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务输转合作框架协议

劳务输转合作框架协议

劳务输转合作框架协议甲方: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板桥镇人民政府

为给企业招工和当地农民就业提供一个双向平台,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友好协商,由乙方向甲方输转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现就有关事宜签订如下合作框架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

1、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选择乙方输送的劳务人员,并安排和调整劳务人员在甲方的具体工作岗位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劳务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

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甲方的义务

1、告知劳务人员甲方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为劳务人员提供必需的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业务用品,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

3、按规定时间向国家相关部门缴纳劳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关费用。

4、接送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每月按时向劳务人员支付不低于国家规定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并按劳务合同相关约定兑现在食宿等方面的福利待遇。

5、法律法规规定的用工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乙方的权利

1、乙方随时派出工作人员到甲方了解本地输送到甲方的员工了解工作情况及待遇兑现情况,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隐瞒。

2、乙方输出人员在甲方工作期间(甲方接人之时至甲方护送回家之时截止),因与甲方发生劳动争议或者安全事故的,甲方应在24小时内告知乙方,由甲方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春节前做好宣传、发动,对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登记。

2、并将各村有就业意向的富余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详备的用工信息档案,为满足甲方用工需求提供便利。

3、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春节后配合甲方以批(每批不少于50人)为单位输转劳务人员。

五、输转人员费用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前期进行媒体宣传、赴乡镇动员组织,向甲方输送满足条件的劳务人员,甲方负责报销劳务人员至企业的交通费,并向乙方支付60元/人的宣传组织等综合费用,费用自劳务人员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之日立即拨付乙方。

2、乙方每年专门安排2人负责配合甲方登记、输转劳务人员,到甲方了解员工情况,产生的食宿费、车费、误工费等由甲方负责报销。

六、其他

(一)甲、乙双方在履行协议时发生争议,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

(二)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日期:日期:

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乡劳务产业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劳务产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劳务产业组织协调。并定期召开劳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坚持跟踪督导。按照海原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要求,对劳务产业进行跟踪督促指导。三是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我乡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办劳务产业中介机构,并加强引导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劳务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建立腾飞劳务中介公司、田福劳务中介公司、田宏劳务中介公司、三源劳务中介公司、欣欣劳务中介公司、贾塘劳务协会等中介机构6家。 2、创建劳务基地,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 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是打造劳务品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乡专门派人赴银川、内蒙、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劳务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使我乡劳务产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乡已在永宁、大武口、银川、内蒙、新疆、河北、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了12个相对稳固的劳务输入基地。广泛的劳务协作不仅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3、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质量 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思路,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我乡积极联系就业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教材,及时为培训合格者进行技能鉴定、

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某区上半年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区政府: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学习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再就业率为48%,开发公益性岗位797个,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 5.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培训学习农民工2.1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01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50%,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工作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职专都签订了XX年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靠实了工作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23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7个乡镇劳务工作站为依托,8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3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职劳务工作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责任制兑

政务工作总结劳务派遣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http://biz.doczj.com/doc/157792523.html,)/工作总结范文/政务工作总结 劳务派遣工作总结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城乡就业的高度,提高了对劳务派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劳务派遣作为新形势下促进灵活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发展劳务派遣和其他类型的就业服务组织,把分散、单个的下岗失业人员组织起来,为他们实现再就业提供组织依托和帮助。”黄菊副总理在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要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劳务派遣、再就业基地和社区组织就业等模式,加快完善和更好地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使更多人的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走上就业岗位。”2003年,中央

12号文件作出了明确规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通过发展劳务派遣、就业基地等组织形式,为他们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劳务派遣工作也有明确的要求,2003年省委发69号文件和2005年省委发31号文件提出,“积极探索劳务派遣工作的操作办法,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也提出,劳务派遣组织是就业服务组织的一个新的亮点,是近年来适应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和灵活就业者提高组织化程度的需要,在城市扩大就业和跨地区流动就业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胡锦涛同志、黄菊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文件的规定,既是对我省劳务经济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又为进一步做好劳务派遣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从最高层次、最高规格上肯定了劳务派遣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劳务派遣,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甘肃省委作出了“两高举一加强,两抓两放”的战略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抓发展、抓项目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工业强省和项目带动战略方针指导下,我省经济发展迅速,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有所增多,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省提出了一要抓项目,二要抓劳

