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一)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一)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一)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双环节创新创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认真落实2号文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1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必要性
1.1创新创业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盛发展的关键。

一个国家有创新才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个体有创新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创新创业对个人来讲是一种生存方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同样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考验。

1.2创新创业是社会环境的需要我国高校在前一个时期进入到大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人数增长也非常快,每年以五六十万的速度往前增长。

2007年毕业生的总数是495万,2008年大概达到540万左右。

在国家GDP增长8%~10%左右的时候,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概900多万个,毕业生占到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多半。

现有的企业和机构,能够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尤其是技术进步使一些企业的岗位在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就业难的问题。

如果大学生不创业不创新,那么他的生存空间就在人为的缩小。

1.3创新创业是尽社会责任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在世界上就不可能有地位。

继四大发明之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们能拿出来说一说的东西太少了。

所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创新创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2大学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地
2.1大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环节,一个比较适当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一系列一整套的意识。

我们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树立一种思想,具备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培养,意识的建立是要在教育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渗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