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答案仅供参考
以下为陶江伟
一、概念题
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经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
激的符号成分。

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能够随意经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广义)
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侠义)
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经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经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填空题
1、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预备能力的分析),(目标技能
的分析),(学习态度分析)。

2、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格卢斯的四种教学策略有:(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4、奥苏贝尔的“( 有意义接受学习 )”理论、“( 动机 )”理论和(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为主ID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是以学为主ID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5、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是规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写出分析报告)。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7、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8、认知结构有三种成分组成:(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9、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中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0、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11、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

三、多项选择
1、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包括( ABD )。

A、教学条件变量
B、教育方法变量
C、教学模式变量
D、教学结果变量
2、属于第一代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式是( BCD )。

A、史密斯-雷根模式 B 、肯普模式 C、狄克-柯瑞模式 D 、加涅的系统分析模式
3、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有( ABCDEF )和角色扮演。

A、合作、
B、竞争
C、辩论
D、问题选择
E、伙伴
F、设计
4、奥苏贝尔所指出的认知机构变量是( ACD )。

A、可利用性
B、加工性
C、可分辨性
D、稳固性
5、教学评价的原则应贯彻那些原则( ACD )。

A、客观性原则
B、主观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6、“史密斯——雷根模式”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这三种策略是(ABD)。

A 组织策略
B 传递策略
C 评价策略
D 管理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