2019年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中心在上级领导部门、局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抓牢抓实。通过普及提高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为全县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和就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年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18年农村劳务产业工作的通知(富政办发[2011]6号),我局18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数为新增转移就业1900人,县外输出400人,有序输出100人,县内转移1500人,有序转移就业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数为19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800人,引导性培训100人,农民工培训1000人。 二、主要措施 (一)认真开展“春暖行动”为外出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及维权知识宣传。一是在县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咨询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二是充分利用赶集时间开展宣传。自今年2月以来,我中心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劳务宣传、组织工作达9次,印制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5000多份。通过宣传活动激发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和愿望,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达到致富成才的目的。(二)加大传送劳动力市场信息力度。目前存在着许多企业有大量的用工岗位招不到工人,同时在农村又有许多青年愿意外出却找不到工作岗位的情况。为避免造成大量的人员资源浪费,我们在寻找真实可靠用工信息向外发布的前提下,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邀请用工企业到我县举办用工招聘活动,让有志外出青年外出就业。今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次大型招聘活动,87人被厦门有关企业聘用,对外发布用工信息30多条,有效解决外出就业难题。 (三)加大宣传法制法规政策力度。目前农村青年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许多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外务工的农民由于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不多,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碰壁回乡,心灰

上半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上半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10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为促进我县跨越发展和实现“两个进位”、奋力崛起苏北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县劳动保障局为核心的各相关单位和各乡镇通力协作、履职尽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力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以南北挂钩为载体,以乡镇劳动所为平台,更新观念,创新办法,在我县宏观首战全胜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新的骄人成绩。今年1至6月份,农村劳动力转移8700人,其中劳务输出6500人,劳务输出累计总数达万人。主要做法: 一是继续坚持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特色化、二元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强化与镇江新区、扬中市的劳务协作,创新了“点对点”劳务协作新模式,劳务输出工作做到进一步科学地判断形势、进一步全面地提高认识,进一步系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地狠抓落实。 二是坚持向外输出和县内转移并重,抓住县城开发区、临港开发区、物流和旅游风景区强劲发展的机遇,为进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已有6000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来做,当成项目来抓,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硬件投入,累计投入20万元。职业介绍中心在确保达到“三星级”的基础上,力争达到“四星级”。现在各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已成为工作场所、计算机网络设备、人员和经费均到位的基层站所,成为各乡镇的亮点部门。 四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为亮点。我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打工学到技能的同时,返乡创业、致富乡亲成为有志人士的首要追求。他(她)们更注重资本和知识的积累,把握和创造机遇。在江南打工的青年陆*,在学有专长、致富有方时,在家乡创办了*电子厂,提供就业机会80多个,实现了“不仅自己富,更要帮助乡亲富”的夙愿。在常州务工的李*,返乡兴办*保温材料厂,解决300多人就业。“风还巢”的奇特效应,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五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义务帮工队,为外出务工的农户搞好抢收抢种,让出去的农民“一路走好”,安心打工。在劳动力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管理组织,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劳务输出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和用工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当好劳务输出人员的坚强后盾。建立了社保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出台城保和农保对接政策的机遇,吸引在外民工回乡创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让创业人员无后顾之忧,创造良好保障环境。

XXX乡镇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XXX劳务输转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劳务输转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务工作办公室的具体业务指导下,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一年来,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00000人,其中组织输出00000人,自谋输出0000人,就地转移0000人,劳务收入累计达0000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000。现将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我镇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劳务站站长、劳务专干为成员的XXX劳务工作领导小组。王磨、樊庄等19村成立了劳务产业协会。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因我镇处在南部山区,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两级干

部和广大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使村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劳务带头人、打工挣到钱的农民工的经验,引导他们身边的群众积极加入到外出务工的队伍中。四是利用逢集日,重点散发劳务就业信息,及时引导农民工就业。 三、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为了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有组织的对部分农民工进行了瓦工、焊工、木工、餐饮业等的培训,并参加了县劳务工作办公室组织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试。 四、市场引导,拓展范围 劳务收入为全镇经济注入了活力。我镇在巩固原有老的务工点的基础上,积极与县劳务工作办公室和县妇联等单位联系,向山东、北京、江苏、内蒙等地输出了一批劳动力。利用输出人员和亲戚朋友带来的信息,相互传递,亲托亲,户帮户,带动输出,使今年的输出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在劳务收入上也有了较快的增长,实现了双丰收。在劳务输转的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经过几年的劳务输出,许多人在实践中学会了新的技能,如瓦工、驾驶员、厨师等等,由原来的苦力型转向了技术型,个别人在外面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买了房子,带走了家属,在城市中站住了脚跟。

