于这一定律有这么一种解释:理论上,若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不能再低。

然而,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

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和热量,也不断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消失。

所以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该空间自始即无任何能量热量。

另一种解释是:当原子达到绝对零度后,就会处于静止状态,而这违反了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指出的“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尽管,绝对零度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无法达到,但科学家还是不遗余力的尝试着接近绝对零度。

据报道,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而通过研究物体在接近绝对零度度过程中材料属性的变化,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材料,而在微观领域也可研究低温环境对于原子产生的影响,比如原子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是如何运动的,物体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对于原子物理的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应用。

比如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物体存在着超导现象,这一发现对于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浪费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将一个金属样品放置在通有高频电流的线圈上时,高频电磁场会在金属材料表面产生一高频涡流,这一高频涡流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使金属样品受到一个洛沦兹力的作用。

在合适的空间配制下,可使洛沦兹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通过改变高频源的功率使电磁力与重力相等,即可实现电磁悬浮。

即磁悬浮。

对于磁悬浮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磁悬浮列车,其优点在于耗能不仅低于普通火车,更大大低于汽车和飞机。

在驱动功率相同时,其耗能仅为汽车的1/3,飞机的1/4,而降低能耗是环境保护的最主要问题。

通过科学家对于绝度零度都不断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永无止境,作为科学工作者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