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中考语言运用新题型

初中语文中考语言运用新题型

中考语言运用新题型一、对联题[题型解说]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之精华。

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对对子”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不少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对联题。

对联题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在中考命题中,出现了不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好题型,形成了中考语文的一道亮丽风景。

[命题角度]对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对联相关简单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又考查了学生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而且命题者还常常将对联题和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各地人文自然景观等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国家大事。

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对联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是“应对撰写型”,即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对联的某一联(上联或者是下联),对出另外一联(下联或者上联),这一形式的考题比较灵活,内容上多和考题当地的人文自然结合起来。

[方法点拨]解答对联题,首先要紧扣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联,极讲究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上下联对应位置),形式整齐,节奏和谐。

在词性相对、事类相通、句式相同的情况下,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联,或相辅相成。

总之,意义要防止重复单调,要力求变化多样,引人入胜。

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做到宽对、活对就行了。

至于平仄方面一般都不作要求。

其次,要加强文化知识积累,提升文化品位。

语文学习非一日之功,功夫在平时。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习语文。

要想加强文化积淀,增强应对能力,就必须努力做到广泛阅读、仔细品味、强化记忆、灵活运用。

特别是平时注重多背记一些古典诗词,多积累一些楹联。

[非常题例]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

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

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侍兰全过程。

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

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张学良《咏兰》)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

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

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

禅师归来,弟子们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

不料,禅师得知实情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请运用兰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下联:▲[解题指导]这道题目,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联题出现的,而是把对联题巧妙地穿插在材料探究题当中。

做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几则材料,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兰花的高贵品质。

然后仔细观察所提供的上联,分析其结构、词性等特点。

观(动词)翠竹(名词)仰慕(动词)谦逊品节(名词短语),不难发现,上联用的是两个动词短语,一个是“观翠竹”,一个是“仰慕谦逊品节”,后一个短语概括了翠竹的特点,那么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扣住兰花的有关品质,按照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要求,即可作出下联。

答案示例:①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②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提升训练]1.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的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2.学校墙壁有上联“一方净土,岂能容忍假恶丑,岂能养肥功利鬼?”请对出下联3.选取《西游记》《水浒传》《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4.试联系生活实际对出下联。

上联:昔日范仲淹忧乐关乎天下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用典”是下面这副岳阳楼对联的一大特色,请欣赏后回答其上联与下联的末句各用了什么典故?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上联:下联:6.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 7.有人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拟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

内容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为其补写出下联。

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下联: 8.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

请你运用《悯农》时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9.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 _______。

10.初中阶段,你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二、仿句题[题型解说]仿句是按照题目的规定要求,依照例句的内容和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语句。

例句从话题、内容、观点、修辞、句式、逻辑等方面影响或规定了仿句。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及迁移能力,即从文本意义迁移到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感悟。

但是仿句只是句式的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写时必须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型特点去造句,因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而导致答题难度较大。

[命题角度]仿句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者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仿写句式的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根据例句续写;二是在已提供句子中间嵌入。

仿句作为一种新题型,被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广泛采用,近年来在形式上又有所创新,常常与名著阅读、标语广告、对联知识等其他语言运用题融为一体。

[方法点拨]仿写句子,依据的是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和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在句子结构、语气、修辞手法、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关联词语、标点符号等方面与例句保持一致。

内容上与例句并列、相反、连贯,前后呼应。

表达上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相等或大致相等。

[非常题例]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广大青少年纷纷通过网上寄语等方式参加“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活动,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下面的寄语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

做有道德的人吧!从一点一滴做起,奉献爱心,奉献社会,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解题指导]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

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然后几个比喻构成一组排比。

这一组比喻的本体都是“道德”,同学们在造句的时候要注意喻体的选择,因为后面的话题要和喻体体相对应,这样才能使比喻运用得体,同时要注意上下文的协调性。

答案示例:①道德是一道彩虹,装点我们的生活;道德是一眼清泉,润泽我们的心灵;②道德是一轮太阳,温暖我们的心房;道德是一面明镜,折射出人性的美丑。

[提升训练]1.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例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____把夏天的门推开了;_____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2.依照例句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连贳,结构相似。

例句:书像春风,吹开了我智慧的花苞。

仿句:书像,。

3.请仿照例句,写出你对青春的理解与感悟。

示例:青春是一条奔腾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

,。

,。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意志;,。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5.仿例造句,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若要,;若要,。

6.模仿画线句子,在A处补充…—个论据,要与上下文内容一致,语气连贯。

例: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壮大自己。

A: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才能去奉献。

补充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仿照划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中华经典诗文是个广袤、深邃、炫丽多彩的世界。

这里,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娴静空远,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恢宏壮阔。

她如甘霖滋润着荒芜的心田,。

走进这个世界,我们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诗化多彩的生活。

同学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传承华夏文明。

历时两个月的连云港市“中学生中华经典诗文群体朗诵”大赛,把连云港市的振兴阅读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8.在下面一句话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

例句: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9.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

示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仿句:10.依照下列句式,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你是严冬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摸不着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三、新闻类题[题型解说]新闻类试题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导向作用、多样的考查形式受到了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分析近年来中考新闻类试题,可以发现各地在继承以往中考试题中拟写新闻标题、分析新闻信息、评说新闻事件、探究新闻内涵等考查形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利用新闻材料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新题型。

[命题角度]分析近年中考新闻类试题,可以发现各地新闻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拟写新闻标题、分析新闻信息、评说新闻事件、探究新闻内涵等。

另外在上述考查形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利用新闻材料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新题型,比如将新闻题与口语交际、病句修改、综合性学习灯相结合。

[方法点拨]新闻题主要以本地区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国内外热点问题为素材设置考题,应对这类题型,同学们应该养成积极关注时事的习惯,对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或当地具有区域特色的新闻事件多留意并做适当记录,多看一些新闻评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