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濮阳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濮阳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年濮阳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
设专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我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加快发展,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增强载体要素吸附力、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坚持把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主要载体,按照服务业企业(机构、商户)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基本要求,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区域服务功能增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运营管理机制,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城市综合体建设和楼宇经济发展,强化现代专业市场建设和精品商业街培育为四大抓手,着力推动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区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全市“两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全面启动“两区”内村庄迁并安置工作,道路、市政管网、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完成年度投资亿
元,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超过总规划面积的。

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税收超过亿元;全部从业人员达到万人。

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超过家,力争将华龙区特色商业区建成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服务业集群。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规划体系。

以“两区”发展规划和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两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报批工作。

上半年完成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初审,年底前全部完成报批工作。

按照省“两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确需调整规划的“两区”,按照集中对接、统一申报的程序,月底之前,完成发展规划的集中对接,并与年底前,全面完成“两区”规划调整工作。

(二)推进项目建设。

着力抓好城市综合体建设、楼宇经济发展和现代专业市场、精品商业街培育,推动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尽快出形象、成规模、见成效。

加快推进“两区”个在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亿元以上。

市商务中心区要加快推进服务业项目入驻工作,争取年内签约个以上产业层次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商务服务项目。

华龙区特色商业区要重点推进恒丰中央广场、联华城市广场、万利财富二期等项目的建设,尽快开工大润发地下商城、恒丰中央广场中心公园、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亿元。

同时,谋划建设信息服务中心和万众创业平
台,为繁荣的持续和小微新型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平台。

濮阳县特色商业区要加快丰凯国际酒店用品城、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大厦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亿元。

清丰县重点推进亿洲城市广场、新华图书大厦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亿元。

南乐县要重点推进仓颉商贸城综合体、圣大商务中心、城市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亿元。

台前重点推进文化活动中心、华联商厦、香格里拉酒店等项目建设,尽快开工乐万家新型农贸市场,力争完成投资亿元。

范县要加强项目的谋划和招引,争取年内实现项目的落地与实施。

(三)加强招商引资。

围绕开发特色资源、打造精品亮点、集聚业态品牌、壮大产业规模,在商业商贸提升、商务服务集聚、商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等领域,精心谋划超过个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业态模式新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在国家、省及市内重大招商活动上集中推介。

充分利用龙文化节、杂技艺术节等重大节会,开展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专题招商活动,邀请一批中央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商业地产集团和知名商会协会赴濮考察,争取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市商务中心区要紧紧围绕产业定位,依据制定好的企业总部、金融业和商贸业的招商图谱,选定重点招商对象,争取签约个以上现代商务服务项目。

华龙区特色商业区要注重招大引强,在吸引新型业态、知名品牌、集聚龙
头方面下功夫,争取签约个以上现代商贸服务项目。

其他各县“两区”也要依据自身产业定位,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落地个以上超亿元项目。

(四)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扩大投融资规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端人才引进,为企业、项目入驻和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信、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启动“两区”范围内村庄的迁并改造工作,力争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以上。

市商务中心区要加快卫都大街跨马颊河桥建设,年内开工龙泽大街、曙光路建设,同时启动规划区内的北里商、北王庄、西孟轲个村庄的整合搬迁工作。

华龙区特色商业区要在完善提升现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加强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和景观打造,促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

濮阳县要在年内实现红旗路、电厂路的全线贯通,并继续完善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

清丰县要在年内完成区内村庄迁建安置,同时贯通规划路网及完善配套设施。

南乐县要着力完善区内主干路网、供排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做好商务中心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前期工作。

台前县依托台前火车站,结合商业中心发展需求,局部增加支路网密度,加强公共交通体系,重点做好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广场建设,
持续完善区内配套功能。

范县重点做好村庄搬迁安置和路网及配套设施的提升工作。

.建立土地保障和集约节约机制。

将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列为用地保障重点区域,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用地。

在符合相关规划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建筑系数和容积率。

合理控制住宅用地比例,引导人口适度集聚居住,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强化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支持人流密集的大型商业中心、商务办公区域建设联接周边建筑和交通通道的步行连廊系统。

畅通重点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新征土地可分批次单独组卷报批,提高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审查报批效率,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提升投融资水平。

鼓励市、县级投融资平台通过财政注资、市场募资、整合存量资产、做优增量资产等多种方式提高融资能力,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定期组织银行、担保机构、企业三方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商圈和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连片综合开发,鼓励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项目捆绑建设。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将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作为各类就业群体的重要就业渠道,围绕商业商贸、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大规模开展“一人一技”技能培训,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发展培训各类技能人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促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借助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平台实现快速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实施“两区”建设发展的具体工作计划,细化时间节点,明确推进措施。

市统计局要加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统计监测,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公布监测数据和报告。

(二)理顺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主要领导责任,健全空间开发、项目建设、企业(机构)引进等决策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建设、招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委托管理、机构套合、新建机构等方式,成立“两区”管委会或建设发展办公室,明确工作责任和管理权限,理顺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关系,设立“两区”综合行政服务平台,专门负责推进“两区”建设发展、行政服务和运营管理。

(三)加强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发展政策。

加大服务业领域专项资金对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创新运用补助、
贴息、政府采购、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商务中
两区名称主要指标计划投资“两区”基础设施计划
心区、特色商业区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
将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市重点项目管
理范围,优化土地指标配置,加强投融资支持力度,强化联
审联批。

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所取得的土地出让收
益重点用于区域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营造发展氛围。

各县区要在采取得力举措,组织和实施好“两区”建设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两区”规划范围、功
能定位、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和招商政策等。

充分利用龙文
化节、杂技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和展会平台,加强宣传交流,
带动全市“两区”更好更快发展。

附件年濮阳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工作目
标表
营业收入(亿元)税收收
入(万
元)
从业人
员(人)
总额(亿
元)
基础
设施
(亿
元)
项目投
资额(亿
元)
园区道
路(公
里)
供水管
网(公
里)
电网
(公里)
合计
市商务中心

华龙区特色
商业区
濮阳县特色
商业区
清丰县特色
商业区
南乐县商务
中心区
范县商务中
心区
台前县商务
中心区
年濮阳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工作目标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