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参加对象:
组长:张XX
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三、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
四、活动开展的动因: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研究的需要。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凸显了研究价值。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学生的计算现状提出了研究要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计算技能与技巧。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六、活动的前期准备
各位教师围绕主题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怎样进行计算指导的。
凌XX老师:计算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理解了算理,做起来就容易了;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张XX老师:书写格式必须规范、数位对齐,竖式的数字要稍分
开一点。
王XX老师:弄清计算的顺序,乘法从个位先乘,除法从最高位除起,乘法的难点是进位叠加,除法的难点是试商。
姜XX老师:学生对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能熟练应用,但是决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对算式的特征和数字的特征观察不到位,题目如果变式,不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大部分学生有困难。
郭XX老师:学生的估算能力薄弱,在生活中没有估算的意识,只在做作业或测试时,被动的去估算。
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估算意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七、教研过程:
1、教研组长简述确立本次研究主题的背景:
针对本校的实际,结合上学期末质量分析所反馈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计算不扎实、正确率不高,本学期我们把提高学生计算技能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为研究取向,确立“赏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主题研究,准确地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以提高本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集体共研一堂课
(1).备教材———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
a.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b.分析教材,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c.挖掘教材隐性内容,确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备学生
a.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b.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特点。
c.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的适应性和接受性。
(3).备教法———针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的特点,结合教研主题,确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4).备学法———探讨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学生怎样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会除法笔算方法。
(5).课堂教学展示。
a.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让部分老师上一堂展示课,然后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
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听课老师也在这样的学习研讨机会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在课堂交流后,组织学科组的老师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分析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互动研讨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b.集体研磨一堂课:
由王XX老师准备上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课前老师集体给与建议,课后集体研讨这堂课。
上课时间暂定于6月4日。
c.老师展示课计划:
蹇XX: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
张XX: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郭XX: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算乘法》。
王XX: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姜XX: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八.学校举办一次计算比赛。
比赛时间定为20XX年6月10日,以各年级为单位,各年级老师自行命题,范围为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等。
每个年级设奖励等次: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
九、活动后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把数与计算方面列为重要的一部分,加、减、乘、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平时可采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训练,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提高。
XX小学数学教研组
20XX.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