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MT贴片机操作与编程说明书+文召召

SMT贴片机操作与编程说明书+文召召

SMT基本操作说明书,“鑫久盛”贴片机厂编写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界面如图1图 1软件系统分为两大块,左边部分为操作界面,包括软件的启动、停止、电机移动等等,右边部分为参数设置、坐标设置、I/0口测试及软件管理等等。

软件设定1、在不同的机型、不同的操作模式下,变灰的编辑框或设置框都是不需要操作或不能操作的。

2、速度参数页里的参数出厂前已经调式到最佳状态,为保护机器更稳定的运行,用户不能擅自改变其速度参数。

3、以下的软件,软件工程数据的格式为.txt;以上的软件,工程数据文件为.dot,坐标文件格式为.txt,坐标文件飞达等相关数据为.log。

把数据改为.dot格式的文件,可使用到以上的软件。

SMT文件系统SMT文件系统提供一种非常简单快捷的操作模式,跟Window的文件系统一样,用户可以进行复制、粘贴、删除、重命名文件等操作。

文件系统里保存了系统的所有参数,文件系统又是独立的,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管理不同的文件,载入不同的基板参数,从而省去的重复设置参数的时间。

如图1,在软件的左上角,单击【载入数据】,载入材料的参数数据,在文件名称栏里显示当前载入的文件名。

修改好参数,单击【保存数据】,将保存系统所有的数据到当前文件;同时也可以选择了【另存为】,保存为另一个文件。

文件系统的操作技巧:在重新做一个材料参数之前,把先前已存在的参数文件复制一份,命名为该材料的名称,然后再打开软件,载入该文件,从而达到快速制作参数的目的。

电机移动电机移动主要是为后面的设置参数服务的,选择【×5】X轴、Y轴、Z轴移动约40μm,选择【×50】,移动约是, 【×500】则移动4mm。

快捷键:键盘的四个方向键,分别对应X轴Y轴的四个方向,Delete和PgDnd 对应送料电机的两个方向,End是切换速度。

时间和速度时间是系统后台计算贴装所选吸嘴个数单个周期的时间,作为速度计算的参考参数。

调式选项调式选项主要是在参数设置和验证时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在做吸料高度和放料高度之后一定的先复位Z1和Z2轴后再移动X/Y轴,否则可能会把吸嘴撞坏。

警告:打开软件之后,必须先复位。

停电并移动电机之后,必须要重启软件再复位,否则可能会出现撞击事故。

手动模式手动模式包括【到吸料位】、【吸料】、【到工作位】、【放料】等选项,【单步运行】将重复实行以上操作。

操作技巧:重复【到工作位】操作可以验证坐标设置的精确度。

自动模式自动模式包括全自动开始和停止按钮,另外机器上添加一个启动/停止的机械按钮。

图1左下角是机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提示信息,了解机器的当前运行状况。

参数设置图2是基本参数的设置页面,如下图2在介绍之前,首先强调基本参数和扩展参数里的各种参数设置必须在移到目标位置之前先单击【设置】,移到目标位置之后再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切忌不可移到目标位置之后再单击【设置】,接着单击【确定】。