劳务输转合作框架协议

劳务输转合作框架协议甲方: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板桥镇人民政府 为给企业招工和当地农民就业提供一个双向平台,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友好协商,由乙方向甲方输转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现就有关事宜签订如下合作框架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 1、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选择乙方输送的劳务人员,并安排和调整劳务人员在甲方的具体工作岗位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劳务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 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甲方的义务 1、告知劳务人员甲方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为劳务人员提供必需的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业务用品,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 3、按规定时间向国家相关部门缴纳劳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关费用。 4、接送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每月按时向劳务人员支付不低于国家规定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并按劳务合同相关约定兑现在食宿等方面的福利待遇。 5、法律法规规定的用工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三、乙方的权利 1、乙方随时派出工作人员到甲方了解本地输送到甲方的员工了解工作情况及待遇兑现情况,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隐瞒。

2、乙方输出人员在甲方工作期间(甲方接人之时至甲方护送回家之时截止),因与甲方发生劳动争议或者安全事故的,甲方应在24小时内告知乙方,由甲方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春节前做好宣传、发动,对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劳务人员登记。 2、并将各村有就业意向的富余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详备的用工信息档案,为满足甲方用工需求提供便利。 3、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春节后配合甲方以批(每批不少于50人)为单位输转劳务人员。 五、输转人员费用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前期进行媒体宣传、赴乡镇动员组织,向甲方输送满足条件的劳务人员,甲方负责报销劳务人员至企业的交通费,并向乙方支付60元/人的宣传组织等综合费用,费用自劳务人员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之日立即拨付乙方。 2、乙方每年专门安排2人负责配合甲方登记、输转劳务人员,到甲方了解员工情况,产生的食宿费、车费、误工费等由甲方负责报销。 六、其他 (一)甲、乙双方在履行协议时发生争议,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 (二)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18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2018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2007-12-07 22:33:5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劳务输出工作硕果累累 为促进我县跨越发展和实现“两个进位”、奋力崛起苏北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县劳动保障局为核心的各相关单位和各乡镇通力协作、履职尽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力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以南北挂钩为载体,以乡镇劳动所为平台,更新观念,创新办法,在我县宏观首战全胜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新的骄人成绩。今年1至6月份,农村劳动力转移8700人,其中劳务输出6500人,劳务输出累计总数达万人。主要做法: 一是继续坚持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

特色化、二元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强化与镇江新区、扬中市的劳务协作,创新了“点对点”劳务协作新模式,劳务输出工作做到进一步科学地判断形势、进一步全面地提高认识,进一步系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地狠抓落实。 二是坚持向外输出和县内转移并重,抓住县城开发区、临港开发区、物流和旅游风景区强劲发展的机遇,为进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已有6000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来做,当成项目来抓,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硬件投入,累计投入20万元。职业介绍中心在确保达到“三星级”的基础上,力争达到“四星级”。现在各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已成为工作场所、计算机网络设备、人员和经费均到位的基层站所,成为各乡镇的亮点部门。 四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为亮点。

我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打工学到技能的同时,返乡创业、致富乡亲成为有志人士的首要追求。他(她)们更注重资本和知识的积累,把握和创造机遇。在江南打工的青年陆*,在学有专长、致富有方时,在家乡创办了*电子厂,提供就业机会80多个,实现了“不仅自己富,更要帮助乡亲富”的夙愿。在常州务工的李*,返乡兴办*保温材料厂,解决300多人就业。“风还巢”的奇特效应,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五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义务帮工队,为外出务工的农户搞好抢收抢种,让出去的农民“一路走好”,安心打工。在劳动力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管理组织,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劳务输出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和用工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

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区就业服务和劳务输转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一手抓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供服务帮助就业,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一手抓劳务输转,采取找门路、搜信息、建基地、扩队伍,注重领导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巩固老基地、开辟新领域,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了全区劳务输转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截止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7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失业人员再就业3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再就业率为48%,开发公益性岗位797个,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5.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6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培训农民工2.1万人,创劳务总收入1.01亿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50%,有力维护了**的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工作作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安排,专题研究步署,同各乡镇、街办、两个职专都签订了XX年劳务输转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靠

