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心理能量:是促使人2、正式组织:是两个或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的加以协调的行为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
或力的系统。
3、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类型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4、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5、组织内部平衡: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环节,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诱因与贡献的平衡。
6、企业:是在一定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
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经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组织。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7、所有权:是指对主体8、产权:是一个社会所行为关系。
拥有财富这一特定事实给予社会性的认可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和保护。
,是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权所引起的相互认可9、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理性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序,每当它们出现时,即可按照固定程序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再特意去处理它们。
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结构良好”的决策。
11、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那些新颖、无结构问题,这类决策又可的程序和规律可以依据,需要单独作出处理。
以称之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这类决策没12、个人价值系统:个人价值系统是个人的思想、价值观、道德标1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14、管理幅度:受认识和15、制度规范:是组织管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情报处理能力的制约,管理者的有效协调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准、行为准则等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体人数有一个客观的限度,我们称之为管理幅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
16、制度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性17、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知道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18、业务规范: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的为管理方式。
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19、职务轮换:是让管理人员一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管理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全面培养管理方法。
20、激励:是指人类活动2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22、正强化:又称积极强23、负强化:又称消极强24、领导:是较为直接、过程。
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认得行为,并化,即利用强化物刺激行为主体,来保持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具体的管理工作,是管理者运用权力和影,推动并引导行为是指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将起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和增强某种积极行为重新出现的频率。
的可能性运用的管理手段。
响力引导和影响下属按照企业目标要求努力25、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侧击系统运行的,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例如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以颁布的法令、规章、公告等。
正式渠道沟通包括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与斜向沟通。
26、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与群体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与互相沟通信息的27、非正式沟通:是不安组织结构中正式的沟通系统川大消息、而让消息在组织结构中任意流动。
28、组织文化:以组织基本目标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包括成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内的一整套观念一行就是组织文化。
29、价值观念:企业及全体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客观事物对企业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共同认识或看法。
了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反映了企业内部衡量事物重要程度及是非优劣的根本标准,因而是组织文基石。
30、体系惯性: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
31、权变观点: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处在变化之中。
统。
是诱因的贡献,是营活动,的一种份对公固定程称之为有固定系。
度。
例、守)统一规定。
人员能力的。
工作的传递与及组织正式过程。
为系列,它体现化的核心和一切都32、个体惯性:指个人在 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观念、准则33、中庸之道:既不是不 偏不倚,也不是调和,妥协,而是能动的 上实现协调,促进企 业发展。
34、企业战略:是指企业 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 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 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35、协同作用:指企业从 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36、企业的目标:在企业 目的的总框架中,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的具37、经营范围:制企业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又称为企业的定 度,也可以反映储企 业计划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
38、资源配置:指企业过 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程度。
39、企业使命:企业管理 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40、竞争优势:指企业通 过气资源配置的模式与经营范围的决策, 41、战略目标:指企 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 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 领先地位、 总体规划、竞争能力 、技术能力、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增长 略、投资回收略以及企业形象等。
42、产业:是指一组生产 的产品非常相似、可以相互替代的企业的 43、宏观环境:又称一般 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类影响企业的外部环 境因素。
44、核心能力:就是企业 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 45、组织能力:是所有资 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中的一种复 其竞争对手做的更好的能力。
杂的结合,包含了一组反映效率和效果的能 力。
46、SWOT 分析法: 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 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 战略的常 用的 方法。
47、企业价值链:波特认 为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 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 又相互 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 ,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 价值链。
48、战略联盟: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 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业部门 ),为达到共同 拥有市场,共同使用 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 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 产要素水平 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 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48、股权控制:是指 股份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股者依据 其所拥有的股份份额,行使对所投资企业的 决策权。
49 、并购战略:指企 业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对外发展的公 司战略之一。
主要包括:企业兼并、企业收 购、企业划 转三 种形式。
资产的同时获得了收 购方以资产形式给予的回报。
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
利用矛盾和冲突,调动两方面的力量,在更 高水平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 划。
它,企业战略又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的各种共同努力的效果。
体方向,有自己的完成时间。
域。
它反映出企业目前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 用的程 资源配置到好坏会极大的影响企业实现自己 目标的 、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 地位。
集合。
观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 这四大50、相关多元化:多元化 投资于与现有的业务战略价值链相吻合的 业务战略没有关系的业务。
51、战略吻合:不同业务52、公司紧缩战略:是单位价值链一个或多个活动与现有的市场对公司的股本或资产进行重组,从而缩53、资产剥离:公司为实 现利润最大化或整体战略,将现有的某些 公司,并取得现金或 有价证券的回报。
机会非常相似。
主营业务范围或缩小公司规模的各种资本运作的途 给其他54、资产置换:指一家公 司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资产与另一家公司 的资产进行置换,之一交易可以理解为公司 在剥离廉的产品,企业应致 力于提高生产效略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 ,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
61、产品观念:企业认为 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 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价值产品 ,并不 断加以改进,最容易 导致“市场营销近视 ”。
55、战略控制:监督战略 手段。
实施过程,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 实施,使战略实施结果基本上符合预期计划 的必要56、权变计划:指企业在 战略控制过程中为了在发生重大意外情况 57、市场:是指具有特定58、市场营销:是指与需要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 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59、企业经营观念:就是 意识。
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在处理企60、生产观念:是指企业 给顾客提供廉价产品的观念。
生产观念认时,企业必须采用的备用应变计划。
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实交换 思想和 价格低62、推销观念:是为许多 企业所采用的另一种观念。
他认为,消费 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 果听其 自然的话,消费者一 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 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推销,以刺激消费 者大量购买 某一企业的产品。
推 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 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 到要去购买 的产品或服务。
许多 企业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
63、市场营销观念:市场 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 ,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 且比竞 争者更有效的传送目 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 者更有效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64、客户观念:是指企业 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 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 以及分 销 偏好信息等,根据 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 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 不同的信息, 通 过提高客户忠诚度 ,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 业利润的增长。
65、社会市场营销:社会 市场营销观念提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 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无望和利益,并以保护 或提高 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 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 市场提供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 服务。
社会 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 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 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 要的满足和 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