预备位坐标:此坐标位置是为更好的观察吸嘴状况或别的目的使用,一般在飞达的右手边。

第一次进料长度:此长度的设置需确保最后贴一个吸嘴后,最右边的机器装置不撞到X轴光耦位置。

复位后,通过移动送料电机进行位置调节。

第N次进料长度:此进料长度为除第一次进料长度外,其余的进料长度。

进料的长度为参数页设置的进料个数的总长度(规则阵列工作模式下)。

吸嘴、飞达的坐标和高度信息是全局数据,即不管是规则、模块和坐标导入模式等模式中共用这些信息,更改其中一个,其他都会跟着改变。

根据不同吸嘴号分别设置吸料高度和放料高度。

吸料高度:吸嘴吸料的高度。

移到飞达的正上方后,通过调节Z1或Z2电机,合适高度为吸嘴正好贴到材料,切忌吸嘴把材料压下去过多。

放料高度:放料高度为吸嘴把器件放到基板上时吸嘴的高度。

移到基板的正上方后,通过调节Z1或Z2电机,合适高度为吸嘴压到材料后,再下去一点,直到能观察到吸嘴的弹簧轻微弹起,切记弹簧不可压下去太多。

根据不同的吸嘴号和飞达(料站)分别设置飞达坐标(吸料位置):选择的吸嘴号移动到对应的飞达位置,完成操作。

规则阵列信息:点序号为每次循环打点的次序;吸嘴号为该点序号所要使用的吸嘴;飞达号是该点的料位,即吸嘴所要吸料的位置序号。

相邻两点水平间距X:两个器件在水平方向的中心距离。

数量为学习的总数量。

移动到设置的间距个数后,【确定】完成操作。

相邻两点水平间距Y:两个器件在垂直方向的中心距离。

数量为学习的总数量。

移动到设置的间距个数后,【确定】完成操作。

扩展设置扩展设置页是一些功能的扩展,如图3和图3-1所示:图3-1前馈,是为了消除机械装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每录入一块基板的参数都需要学习此前馈系数,否则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上下左右规律性的累积偏差。

X轴前馈系数:复位,移到第一工作点后,单击【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最后一个器件,并对准最后一个器件,单击【确定】完成。

Y轴前馈系数:跟X轴前馈操作一致,所不同的是,移动的方向是在水平方向上。

送料板前馈系数:此前馈主要在Y轴上进行修正。

设置方法为,进料移到参考点后(通常为第一点),连续进料,直到最后一次进料,此时会看到在Y方向上有上下偏差,修正此偏差,填入进料总数,单击【确定】即可完成。

停料板位置:完成一整张基板贴片任务,送料板停留的位置。

此位置是为更换材料方便而设置的。

如果方向选择左边,将会停放在原点位置,否则停止在指定位置。

拼板/模块间距方向:分为水平和垂直。

拼板/模块间距:按照上一选项选择的方向,如果为水平方向,学习X轴;如为垂直方向,学习Y轴。

原点补偿:在自定义模式下,所有参数的录入都是与唯一的机械原点为参考点的,当机械原点因某种原因改变时,为使原参数仍然能正常使用,特设立这一补偿点。

使用原点补偿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确保所有坐标位置的偏移量一致,否则仍然会出现偏差。

设置方法,移动一个目标位置后,发现有偏差,单击【设置】,通过方向键移动电机到实际目标位置后,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图像系统选项:如果使用具有图像系统的软件版本,则具有此选项。

拍照稳定时间:移动到位后,延时的时间。

角度前馈:机器自动修正后增加的前馈。

图像位置:四个吸嘴相对应于镜头的位置。

参考点:这一数据主要是为做数据方便而设置,一般设置在四号吸嘴对应的第一点的位置。

吸嘴到镜头:吸嘴与镜头的距离,先用视觉系统对应好一个参考位置,单击【设置】,然后把四号吸嘴移到该参考位置上,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吸嘴间距如图3-2:吸嘴间距1:D1。

吸嘴间距2:D2。

吸嘴间距3:D3图3-2参数页参数页包括基板的所有行列参数及其他的信息,在进行所有坐标位置设置之前必须进行参数页的正确设置。

其界面如图4:图4机器型号:机器出厂前就设定好的参数,此参数只有管理人员可以改变。

工作模式:分为模块学习、规则阵列和坐标导入。

运行模式:分为正常模式和老化模式。

吸料稳定选项:【启动】,每个吸嘴完成吸料后都进行复位操作,否则就不进行复位。

一般情况下选择关闭。

特殊情况,如吸料高度经常改变,则选择启动。

放料稳定选项:启动,完成每次放料,个吸嘴都进行复位;关闭,放完材料才经行复位,即放好3号吸嘴,复位Z2,放好1号吸嘴,复位Z1;一般情况下,选择关闭选项,如1、3号吸嘴频繁出现不放料状况,则需选择启动此功能。

