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针织内衣机可靠性评价文件(试行)二O一三年四月前言为提高我国纺织机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竞争力,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提出了建立纺织关键设备可靠性评价体系的要求,并组织无缝针织内衣机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科研院所编写了本文件。
本文件经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组织审核后定稿。
本文件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无缝针织内衣机可靠性试验评定规范——第二部分:无缝针织内衣机可靠性分配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无缝针织内衣机可靠性的故障模式及判据参与编制单位: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高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浙江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纺织机械器村工业协会。
参与编制人员:胡春祥、赵基平、位迎光、徐妙祥、姚孟利、刘永军、骆赋民、杨佺武、杨金东无缝针织内衣机可靠性试验评定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缝针织内衣机(以下简称内衣机)可靠性测定试验方法及其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批量生产的内衣机进行可靠性测定试验及评定。
内衣机上的器材(选针器、送纱器、断纱感知器等)、电气装置(电控箱等)和微机控制软件系统,除在整机上同主机同时进行积累数据外,其专项可靠性试验方法和故障模式由专件厂另行制订。
2引用文件GB3187 —19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B5080.1—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GB5080.4—85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GB/T5080.7-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4088.2-83 统计分布数值表X2分布FZ/T97024-2010 电脑无缝针织内衣机行业标准3试验的目的3.1 通过可靠性试验,了解内衣机现有的可靠性水平,找出产品薄弱环节,为企业提高产品可靠性提供依据,不断满足用户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
3.2 通过测定内衣机可靠性的指标值,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生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测定(摸底)试验指标及计算方法4.1 早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主要反映产品因环境、设计、工艺、安装等方面引起的产品初期的各类故障。
4.2 早期失效期考核要求4.2.1 对于新产品设计,企业应进行产品的分阶段的可靠性设计和评审。
4.2.2 零部件加工和整机安装,应具备相应的工艺流程规范。
4.2.3 整机出厂前,经检测合格后,应按相关试验条件进行72小时的运转试验。
4.2.4 早期故障数指标为:2个月、20台机器,当量故障数平均为20个。
早期故障数的统计计算:一般为在用户厂交车后,统计1~2个自然月的故障数,按20台机器、2个月当量故障数的平均值计算。
注:当量加权系数按有关故障模式及判据的规定。
4.3 偶然失效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4.3.1 点估计(定时截尾)rnt MTBF c=…… ( 1 )式中:n — 内衣机试验台数t c — 定时截尾时间r — 在试验时间内,内衣机累计故障次数4.3.2 区间估计4.3.2.1 置信度为(1-α)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的单侧置信下限为:)22(22)1()(+=-r X TMTBF a l …… ( 2 )式中:α — 风险度 l — 置信下限T — 总试验时间4.3.2.2 置信度为(1-α)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双侧置信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2(22)21()(r X T MTBF a u -=…… ( 3 ))22(222/)(+=r X TMTBF a l …… ( 4 ) 式中:μ — 置信上限注:1.若试验结果r = 0时,按90%置信度的单侧置信下限计算。
2. X 2(1-α/2)(2r )、X 2α/2(2r+2)是X 2分布的分位数,可查X 2分布分位数表(见附录A)。
4.4 平均恢复时间∑==n1i mi t 1TR r MT …… ( 5 )式中t mi — 在试验时间内第i 台内衣机故障修复时间4.5 稳态可用度A (指稳态条件下,规定时间区间内的瞬时可用度的均值)MDTMUT MUTA +=…… ( 6 )式中:MUT —平均可用时间MDT —平均不可用时间注:在可靠性测试中,一般测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T值,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测定早期失效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值及平均恢复前时间MTTR。
5 试验样机的要求5.1 对于新产品设计,企业应进行产品的分阶段的可靠性设计和评审。
5.2 零部件加工和整机安装,应具备相应的过程控制和工艺流程规范。
5.3 正常批量生产出厂的合格品。
5.4 试验组织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
在试验期间其性能不能有异常。
5.5 对测定早期故障的样机,应在安装完成后,至少进行1个月的早期故障的测定。
对测定偶然故障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样机,一般在调试使用1000小时已排除早期故障之后,但使用不超过2年的机台。