实了工作责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劳务工作总体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措施。目前,我区已建立了以区就业服务局为中心,23个街办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及7个乡镇劳务工作站为依托,8家民办职介所为补充,以陇东职专、**职专及35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阵地,以省劳务办驻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的办事处为安置点所构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职劳务工作信息员。还建立了月汇总、季汇报制度,对就业和劳务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统计、汇总,并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了级级靠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2、打造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职能 我们利用中心劳动力市场大厅设立的从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金发放、档案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流程,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还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在“191”(要就业)互联网站设立了最新就业信息、政策法规查阅、人才资源库等窗口,累计访问人数1万多人次;中心劳动力市场共为189户用人单位和2458名求职人员提取供了咨询服务,进行职业指导1667人(次),市内介绍成功403人(次),组织劳务输出860人(次)。其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各街办社区普遍建立了企业用工、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失业登

劳务经济工作总结

篇一:2011年劳务经济工作总结 x年度x劳务经济工作总结 暨x年工作安排 x年,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县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工为目标,抓住农民工培训和组织输出两个重点环节,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思路,狠抓城乡统筹就业,保持了全县剩余劳动力有序输转,达到了劳务收入增加、民生改善的目的,将劳务产业培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12月底,全县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35万人,占年计划5.7万人的111%,其中:有组织输出3.6万人, 占年计划2.85万人的126%,比去年同期增长18.2%;境外输出202人,占年计划150人的135%;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占年计划3.7亿元的125%,比去年同期增长23.4%。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038人,占年计划3000人的501%;开展引导性培训5500人,占年计划5000人的110%;参加技能鉴定580人,就业率为90%。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劳务输转的责任不断强化,组织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一是把发展劳务经济继续纳入到全县综合目标管理体系,县劳务办将劳务输转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后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又与各村分别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通过目标责任管理,不论是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和村一级领导,对发展劳务经济人人感到头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三是劳务输转工作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已成为我县各部门、各乡镇的“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合力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机制。 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对劳务输转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对劳务输转工作认识肤浅,看不到劳务输转潜在的效应和未来农村发展形势,对劳务工作热情不高,抓落实不力的实际,召开了全县劳务输转和培训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宣传和座谈等形式,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用已搭建起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了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工作。对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存量农民、增量农民和复退军人的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为科学决策,正确引导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依据。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表彰奖励了10名“十佳劳务带头人”,并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制作了《外出务工者的心声》等系列专题片,在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广泛宣传。四是加强了劳务政策和务工信息的宣传力度。利用全县开展“春风行动”的契机,筛选可靠的用工信息400多条,发放用工信息资料40000多份,《务工指南》50000多册,《农民进城就业服务春风卡》50000多份、《劳动者维权手册》50000多本,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进行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劳务输转舆论氛围,呈现出“政府要我就业,变为我要就业”、“变找政府要事干为我找市场谋事干”、“变在家等事干为外出主动找事干”的新变化。 3、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在职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一是加强与企业、社会办学单位的合作,做好对存量农民、增量农民和城乡青年、复退军人的培训,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培训资源,以企业培训和社会培训为主、办好农民工培训基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特长,保持与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务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特别是利用我县和地企合作的契机,加强与各类培训技校的合作,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等培训方式,在培训中始终坚持“先培

中共**区委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 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通知2007-02-02 23:03:0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我区劳务输转超常规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劳务输转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以来,省、市对劳务输转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把劳务输转作为一个

产业抓紧抓好。省委书记苏荣在天水调研时强调:“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的项目来抓。劳务输出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第一产业。县、乡党委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第一位任务来对待,拿出一半以上的精力来抓好这项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9件大事之一,做出了实现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总体部署。目前,我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城市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增加收入渠道窄,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加快组织劳务输转,已经成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城乡经济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迫切需要。因此,全区上下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进

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劳务输转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劳务输转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劳务输转工作要以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确立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狠抓输转输入双向对接,发挥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的效应,以有组织输转带动多元化输转,推进劳务输转工作在规模、质量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今后每年输转富余劳动力50000人(次)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大幅度增长。 三、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

