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看家乡变化学院:××××××支部:××××××专业:××××××实践者:×××学号:××××××实践地点: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践时间:2012.01.15至2012.01.21 共7天回首入世十年“生态油城”发展,展望十二五“黄河水城”新跨越还依稀记得在我刚刚进入大学向那些如今已经熟悉了的面孔作自我介绍时,当我说我来东营时大家的反应。
我在感觉到尴尬、诧异之余也不禁在思考为什么让大家不了解我那可爱的家乡那座美丽富饶的城市?然而当我说到“胜利油田”的时候大家却又感觉那么熟悉?是因为她的年轻?还是因为她落后?为了解开这众多的疑问我想这个寒假我的一个任务就是借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家乡——“黄河水城,石油之城,生态之城,中国东营”。
对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我来说,我对家乡的印象是伴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渐神话并建立起来的。
自小跟随父母在外打拼的我感知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的变化。
从我小时候我家生活上对物质的依赖逐渐到长大后对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的转变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
我们家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诉说着家乡的变化。
在成展的道路上,从家乡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像我们家一样的生活变迁。
早就有调查一下家乡变化的想法,中学时期因为假期的作业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而上了大学之后又借假期打工来体验生活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来真正的去看一下家乡的变化。
恰巧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内容是“我看家乡变化”自己也正好学驾照没有去打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近距离感受一下家乡的发展。
在驾照学习完之后,在父亲的陪同下亲自驾车沿南二路、黄河路、北二路等城市主干道路由东及西对我的家乡东营市东营区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新世纪的黎明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来东营视察为东营的发展带来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曙光,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时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的视察又为东营“十二五”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航向。
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指导下以及东营人民辛勤耕耘和开拓进取之下东营继承着昔日的高速发展并正迈着年轻活力的步伐继往开来。
在“十二五”春风吹来之际,伴随着政府对“黄蓝战略”的有效实施,东营人民亦将借助党的优良政策依靠勤劳和智慧用团结的双手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小康、更加和谐的新东营。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
1983年建市,经多次乡镇规模调整后共管辖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五个地区。
南部的广饶县(齐国乐安)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存有最早到中译本《共产党宣言》。
北部是黄河冲击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
南部历史悠久,北部资源丰富。
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驻地,是济军基地,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在地。
这里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清风湖公园。
南部的广饶县是第一批村村通柏油路的县,第一批村村通电话的县,是第一批村村通公交车的县,是第一批通自来水的县,也是东营市第一批进入全国百强的县。
她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她年轻中瞒着朝气与活力。
黄河三角洲开发,目前已经确定了“四区一城”的大框架。
四区”指的是在东营的东部沿海,在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北向南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渔业畜牧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
一城”则指的是充分利用黄河水把东营市打造成“黄河水城”。
【临港产业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份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和优先发展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东营港加快建设业主码头,投资16亿元,全力实施了八大业主码头建设。
【生态旅游区】东营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三大区域:一是以黄河入海口和入海口地区湿地生态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二是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景观;三是以古齐文化、黄河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而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
【生态渔业畜牧区】东营原有22万亩的海参养殖基地,现在又规划了8万亩的现代渔业养殖基地已经开工建设;奶牛已经有四万头,还要在增加两万头,达到六万头的规模。
【高端产业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68个重点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这些项目总投资277亿元,涵盖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多个高端产业领域,开发区高端产业快速聚集。
石油装备产业是东营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山东省石油装备销售收入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中在东营,目前,东营的石油装备总产值已占到全国总量的1/3。
“十二五”期间,东营市将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东、西两大石油装备产业板块,打造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石油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成为“东方休斯敦”。
多年来,东营区依托优越的区位、环境、资源、人才等优势,大力鼓励和发展石油装备产业,逐步形成了集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及内外贸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产品涵盖石油勘探、钻采、管道输送、石油化学品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石油装备产业已成为全区的优势特色产业。
2007年,全区石油装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利税18亿元、利润10亿元,分别占全国行业总值的31.3%、29.7%、21.7%。
陆地石油钻机、抽油机、石油专用管、抽油(电)泵、抽油杆、燃气发电机组、油田特种车辆等主导产品产能分别达到130台、10000台、80万吨、20000台、1200万米、1000台、400台,分别占全国的26%、60%、30%、50%、25%、80%、30%。
实现了对南北美、中东、非洲、东亚、东欧等50余个石油产出国家和地区石油装备及技术的成套出口,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占据国际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先后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10余个国家石油巨头前来合作发展,其中包括斯伦贝榭、哈利伯顿、美国BJ、日本丸红、阿曼MB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已具规模的胜利高原、孚瑞特、科瑞、胜机、胜动等企业在全球石油装备领域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山东省石油装备产品销售收入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一,其主要生产基地在东营区,东营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油田专用工具、配件集散地。
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建设东、西两大板块。
东部板块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瞄准高精尖产品,突出石油装备的高端制造、技术研发、物流等功能,建设国际化高端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
西部板块以胜利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突出石油装备交易、会展、认证、部分产品制造等功能,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的核心功能区。
为推进两大板块建设,东部板块将成立石油装备产业基金,西部板块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东营石油装备业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经济开发区、垦利经济开发区、河口经济开发区为依托,4个石油装备产业集聚区正在崛起,规模以上石油装备企业60%以上集中在4个园区。
同时,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众多企业通过自营出口、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及海外石油钻采工程分包等方式,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业务范围覆盖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继在2003年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后,2004年提出了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后,2005年东营市又制定了《东营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把东营市建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城市。
【全力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快百万亩湿地生态修复,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打造知名的“东方湿地之城”,我们已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下一步我们还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还要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使东营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建设十个“街心公园”】——在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之后,东营还将加速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东营首先治污和废气,东营市今年将拿出五千万来,县区再加上企业,拿出钱来,对石化和工业的聚居区实现废气和废水的治理。
另外一个就是大的水系建设,我们有黄河水,通过水系建设来改善生态,再一个就是加快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实施生态林建设工程,以规划的10大生态林场为基础,建设一批万亩以上森林片区。
驶入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景象令人振奋。
大片的湿地上,无数的鸟儿或翔或伫,几只珍禽舞着冰上芭蕾。
这片迷人的新生地,又让人管窥到东营特色独具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坚持不懈进行生态建设的成效。
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东营,已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必由之路,把生态作为自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黄蓝经济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将生态的烙印深嵌在黄河三角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根据规划,未来10年,东营市将定位于“资源循环利用、经济多元共生、碧水绿脉共融、环境洁净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居舒适安康”的生态市建设,预计投资647.75亿元,重点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生态景观、城市建设、生态社会、安全保障”等九大生态体系,加快石油替代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所有县全部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80%的村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把东营市建设成为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城市。
图说东营改革开放三十年庆典晚会现场民丰湖一角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东营国际会展中心夜景《盛世梨园情》现场银座购物广场(东城店)《无影灯下》剧照银座家居内景食品深加工东营机场不知不觉中我可爱的家乡——东营已经在新世纪里走过了十余个年头。
也伴着我一同走过了十余个春夏秋冬。
十余年的岁月里我在成长,她在成长。
回首望去,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完善,文化的传承,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兴产业】裸眼3D电视已下线,将“亮相”全国两会会场东营市去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到14.5个百分点,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升。
今年继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