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正式组织:2个或2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包含3个基本点:
①构成正式组织的内容,是人的行为
②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
是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③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的方法、时间、质和量各方面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
2、非正式组织:2个或2个以上的人无意识的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钟心理因素的系统。
3、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基本点包括:
①管理是组织的特殊器官②实质是协调
③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④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4、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5、管理幅度:管理者能直接协调的下属的人数。
6、激励: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7、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级系统运行、有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方向:上行、下行、横向、斜向)
8、非正式沟通:不按组织结构中正式的沟通系统传达消息而让消息在组织结构中任意流动。
9、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10、战略目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低位和管理绩效目标。
11、战略概念的含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战略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12、战略管理的过程:how,who,when。
即战略如何分析、构思和制定,战略涉及谁,什么时候采取什么行动。
具体包括4环节:战略分析、~形成、~实施、~控制。
13、资源配置:是企业战略构成的要素之一,又称为企业的特殊能力,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14、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构成的要素之一,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地位。
15、总体战略:又称公司战略。
在大中型企业中,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总体战略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16、通用矩阵:又称行业吸引力矩阵。
美·通用电气公司涉及的一种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分别以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吸引力为横纵坐标,来分析不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
17、战略联盟:由2个或2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18、并购战略:
合并——同等企业的重新组合,新建立的企业常使用新名称
收购——一个企业收购和吸纳了另一个企业的业务
19、公司紧缩:对公司的股本或资产进行重组,从而缩减主营业务范围或缩小公司规模和各种资本运作的途径和方法。
20、高长型组织结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内部有很多管理层次,管理人员控制幅度较窄。
21、扁平型组织结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内部管理层次较少,管理人员控制幅度较宽。
19、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管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管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管实践。
20、资本成本(资金成本):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付出的代价。
一般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2部分。
每年的用资费用
资本成本= ——————————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21、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22、变动成本:数额同业务量的总量成同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23、资本结构:企业各种资本的来源及其比例。
24、企业并购: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实现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
25、市场营销: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
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
26、体验营销: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
27、口碑营销:由个人或群体发起并进行的、关于某一特定产品、服务、品牌或组织的一种双向的信心沟通方式。
28、网络营销:以互联网络为媒体,并用相关方式方法和理念实施营销活动,以更有效的促成交易的实现。
29、文化营销:企业营销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发现、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并针对企业面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和沟通策略,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30、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本质上说,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体现。
31、顾客让渡价值: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
顾客总成本-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支付的货币资金等
32、社会市场营销:
①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修改和补充;
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出现能源短缺、通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消费者保护运动盛行的新形势下;
③蔡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最早提出;
④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统筹兼顾3方面利益: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社会利益。
33、市场渗透:企业通过改进广告宣传和推销工作、在某地区增设商业网点、借助多渠道将同一产品送达同一市场、短期降价等措施,在现有市场上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34、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35、目标市场:即企业决定要进入的那个市场部分,也就是企业拟投其所好、为之服务的那个顾客群。
36、市场营销机会: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
在该领域内,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
37、可支配的个人收入:扣除消费者个人缴纳的各种税款和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开支后可用于个人消费和储蓄的那部分收入
38、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固定支出所剩下的那部分个人收入。
39、社会阶层: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40、参照群体: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
41、市场补缺者:精心服务于市场某些细小部分,不与主要企业竞争,只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市场位置的企业。
42、产品组合:某一企业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
43、品牌:即产品的牌子。
是销售者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
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销售者或销售者集团的标识,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