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人教课标版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人教课标版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2)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3)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2)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3)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基础解读】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原因:(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怎样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两场世界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启蒙运动发展了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扩大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作用。

(1)两场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兴起和发展,其脉络和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个性,而且比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地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时更加强调“理性主义”。

(理性一般指以概念、判断、推理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把理性变为反封建的旗帜和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

)(2)两场运动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文艺复兴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势力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是一场思想运动;启蒙运动不仅是反封建的思想运动,而且是剧烈的政治革命运动,其目的是要推翻封建大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3)两场运动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类获得自身的自由。

文艺复兴运动于14世纪发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意大利,16世纪扩大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前列的荷兰和英国,18世纪中心转到法国。

(4)两场运动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要求;启蒙运动代表发展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愿望与要求。

(5)两场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为后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启蒙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的意识形态和封建制度,为后来美国、法国、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作了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

怎样理解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从近代意义上来说,自由主义与民主政体不能混为一谈。

自由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生活的目的──个人自由(当然以不损害他人的自由为限)──和对政权进行限制──三权分立的一种学说,而民主政体则是关于执政者的选定方式──举行定期的民选的一种制度。

但是,自由主义通过“一切人生而平等”的原则必然导致民主政体,而真正的民主首先就要求尊重个人的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选举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就毫无意义。

从现代的观点看,洛克所开创的自由主义的重大缺点是对财产的过于尊重;但遗憾的是根据这个理由批评它的人,却常常是为了捍卫比资本家更有害的阶级,例如君主、贵族、军阀和独裁者的利益。

自由主义还倡导了一种开明自利(利己而不损人)的观点,这和资本家的自私自利就有了某种相通之处。

资本家的动机当然是纯粹的自私自利,但和王侯、军阀、独裁者们比较起来毕竟离公众利益更近一些。

开明自利当然不是很崇高的动机,但同样令人遗憾的是那些贬斥它的人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带着一些比它坏得多的动机,例如憎恨、嫉妒、盲从、愚民、权力欲等。

总的来讲,根源于洛克的倡导开明自利的学派,同借稳定、崇高、英雄品质或自我牺牲的名目鄙视开明自利的那些学派比较起来,对增加人类的幸福多作了些贡献,对增加人类的苦难少起了些作用。

初期工业社会中劳动者的境况固然惨不忍睹,但毕竟是已经在这个制度内部有了许多改善。

自由主义思想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随着西方社会民主化的发展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过在本质上这种发展仍然只是对天赋人权和三权分立这两个观点的完善、发挥和具体化。

今天,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欧美早已枝繁叶茂;它对于推翻西方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西方的民主化、繁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给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以极其巨大的影响,并且直到今天仍然在震荡着整个世界。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启蒙思想家中,主张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创立国家的是()。

A.卢梭B.孟德斯鸠C.洛克D.伏尔泰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一致主张有()。

①人权自由②实行法治③反对教权④反对专制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欧洲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C.提倡理性精神D.争取实现普选4.“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所以伏尔泰也可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这一推理最可靠的前提是()。

A.有少数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B.有少数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C.一般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D.一般都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二)能力提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观点的影响,这位启蒙思想家及其观点是()。

A.卢梭天赋人权B.伏尔泰开明专制C.孟德斯鸠三权分立D.狄德罗宗教信仰自由2.观察下图: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宣扬“理性”,反对君主专制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三)延伸拓展:阅读下列材料: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纪名剧《费加罗的婚礼》。

为避免当局的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背景,实际影射法国。

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

当他与女仆苏珊娜恋爱时,他的主人伯爵老爷百般阻挠,但都被费加罗挫败。

于是,费加罗说了下面一段独白:“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施展出来的智慧和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

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柳鸣久等《法国革命史》回答: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评论短文(文中应包括背景分析、剧中人物的身份象征什么、费加罗独白的思想含义)。

三、能力拓展(一)学法指导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站稳阶级立场,即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

评价阶级社会中历史人物,虽然要站在被剥削阶级一方,但不能背离辩证的、唯物的原则,既不要美化、拔高,也不要全盘否定。

第二,坚持历史眼光,即用当时当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因为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眼光要求他们,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

第三,注重大节部分,即抓主流、重大节。

要充分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进步所作的功绩和贡献,不能将道德准则作为评判第一标准。

第四,坚持两点论原则,即应当一分为二。

既要看到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也要看到历史人物的进步性。

阅读下列材料并试结合上述四点原则对启蒙思想家进行评价。

材料一“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就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二“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以上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上述哪一点评价原则?(2)材料二反映了上述哪一点评价原则?答:(1)反映了历史分析法原则。

即用当时当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因为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眼光要求他们,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

(2)反映了阶级分析法原则。

即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