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 县关于劳务输出工作的总结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劳动力资源==.==万人,其中城镇非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富余劳动力总数=.=万人,其中城镇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万人(其中妇女占==)。一、劳务输出情况 截止=月底,全县在外务工人数==.=万人(全年输出总数近年来一直稳定在==万人左右),其中有组织输出=.=万人。主要输往某省、某省、某省、广州、深圳、胶东等地,主要从事电子、缝纫、焊接、食品加工、保安等工种,月平均工资一般===元左右,最高的达到====元左右,按人均年收入====元左右计算,每年创收=.=亿元左右。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劳务输出的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势头。 (一)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为了比较真实的掌握全县劳动力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我们对全县==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全面填表调查外,重点对==个村进行了解剖,对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等进行了登记整理,建立了台帐,为劳务输出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组织劳务洽谈会。年初,我们和威海市劳动部门积极联系,成功举办了威海—郓城招工洽谈会。=月==日,文登市、乳山市劳动部门的领导同志带领==家企业来郓城招工,=月==日威海市环翠区、开发区=个企业来郓城招工,我们于=月==日、==日在乡镇集市上组织了八个招工现场,县劳动局派人与威海的招工单位一起在乡镇现场招工,免收报名费,中介费、服务费。据统计,共散发招工简章=====多份,报名及签订协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012年,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十九省市对口援疆的第二年,阜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区、州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为核心,积极稳步推进创业型县市建设,认真实施“三大培训工程”,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拓宽转移渠道,较好地完成全年农转工作任务目标。现将2011年农转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6个农牧业乡镇,农村人口66781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752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499万人,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左右。(1)转移人员的文化素质:据统计,初中以下毕业的占79.4%,高中占11.2%,大中专以上占9.4%。总体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2)转移人员的稳定性:长期转移的占41%,季节性转移的占59%,以季节性转移为主;(3)转移人员的年龄结构:30岁以下占30%,30-45岁占38%,45岁以上占32%,转移人员多主要集中在园区企业和本市三产。 二、任务完成情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年上半年共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210人,完成综合目任务的101%,实现创收4100万元。 三、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立了由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农

转工作纳入市上综合目标考核,并确定一名市委常委主抓此项工作,并于年初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我市2012年的农转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考核细则,明确了职能职责;同时各乡镇进一步加强领导责任制,确定党政一把手亲自转、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为农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摸底调查,夯实基础。为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抓好抓细,依托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全市6个农牧业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区域、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和劳动技能等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未转移和已转移、有技能和无技能、已培训和未培训、从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分为两类,实行动态管理。1.技能水平符合就业要求的,我们免费推荐其就业;2.技能水平不符合就业要求的,我们推荐其再次培训,直到达到企业的用工需求,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确保其就业稳定。 (三)搭建平台,强化职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进程,我市在6个农牧业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且全部建立了乡镇人力资源市场。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实行市乡统一服务标准、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基础台帐等办事程序。目前,已形成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辐射到各乡镇、村的三级就业信息发布网络。 (四)强化服务,拓宽农民转移渠道。一是注重需求与实际相结合,充分拓展二、三产业就业空间,有组织有计划依托现有本地企业转移。二是注重内部消化与向外转移两个方面,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内部转移中,重点依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调优产业布局,

劳务输出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劳务输出项目工作总结汇报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第一章项目总体情况说明 一、经营环境分析 1、 2、“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初步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夯实期”。承接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经济增长中高速“相对稳定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度调整期”;以创新驱动、绿色驱动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增长点培育期”;收入分配的“显著优化期”;以人口布局、经济发展和资环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格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期和基础夯实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升级期”;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综合战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升级期”。在“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诸多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但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不少企业为维持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中西部地区人才吸引力逐渐下降,劳动力市场收窄,抑制了部分产业向中西转移的动力。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产业配套的基础尚待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

一步提升。在推动产业转移的政策执行方面,多采取建园区、搭平台等方式,区域特色优势及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明晰,减缓了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步伐。配合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亦须加快驱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 撑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工素质的提升。必须强化 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加 强研发人员创新动力与收入挂钩,让科技进步能贡献及带动经济的发展。 3、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顺应经济转型需要的新兴 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动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够完善国民 经济产业体系,增加有效供给,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大都为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能够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新兴产业又能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 支持,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2019年外部环境将更加严峻复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不 确定性在增加。在这样的新形势、新变化下,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更好地 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做好“六稳”,促进工业经济平稳 健康运行,需要群策群力,共谋大计。中国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关 键路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 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需要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工业企业保持发展定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聚焦效益品质,聚力改革创新,加 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关于农村劳务输转工作的调查报告(20210213222315)

