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立项报告一、项目提出的理由当前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有利条件和困难风险挑战。
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对外合作新空间。
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对我省重点行业发展形成约束传导。
国内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以及投资增长放缓,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些行业发展,也对扩大投资产生影响。
19世纪末,全球开始海洋油气勘探,海洋工程装备由此出现。
进入20世纪,随着海洋勘探需求的增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技术含量含量不断提高,先后建造出固定式、坐底式、自升式、半潜式钻井平台。
21世纪以来,由于海洋石油开发规模增加且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海工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保持在400-500亿美元左右。
而未来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
如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其他配套方面的产值,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有望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不过,当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尚未走出低谷,过剩的装备供应导致新订单缺乏孕生基础,新造需求极为有限。
201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6艘(座)、成交额53亿美元,同比下滑约23%。
细分市场来看,2017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共成交海工船46艘,合计23.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6.1%和34%。
其中,作业船成交额最大,约为20.2亿美元,调查船、支持船成交额分别只有3.3亿美元、0.4亿美元。
相比之下,浮式生产平台订单爆发式增长。
2017年,全球移动生产平台成交金额达70.6亿美元,远超2015、2016年水平,其中包括6座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9座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1座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
区域分布来看,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海域被称为海洋石油钻采的“金三角”,集中了目前80%以上的海洋石油钻采活动,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同样主要集中在“金三角”区域,但近年来亚太地区和北海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新的海洋石油开采战略重地,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也将逐渐转移至亚太地区和北海。
以钻井平台保有量为例,目前墨西哥湾所占比重最大,约为21.83%;东南亚其次,占比为13.01%;波斯湾、欧洲北海占比也超过10%,分别达12.02%、11.47%。
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将呈现大型化、深水化、多样化趋势。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大型化是指包括甲板可变载荷、平台主尺度、载重量、物资储存能力等各项指标都向大型发展,以增大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全天候的工作能力(抗风暴能力)和长期的自持能力。
深水化主要是因为油气开发加速向深水、超深水延伸,海洋工程装备需随之跟进。
目前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浮船和FPSO等装备的设计工作水深与钻井深度、实际钻井深度不断创造新的记录,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深水化趋势显著。
多样化趋势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如随着俄罗斯进一步提高波罗的海港口石油出口能力以及北极附近油气资源的加速开发,适应冰区航行要求的船舶需求量大幅增加,各国油气公司、航运企业和造船企业也都因此加大了相应的船舶研发和投资力度。
因此,在新的需求出现下,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油船(LNG/LPGFPSO、LNG-FSRU)、浮式钻探生产储油船FDPSO、钻井-FPSO 设备船、破冰-FPSO船、结构张力腿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双钻塔式钻井船等一系列新兴概念的海洋工程装备。
二、项目名称及性质1、项目名称:海洋工程装备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尹xx三、公司简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
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四、原则1、因地制宜,示范引领。
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
制定合理技术路线,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2、人才为先。
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
3、开放融合。
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五、项目建设方案1、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7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2、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海洋工程装备的经营能力。
3、本期项目建筑面积297080.38㎡,其中:生产工程199825.92㎡,仓储工程49795.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6049.34㎡,公共工程21409.92㎡。
六、项目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重点任务,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七、建设周期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八、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建设投资估算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17506.13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
1、工程费用工程建设费用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含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99806.17万元。
(1)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投资为40052.05万元。
(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
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56150.65万元。
(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3603.47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4173.75万元。
3、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3526.21万元。
(二)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1151.89万元,贷款利率按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2506.44万元。
(三)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
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26158.57万元。
(四)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6171.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7506.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9%;建设期利息2506.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1%;流动资金26158.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0%。
(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146171.14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1151.89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26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4535.47万元,税金及附加1463.44万元,净利润37575.8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44%,财务净现值37492.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2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综上所述,本期项目从经济效益指标上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十、实施建议(一)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深入开展宣传,建设区域产业网络频道,加大媒体对产业建设宣传报道力度。
建设区域产业体验中心,积极推广产业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
充分利用产业论坛、信息技术博览会、各类创业大赛、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体验,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二)强化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