6 试验条件6.1 现场环境及工作条件6.1.1 环境环境温度: 18~32℃空气相对湿度:50%~80%6.1.2 工作条件电源电压: 380V±10%。
电源频率: 50±1HZ。
压缩空气:压力0.65~0.85MPa,干燥洁净吸风风量:针盘吸尘:6 m3/min针筒吸风:4 m3/min吸风负压: 550±50mm水柱6.2 编织品种:按使用厂实际生产品种。
6.3 内衣机工艺转速:按企业实际生产的织物品种决定。
一般不低于最高转速的75% 。
6.4 试验机台应由经培训合格的挡车工操作,并由专职保全工调试。
6.5 要有专人负责记录、维修和故障分析。
注:在可靠性试验期间,如无法满足上述试验条件要求,经试验组织单位同意,可继续试验,但应对现场试验条件进行详细记录。
7 抽样方式7.1 随机抽样,母体必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7.2 样机数量根据附录B推荐的抽样原则,抽取样品,并作为试验的样机。
本文件规定为同批次产品5~10台。
8 试验方案8.1 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按内衣生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
8.2 本评定规范假定产品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8.3 本评定规范采用有替换定时截尾方式。
8.4 规定置信度80% 。
8.5 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 800小时。
8.6 试验方案:根据附录B推荐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选择方案6,α=β= 20%,鉴别比为1.5,试验总时间:T = 21.15MTBF = 16920小时。
截尾故障数为18次。
8.7 根据8.6所选方案,内衣机可靠性试验的总时间为16920小时。
内衣机生产企业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按附录B对试验方案进行调整,但要避免用太短的试验时间去预测较长的寿命。
9 故障模式及判据按《无缝内衣机故障模式及判据》规定。
10 数据处理10.1 测定试验时间是指全部受试验机台正常运转生产时间的总和(包括故障修复时间),此外任何原因的停机时间都不应计算在内。
10.2 非故障停机时间,如停电、节假日等人为因素的停机时间和按工厂规定的维修如调整、清洗、更换等停机时间都不计入故障修复时间。
10.3 试验产品在试验期间可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正常维护和保养,但在整个试验期间不得进行大修。
10.4采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同时计算的办法。
11 试验结果和总结报告11.1 所有现场试验数据,应全部如实填写,记录和审核人要签名,记录数据不得自行更改。
11.2 试验结束后,所有现场测试数据和故障分析报告交试验组织单位, 由该单位进行汇总、统计、整理。
12 可靠性评定12.1 同台内衣机累计当量故障次数r ′= 11⨯∑=ni i a式中: i a — 第i 次故障等级的加权系数。
n — 累计故障次数12.2 累计当量故障总次数r = ∑='Ni i r 1式中: i r ' — 第i 台内衣机的累计当量故障次数N — 抽样试验样机总台数12.3 当量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当量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值,按公式(1)和(2)、(3)、(4)计算。
12.4 可靠性试验结果评定试验结束时,累计当量故障总次数小于或等于试验方案中的截尾故障数,则认定该批产品达到了本文件规定的可靠性指标要求。
注:1.自由度在可靠性试验中,用于表明可靠性试验或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
2.在定时截尾试验中,MTBF双侧置信区间下限的自由度ν=2r+2,MTBF双侧置信区间上限的自由度ν=2r;MTBF单侧置信下限的自由度ν=2r+2。
以此,在表中查取相对应的χ2分布分位数值。
3.为了使用方便,本附录列出了本文件适用的χ2分布分位数,更详细的χ2分布分位数可查阅GB4086.2—83 统计分布数值表。
附录B可靠性试验方案的设计为便于试验组织单位根据产品和生产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方案,现对纺织机械可靠性试验方案的设计,作如下规定。
1. 抽样原则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样本的母体必须相同。
样品数量一般按批量产品的10%,至少为2~3台,对于特殊情况可以例外。
下表是推荐的样品数量。
2. 置信度推荐一般纺织机械整机试验采用置信度为70%~80%,基础件采用置信度为80%~90%。
使用方风险β的确定:a. 产品的重要程度:如果是关键设备,β值尽可能小些。
反之β值可适当放宽。
b. 产品的成熟程度:对于成熟程度较高的产品,可选用较高风险(β值较大)的方案。
c. 试验经费的限制:β值越小,所确定试验方案的试验时间越长,因此试验经费就越多。
试验方(生产方)风险α的确定:生产方主要考虑试验方案带来的风险、经费和进度的要求来确定α值的大小。
α取值越大,该试验方案给生产方带来的风险越大,但可以缩短试验时间,节省试验费用。
在设计可靠性试验方案时,可以通过增加试验样品数或延长试验时间,以获得更多的故障信息,从而提高可靠性试验的置信度。
3.鉴别比Dm鉴别比是试验方案的鉴别能力。
在设计试验方案时,鉴别比越大,所需总试验时间越短,试验做出判断越快。
但对产品要求具有的可靠性也越高,这样才能使可靠性试验得以高概率顺利通过。
因此,在确定试验方案时,必须在经费、进度和风险中作出的正确选择。
4. 试验时间在总试验时间确定的前提下,试验组织单位可根据试验样机的生产情况,调整投试样机数量(n)和单机试验时间。
但是,在调整试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统计的合理性和能充分暴露故障的目的,以保证试验样机有足够的试验时间,避免用太短的试验时间预测较长的寿命。
在试验方案中,应规定试验结束时每台试验样机的试验时间,不低于全部试验样机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
试验方案的相关参数确定后,可查下表来进行设计。
注:1. 本表是参照《GB 5080.7—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和《GJB 899—90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