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21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V ol.21 No.2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3靳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西方价值观和各种思潮乘虚而入,就目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等西方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这些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268(2009)022*******一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正如我们在改革之初所预期的那样,国民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我国在3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刚刚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就是一个充分的体现,最近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七”飞船,更显示了我们的力量。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30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我们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应该从理论上来总结这些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规律的认识。
把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发展问题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自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世界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发表了多篇文章探讨这些问题,罗马俱乐部还提出了“增长的极限”,即这种发展已・1・3收稿日期:2008212216作者简介:靳辉明(19342),男,山西侯马市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以及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经和地球上的资源不相适应了。
他们以非常尖锐的形式把发展问题提到了世人面前。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一方面有很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社会代价、生态代价、资源代价等等,我们不能不重新思考该如何发展。
胡锦涛同志早在1999年就已提出要实行科学的发展观,现在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
它不仅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回答了国际上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问题。
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前几年发展很快,同时也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特别是水资源的问题。
2007年我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写过提案,就生态问题,概括了两句话:“北方荒漠化,南方水质性的缺水。
”比如,内蒙古产粮区三分之一退化,这种退化还在不断地扩展;我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而大部分集中在南方,北方的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南方的八分之一,但南方很多水资源被污染,出现了水质性的缺水,住在大河大江边上却没有水吃。
这确实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通过科学发展观来很好地解决。
改革开放一方面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思想、信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人们学习新思想、新知识的空间,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给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主体经济。
利益多元、价值多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无疑会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很大困难。
目前在思想教育价值观方面,很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
2.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也会在青年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某些困惑,形成一些不同看法。
例如,社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除此之外,社会实践提出的一些新问题,都要给予正确的回答。
社会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解答,人们的思想自然就会产生困惑,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不满。
3.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西方价值观和各种思潮乘虚而入,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生和泛滥。
这些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会发生直接的和深层次的影响,解决起来会更复杂,难度更大。
环境的变化还有很多方面,比如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的推广也是一种很大的变化,对社会思潮的传播影响很大,非常广泛。
据统计,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66%的信息都是来源于网络。
二在改革开放之初,西方思潮就涌入我国。
上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和极端利己主义的影响,诱发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而且愈演愈烈,以至于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不能说已经得到有效的解决。
要完全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还需要做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邓小平曾明确讲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当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
社会思潮不同于学术思潮。
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就是学术思潮,还有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极端利己主义等等。
这些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这些学术思潮直接地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给社会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不同的是学术思潮更加以理论学术的面貌出现,对社会的影响不像社会思潮那么直接,有时甚至以一种客观公正、中立的形・2・式出现。
而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这四种社会思潮,实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范畴,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影响很大。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民主社会党人也自喻为“资本主义床边的医生和护士”,试图通过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在我国,有人主张用这种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甚至宣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一种理论表现。
这种思潮对我国的影响很深广,主要因为它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欧洲国家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再加上它标榜一种似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似乎不给社会带来阵痛和很大的代价,通过逐步的改良就可以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需求。
所以,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尖锐对立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资”强“社”弱的情况下,很多群众就会跟着他们走。
貌似中立、貌似客观、貌似正确,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另外,他们夸大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攻击科学社会主义,甚至还用马克思主义为幌子来欺骗和争取群众。
民主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它绝不是马克思主义,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宗继承者。
那么,民主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下面从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作一点分析。
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上半叶,它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而且在工人运动中得到了广泛传播,民主社会党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例如,在他们的纲领中就写着,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取得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奋斗目标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社会民主党的运动,先后创立了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但他们对社会民主主义这个名称并不满意,对“社会民主主义”有所保留。
这个时期可以称为社会民主党马克思主义化的时期。
第二阶段:从恩格斯逝世到第二国际解体,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成为多数社会民主党的主导思想。
这些党纷纷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举起了改良主义的旗帜。
有些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说,废除资本主义的口号已经过时了,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提出要同资本主义共存共荣,要当好资本主义床边的医生。
价值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这个时期可称为去马克思主义时期,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延续了差不多半个世纪。
第三阶段: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发展为多国的实践,并一度出现社会主义阵营,促使民主社会主义兴盛一时。
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跨越欧亚大陆,领土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生产总量(GDP)占世界三分之一。
除此以外,亚非拉广大国家都举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包括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时期就有复兴社会主义党。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哀叹“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红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
由于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期,社会主义国与国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难免会出现很多矛盾,最后到新自由主义泛滥的时候,社会主义也由高潮进入了低潮,很多国家又抛弃了社会主义旗帜。
这个时期,社会民主党就更尖锐地诋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反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参与国际敌对势力搞垮苏东社会主义的活动,可以说是国际大资产阶级的一个帮凶。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写了一本书《大失败———21世纪共产主义的消亡》。
他说: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常常是同共产主义学说的吸引力进行斗争,为共产主义的模式提供另一种民主选择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