关于农村劳务输转工作的调查报告 按照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月时间,深入原安、灵芝、城川、雷大、治平和贾河6乡18村,采取走访农户、 座谈交流、听取乡村汇报及核算对比等点面结合、归纳梳理的方式,对XX年以来农村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分别选择县域内位于北、中、南不同区域的好、中、差村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农户414户,填写调研资料432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务输转现状 所调查的6乡18村共有109个村民小组,4106户1.9 万人,现有劳动力8270人,耕地6.1万亩,人均3.2亩,现有果园1.7万亩,饲养大家畜3930头。调查显示,20XX 年,18村共输出劳动力203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4.5%,户均输出0.5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4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757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4%。 (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XX- 20XX年三年来输出劳 动力分别为2264人、2147人和2030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发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 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81.3%,女性占18.7%;年龄构成上,18 —35岁占 52.6%,35—45岁占38.5%,45岁以上占6.1%,18岁以下占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45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 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 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 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20XX年,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5.2%,较XX年的3.1%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61.2%和33.6%。在务工行 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汽车驾驶、社会服务等行业为主,以泥瓦工、技术工、缝纫工、服务员、保安、保姆、司机等职业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占73%工厂技工和服务行业占14.7%,其它行业占12.3%。

2018年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1)

2018年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1) **镇辖18个村,9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18户,农业人口14069人,有劳动力7382人,总土地面积214.4平方公里。今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亿元,地方税收完成8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88元,人均生产粮320公斤。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现具体汇报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劳务输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我镇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劳动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通过不懈努力,劳务输出产业不断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近两年来,全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大力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努力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8年底,全镇在外就业人数达 1480人,创劳务收入近2000万元,劳务输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显著。今年,我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措施上行

之有效,把劳务输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年来,全镇劳务输出148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80人,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确保劳务输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我镇为将劳务输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及时成立了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站,**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两名素质高、业务精、思想好的干部专门负责劳务输出信息采集和传达发布。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劳务输出工作制度,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有组织、有机制、有效运行。三、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对劳务输出工作的认识。我镇地处城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全镇交通方便,信息畅通,在劳务输出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广大干部群众中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就此,我镇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和县劳动保障局制定的有关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劳务输出是有效的增收举措,不断扩大输出范围,增加输出数量,创造良好的输出环境,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四、把握关键,打击非法职介,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环境。

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为促进我县跨越发展和实现“两个进位”、奋力崛起苏北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县劳动保障局为核心的各相关单位和各乡镇通力协作、履职尽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着力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以南北挂钩为载体,以乡镇劳动所为平台,更新观念,创新办法,在我县宏观首战全胜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新的骄人成绩。今年1至6月份,农村劳动力转移8700人,其中劳务输出6500人,劳务输出累计总数达23.65万人。主要做法: 一是继续坚持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特色化、二元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强化与镇江新区、扬中市的劳务协作,创新了“点对点”劳务协作新模式,劳务输出工作做到进一步科学地判断形势、进一步全面地提高认识,进一步系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地狠抓落实。 二是坚持向外输出和县内转移并重,抓住县城开发区、临港开发区、物流和旅游风景区强劲发展的机遇,为进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已有6000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来做,当成项目来抓,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硬件投入,累计投入20万元。职业介绍中心在确保达到“三星级”的基础上,力争达到“四星级”。现在各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已成为工作场所、计算机网络设备、人员和经费均到位的

基层站所,成为各乡镇的亮点部门。 四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为亮点。我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出打工学到技能的同时,返乡创业、致富乡亲成为有志人士的首要追求。他(她)们更注重资本和知识的积累,把握和创造机遇。在江南打工的青年陆*,在学有专长、致富有方时,在家乡创办了*电子厂,提供就业机会80多个,实现了“不仅自己富,更要帮助乡亲富”的夙愿。在常州务工的李*,返乡兴办*保温材料厂,解决300多人就业。“风还巢”的奇特效应,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五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服务外出务工人员的义务帮工队,为外出务工的农户搞好抢收抢种,让出去的农民“一路走好”,安心打工。在劳动力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管理组织,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劳务输出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和用工企业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切实维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当好劳务输出人员的坚强后盾。建立了社保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出台城保和农保对接政策的机遇,吸引在外民工回乡创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让创业人员无后顾之忧,创造良好保障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