吸嘴数量:吸嘴的个数。

*掉料检测:自动检测吸嘴吸料情况。

选为0,不检测;选1,检测一次,如没吸到材料,自动吸一次,如还没有吸到材料,系统将停机,手动上料后,继续运行;选2,检测两次,过程同1,多循环1次。

吸料选项:1,吸嘴单个吸料;2,吸嘴每两个两个吸料。

飞达打开时间和飞达关闭时间,只有当多个吸嘴同时吸一个站位的材料是才采用这一时间,一般情况下飞达打开时间为50,关闭时间为50~100;稳定时间:机器稳定的时间,当机器震动较大时,可适当增加此参数以消除影响,提高精度,一般设置为20~50ms.吸料时间:吸嘴贴到器件后打开真空阀开始吸料,停留一定时间,然后吸嘴抬起,进行下一步操作,其间所停留的时间就是吸料时间。

吸料时间长一些,有利于吸嘴吸料,但会影响速度,一般设置为30~70ms。

四个吸嘴可以单独设置。

放料时间:吸嘴下降到基板位置后,关闭真空阀放开材料,等待器件完全放下后,吸嘴起来进行下一步操作,其间所等待的时间就是放料时间。

放料时间长一些,有利于器件更加稳定的放到正确位置,但会影响到工作效率,一般设置为30~90ms。

四个吸嘴可以单独放置。

一行灯总数:水平方向上,一行灯上总器件的总个数,注意总数包括灯和电阻。

吸嘴数量:规则阵列下使用吸嘴的个数。

进料个数:送料板每一次进料的个数。

在大约23公分的长度范围内所包括的材料个数为最大进料个数,此为进料个数必须为吸嘴个数的整数倍,比如4四吸嘴,进料个数只能为4、8、12、16、20、24等。

一个拼版行数:一个拼版的行数。

总行数:一整版材料所包含的行数。

角度旋转:对应吸嘴旋转的角度。

模块学习此页面是在选择材料为模块学习时有效,否则无效。

其页面如图5图5这里引入模块的概念,模块是指在一个电路板里重复出现的单元。

学习好一个单元后,就可以通过累加的方法完成整个电路板的贴装工作。

材料总数:一个基板包含的所有材料点数。

每次进料点数:每一次进料包含的点数。

一个模块循环次数:贴好一个模块需要循环的次数。

一个循环是指一次吸料和一次放料的过程。

垂直方向模块数:在垂直方向上的模块数。

选择操作模式:操作模式分为学习、查询和手动输入。

学习模式,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学习;查询模式,是为验证学习时各参数是否学习正确,如不正确,还可以边验证边修改,直到准确为止;手动输入模式,当知道某个点的坐标位置后,可以手动输入参数。

模块循环序号:一个模块里贴装的循环序号,比如第1次,第2次等等。

当前循环总点数:当前循环所贴装的总点数。

当前点序号:当前循环贴装工作的顺序。

*模板编号:加装视觉系统后,当前点数与模板相对应。

飞达号:当前点拾取材料所在飞达的位置。

吸嘴号:拾取当前飞达材料所使用的吸嘴编号。

旋转角度:当前吸嘴旋转的角度。

飞达交换:当某个飞达(料站)的材料打完时,可以切换到别的飞达;需要写入文件保存此交换信息,单击【写入】按钮完成操作。

查询与验证:在模式选择为查询与验证时,输入模块循环序号、当前点序号等目标位置后,单击此按钮,吸嘴将会移动到该目标位置。

下一个点:在模式选择为查询与验证时,输入模块循环序号、当前点序号等目标位置后,单击此按钮,吸嘴将会移动到当前目标位置的下一个位置点。

坐标导入坐标导入界面如图6载入坐标、保存坐标和另存为,是坐标文件载入与保存,文件格式为.txt格式;载入数据、保存数据和另存为,是飞达和吸嘴等的相关参数,文件格式为.log;图像系数:XY轴坐标转换为实际移动距离的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