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15小说阅读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15小说阅读
典型例题
【例1】 (2010·浙江湖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一包花生 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 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 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 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 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 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 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 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 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 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 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 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 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第二篇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 文学类作品阅读
第一节 小说阅读
真题体验
(2011·江苏南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雪地烤红薯 周海亮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 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 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2.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 说明。(4分)
[答案] (4分)在生活上关爱儿子,如白送并多给长脖子少年 几个烤红薯,是想让儿子吃上烤红薯;在精神上尊重、宽容儿 子,如顾及儿子的自尊,没有与儿子相认。(每点2分,意对即 可)
[解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分析、概括能力。注意 题干中“哪些”这个词,说明不单是一个方面,文学作品是借 助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的,要抽象概括。第二问要求举例说 明,也对解答第一问起到了辅助作用。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形象,把握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中考中涉及到的小说或片段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 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段,“闪现”人物性格、心理、 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 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 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 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 丝变化,或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 的一次小小撞击。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环 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5.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 “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 活动。(3分) 平头少年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示例:我为什么不去跟爸爸打个招呼呢?这哪里 是一只烤红薯啊,这分明是爸爸一片沉甸甸的心意啊。(意对即 可)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 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 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第⑥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 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 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解析] 本题是对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欣赏的考查,难度中 等。结合⑨⑩两段内容,注意“微涩”和“甘甜”两个词语, 从两个角度答出平头少年的心理活动。如果不扣住文章内容, 妄自揣度,答题会偏离文章暗示的方向。造成扣分现象。
考点涵析
1.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 2.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 3.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4.拓展小说情节。 5.归纳小说主旨。 6.分析环境描写。
②(A)天空中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 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 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 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
记叙的要素 1.记叙的“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而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为记叙的情节。 2.记叙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 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 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 等。 3.记叙的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 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 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记叙顺序考查重点一般为倒叙与穿 叙。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前,
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 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 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 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 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 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 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 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 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 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 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 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 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 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 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 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 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
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 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 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 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 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 问道:“烤红薯白送?”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 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 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 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
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 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 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 涩与甘甜。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理解。做题 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题、人物性格去理 解。文中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这句话表现 了“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是 表现了对儿子的爱。“很大方”也不符合男人的处境,“大 方”体现的是对儿子的爱。所以D项不恰当。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⑪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脚乱 烤 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送 红理解把握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难度 较低。根据细节以及其他两处“称”“吃”的提示作用,很容易 找出两个动词来。
1.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 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 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 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 出几个因素。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 史内涵。
其目的是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 叙述时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是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 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对主要情节作必 要的铺垫和说明,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插叙的作用 是“交代来龙去脉”和“铺垫照应”。
4.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 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 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 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 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 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 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 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
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 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 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 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 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 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 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 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 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