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核心内涵及评价浅析作者简介:邱贵友,男,1987-06,四川西昌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理论与政策2010级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民族量论与政策专业。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意识形态,其发展经历早期的创立、自我雕琢、勃兴、全球蔓延、以及逐渐走向衰落等五个时期,研究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对于科学评价新自由主义,以及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自由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研究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对于科学评价新自由主义,以及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内涵
(一)新自由主义的概念
新自由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潮,更是一种政治思潮。
新自
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是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形成的理论体系。
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里根相继上台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登上美国和西欧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舞台,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全球化的思潮,其理论主张是讲究绝对的自由而不是控制,崇尚的是过度的市场化而不是计划,推崇的是极端的私有化而不是公有化和集体化。
(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主张
概括地说,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有如下几方面:第一,主张非调控化,反对国家干预。
尽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不可能完全拒绝利用国家干预来稳定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但推崇“市场万能”的市场机制作用,强调国家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调控与干预越少越好,一切顺从自由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这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二,主张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是私有化的狂热拥护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
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稳定在可接受的失业水平上,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没有的。
新自由主义还认为,私有制经济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保证了个人的自由,私有制不仅是有产者个人自由的最重要保证,也是无产者个人自由的最重要保证。
作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
者,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者都坚决反对公有制。
第三,主张全球自由化,维护美国主导下的自由经济,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新自由主义把市场原教旨主义推广到世界范围,从理论和政策上推行私人跨国公司支配下的全球自由贸易和自由金融。
颂扬实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美国通过控制国际经济组织来主导世界经济运行,不赞成许多国家要求重新建立或健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合理意见。
第四,主张福利个人化,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反对福利国家。
新自由主义认为,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导致经济上的低效率,弱化了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动机。
充分就业政策减少了私营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使经济发展缺乏弹性;以养老、就业和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福利,摧毁了个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加了个人依赖国家的惰性。
新自由主义主张抛弃“公共物品”或“共同体”的概念,代之以“个人责任”,主张完全的私有化,包括把铁路,征税公路、电力、学校、医院等生产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部门以及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投资者。
二、对新自由主义的简要评价
基于对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及其核心内涵的剖析,对于新自由主义要做出辨证的评价。
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其合理性的积极成分,并积极吸取采用。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合理性一面表现在其作为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对市场经济运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宏观层面,新自由主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方面对市场
经济的运作控制、国家政府的角色地位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应对措施,这些成果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如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和价格机制的调控作用等。
这些建议和措施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微观层面,新自由主义关于重视企业的自主权,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等理念指导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获得了成功,增强了其活力;其对个人自由的论述也符合人类对自由和权力追求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述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之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另一方面,坚决抵制和剔除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不合理的、反动的观点。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化的侵略扩张政策,其实质是把世界各国变为西方垄断资本的大市场,把世界各族变成西方民主政治意识形态的宣讲对象,是西方资本主义带有目的性的和平演变过程。
首先,其关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些观点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新自由主义讲究市场的绝对自由和财产的绝对私有化的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是有害的。
众所周知,市场调控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调控手段,缺一不可。
其次,新自由主义经济主张背后隐藏着
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
新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代表着垄断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需求,如其反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张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人民的利益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高度警惕的作风,在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时,要注意保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国有资产的战略地位。
最后,新自由主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张背后也暗含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野心,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避免我国陷入全盘西化而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吴易风.略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2]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
[4] 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 顾钰民,伍山林.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6] 方福前.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j] .高校理论战线线,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