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机动车报废及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政策分析.
关于机动车报废及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政策分析.
废汽车回收活动,防止报废汽车和拼装车上路行驶,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管理办法》关 于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拆解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应当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 企业作为冶炼原料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开展汽车再制造的需要。同时,2002 年清理行政审批时,现行《管理办法》确立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这项 行政审批被取消。对此,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及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多次提 出建议修改《管理办法》 。2010年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
文件,目的是指导汽车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企业启动、开展并推动汽车产品的设 计、制造和报废、回收、再利用等项工作。该政策提出,2012年左右建立起比 较完善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 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回收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中长期战略目标和 分阶段推进计划。同时,该政策明确提出“加强汽车生产者责任的管理,在汽 车生产、使用、报废回收等环节建立起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导的完善的管理体
发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措施中提出,尽快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适当取消对报废汽车“五 大总成”强制回炉的限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出台新的管理办法。
全国乘联会
P4
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分析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2008年7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联合发布《报废汽车回收拆
解企业技术规范(GB 22128—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拆解
规范》结合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报废汽车 回收企业的场地、设备、人员、拆解作业程序,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基 本要求。该标准中涉及安全、环保的有关强制性条款,必须严格执行。对其他 推荐性条款,鼓励企业自愿采纳。《拆解规范》的发布实施对规范报废汽车回 收拆解经营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环保、资源利 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2012年8月30日,商务部等
关于机动车报废及报废 汽车回收利用的政策分析
演讲人(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2013年2月27日
问题的提出
2012年12月27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以第12号 令发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997年以来 发布的《汽车报废标准》、《关于调整轻型载货汽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关 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摩托车 报废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由此,实现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的统一。 国家有关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包括报废标准、回收管理及其
六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对不符合
《拆解规范》的强制条款要求、不按其强制条款规定作业和回收车辆没有逐车 登记的,责令限期整改,并暂停发放《报废汽车回收证明》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分析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1)
200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提出,
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给予必要的支持。2009年2月5日,商务部、
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支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有关资金管理的通知》,决定从 2009年起,中央财政增加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 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其中包括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示范 工程。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提出,以贯彻落实《报 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为契机,引导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 造。2009年7月17日,商务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
系”的原则。提出,逐步将汽车回收利用率指标纳入汽车产品市场准入许可管
理体系,力争在2017年左右使在我国生产、销售的汽车整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 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但是,该政策确定的目标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落实。
全国乘联会
P2
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分析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其要点主要有以下
几点:一是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
的机动车强制报废。设定了应当强制报废的包括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在内的四种 情形。同时,延长了部分车型的使用年限。例如,微型载货汽车使用年限由原 来的8年延长至12年,中型营运客车由8年延长至10年,大型出租客车由8年延 长至12年等。目前汽车技术性能已有较大提升,应适当延长使用年限。二是对 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根据车型不同设定了最大行驶里程,其 中,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最大行驶里程为60万公里,且
取消了使用年限限制。私家车按最大行驶里程确定报废更为合理,且有利于节
约资源。三是变更使用性质或者转移登记的机动车应当按照有关要求确定使用 年限和报废。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运营车辆及道路交通安全。
全国乘联会
P3
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分析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自2001年6月16日公布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报
配套法规两个方面。新出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了国家对达
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的 具体规定。而涉及回收管理及其配套法规尚需修改完善。一是2006年发布的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2001年国务院以第307
号令发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早在2006年就公布了修订的征求意见
稿,至今尚未出台;三是《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有待发 布实施。因此,有必要对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进行全面分析。
全国乘联会
P1
汽车报废与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分析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2006年2月6日,国家发改革委、科技部、环保总局联合发布《汽车产品回
收利用技术政策》 。该政策是推动我国对汽车产品报废回收制度建立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