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临床心理
22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西部协作组研究计划”(western collaborative group study project,WCGS )对3154名中年健康男性雇员进行连续近8 年半的追踪观察,这些研究对象分别属于A 型和B型行为者;研究的目的是证明A型行 为与冠心病发病的因果关系。最后结果显 示,A型行为者在整个观察期间,冠心病总 发生率以及各种临床症状包括心肌梗死、 心绞痛等的出现率都二倍以上于B型行为者 (Rosenman RH,1975)(图1)。
• 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脏病逝 世,享年72岁。 10
名人的意外事件
• 2005年8月17 日晚,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在长春的家中因心脏病突发 辞世,享年46岁。 • 2005年7月2日晚,成功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在广东省三水 区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6岁。
35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情绪障碍诱发心律失常的机理尚不完 全清楚,多认为是情绪应激通过脑内 额叶皮质-下丘脑-脑干通路等组成,经 由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活动而诱发心 律失常。焦虑情绪等可使交感神经张 力增高,过量分泌儿茶酚胺,增加心 肌的电不稳定性,可引起心律失常, 甚至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与猝死。
19
心理社会病因学
行 为 类 型
人 格 特 点
社 会 环 境 因 素
行 为 危 险 因 素
心 理 生 物 学 机 制
20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① 年龄增长
② 性别差异
③ 高血脂症(×4) ④ 高血压(×3) ⑤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2) ⑥ 肥胖(×5) ⑦ 吸烟(×2~6) ③+④×9, ③+④+⑤×16
36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另外,情绪应激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 挛,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而产生心律 失常。但无论其发生机理是什么,均 提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时,除 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外 ,对合并有焦虑反应等情绪应激者, 应给予消除情绪应激、松弛治疗及抗 焦虑药物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33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情绪 据最近《新英格兰医学》:为
了确定精神紧张与心肌缺血的因果 关系,专家们把39个冠心病患者与 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的12个患者组 成对照组,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术下进行较研究。
34
行为 类型人格ຫໍສະໝຸດ 特点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21
代谢综合征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美国冠心病高峰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 Friedman M和Roseman RH等开始把人的 某些行为和情绪的复合特征分为A、B两型 。A型行为类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 TABP)的特征是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具 竞争性、努力工作而又急躁易怒,即具有时 间紧迫感(time-urgent)和敌意倾向( hostile)等特征。相反,不争强好胜、从容 不迫地做事者属B型行为类型(TBBP)。
31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实验研究也支持上述关于心理社会因素 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有人在一个狒狒 的家族里,将狒狒王关押起来,并当着 它的面让原来受它统治而俯首贴耳的家 族成员大胆而放肆地争抢食物,狒狒王 眼看着自己的臣民不服管教而又无能为 力,气得暴跳如雷。经过长期的精神压 抑,它患上高血压,并在一年后死于心 肌梗死。
6
2013年 名人心脏性猝死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 长邵占维两会期间心脏性猝死。 享年58岁
2月22日,著名相声演员王 平因突发心脏病去世。50岁
7
2013年 名人心脏性猝死
2月3日 著名的民歌手潘安 邦心脏病发猝逝!享年52岁。他 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常在我 们的耳畔回响。
1月25日凌晨 台湾艺人戎祥 8 突发心脏性猝死,年仅44岁 。
32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行为危 境因素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社会生活压力因素如亲人死亡、环境 变化等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之一。例如在一些回顾性调查中,使 用各种社会生活再适应量表(SRRS) ,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症状前的6个 月内,生活事件明显增多(Theorell T 和Rahe RH,1971)。
冠心病:人类健康的杀手
无冠心病易患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吸烟
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
17
18
一、心理社会病因学
• 通过流行病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大量研 究,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物 的、行为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 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活动过少、心 理社会压力、A型行为类型等。这些因素中 许多被称为冠心病危险因子(risk factors) (表7-5),其中有些看起来虽并非属于心 理或行为范畴,但仍间接地受心理社会因 素的支配或与之有联系。
11
众多我们不愿面对的心血 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提示 我们心脏健康的预防工作 刻不容缓!
12
Yalta, Febr. 1945
13
2013年世界卫生主题 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危险
14
测量你的血压 降低你的风险
• 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实况报 道第317号》,发布了一组数据:心 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 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 它死因。估计在2008年有1730万人 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 的30%。这些死者中,估计730万人 死于冠心病,620万人死于中风。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情绪 冠心病患者中,精神紧张时有23例(
占59)有心室壁激动异常,14例(占36) 有射血分数降低;精神紧张引起的心肌缺 血,在23例心室壁激动异常中有19例(83 )是无症状的,其心率比运动诱发缺血患 者动脉压亦有时较高,高度精神紧张引起 的心室壁激动异常较一般精神紧张的要频 繁且较局限(P<0.05)。故认为精神紧 张是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的重要诱因。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Ostfeld AB(1964)在芝加哥研究了 近2000名男性雇员,其中患心绞痛者 ,C因素量分特别低,说明有过分的担 忧和疑病等人格特质。同时冠心病男 患者的L和Q2量分也较正常人高,这 些说明冠心病患者在社会上更具独立 性和对别人的怀疑,以及呈现更大的 内部紧张性。
29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不过冠心病患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 差异,虽然上述前期调查研究能说明 一些问题,但至今尚不能就此确定存 在着冠心病特征性人格(除外A型行为 )。另外,国内有关冠心病的人格研 究不多,国外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 也是个问题。
30
行为 类型
15
测量你的血压 降低你的风险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尤甚: 超过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 和中等收入国家,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几尽 相同。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 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 人。预计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 死因。 • 据估计,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25岁以上 成年人,即大约10亿人,受到高血压的影 16 响。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可以认为,根据A型行为类型的人格特 点,对同样的紧张刺激所做出的心身 反应要强于B型,这可能是引发冠心病 发生发展的起因。值得一提的是,由 于社会文化结构的原因,A型行为类型 者在西方社会尤为突出。
27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对象:心内科医师、全科医师 (上海和全国安装了卫生远程接 收器的各级医院)
2
冠心病
是
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 脏 病 的简称
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或缺血性心脏病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的疾病
• 据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估计,近三分之二的致死 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于入院之前,其中多数发生于 躯体症状出现后的一小时以内。 • 在西方国家,20世纪初冠心病发病率还比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染病的逐渐控制,冠心 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直至成为部分国家的主要死亡 原因,于50年代到达最高峰。此后由于认识到冠 心病危害的重要性,并着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至80年代美国冠心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居 美国死因之首。
25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社会环 境因素
行为危 险因素
心理生 物学机 制
• 可以认为,根据A型行为类型的人格特 点,对同样的紧张刺激所做出的心身 反应要强于B型,这可能是引发冠心病 发生发展的起因。值得一提的是,由 于社会文化结构的原因,A型行为类型 者在西方社会尤为突出。
26
行为 类型
人格 特点
4
5
10种疾病可能造成猝死 心梗排第一
• 5月12日,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 年轻员工李铮在办公室突发心 脏病,在办公室内突然大喊了 一声并随之倒地晕厥,同事立 刻打120求助,但最终在医院抢 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系心源 性猝死,年仅24岁。据称,他 此前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 23点后下班,去世后,工作QQ 还一直亮着。5月15日,福州搜 狐旗下网络公司某24岁网编也 因过劳而意外死亡。接连两起 青年猝死事件,吸引无数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