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过程课件
目前已知有几十种物质参与诱导过程。如:骨形态发生蛋
白(BMP)、转化生长因子(TGF)、骨衍生生长因子 (B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但骨诱导物质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它们之间又如何调 节的,仍未清楚。
3、被激活的骨祖细胞在骨的传导物质上,进一步生成新 的骨组织。
细胞的成骨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骨 折区的有机物质、胶原、羟基磷灰石、以及来自血浆的 纤维结合素等,都是骨传导物质,在骨折区造成适宜的 成骨环境,吸引和吸附成骨细胞沿这些物质表面进入骨
六、中草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
中医治疗骨折,是分三期辩证论治的,用药多为复方, 药物众多,成分复杂,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目前的研 究大多通过用药后观察实验动物的相关机能改变,来佐 证药物的作用。
中药对枸缘酸、钙代谢的影响
骨折早期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理气,理气药中含有大量 的枸缘酸,上海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用药组骨痂 内的枸缘酸和钙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快,持续时间长。
引起骨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图(4)
二 、骨折的愈合标准
1、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上肢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徒步 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局部不变形,以观察的第一天作为
骨折的愈合过程
一、骨折愈合过程
1、血肿机化期:
凝血因子
骨折端血肿
毛细血管
凝血块 肉芽组织 纤维结缔组织(纤维骨痂)
炎性细胞 (需要2~3周)
成纤维细胞
图(1)
2、原始骨痂期:
(4~8周)
骨内外膜肥厚、增生
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增生 成骨细胞活跃
生成骨组织
图(2)
膜内化骨(靠近内、外骨膜处)
临床愈合时间。
2、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片显示有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附:有关骨折愈合的一些研究
一、生物活性物质对成骨作用的研究
1、骨折后,骨祖细胞进入骨折区:
参与骨折愈合的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大致有三个来源:
(1)骨膜的生发层细胞(为主要来源)。 (2)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3)其它组织细胞(成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
折端发挥修复功能。
二、骨折原始血肿的意义
以往认为,骨的后的血肿仅仅是连系骨折两骨折端
的生物学桥梁,无确切的成骨生物学作用。而且血肿缺 乏血液循环,属于坏死物质阻碍新生血管生长,过大的
血肿反而影响骨折愈合。
新近研究资料证明,骨折端的血肿对骨折愈合有重要 作用,其原因有: 1、骨折的原始血肿内含有多种骨诱导物质。包括骨折释 放的生长因子和经血流传递的来自周围组织的生长因子。
纤维结缔组织
软骨内化骨(骨折端中心部位)原始骨痂来自 成软骨细胞活跃
生成软骨组织
图(3)
钙化
3、骨痂改造期
骨小梁重新排列
骨小梁数量增加、牢度增强 原始骨痂 骨性愈合
骨痂进一步改造 完全恢复正常
(儿童2年,成人2~4年)
(8~12周)
Wolff定律: “任何加到骨组织的外力在量和方向的改变,会
上述细胞在未转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以前,称为
骨祖细胞。骨折后,创伤剌激和炎性活动的反应,促使上 述组织增生、分化出大量骨祖细胞并且向骨折处聚集。
2、骨祖细胞通过调节和诱导被激活,参与骨折愈合: 进入骨折区的骨祖细胞开始尚处于休止状态,通过调 节和诱导被激活后才能演化为成骨母细胞、软骨母细胞 和 成纤维细胞。这个过程是通过骨诱导物质的诱导产生的。
3、原始血肿能剌激早期的炎症反应。促进细胞活跃和毛
细血管旺盛生长
当然血肿过大影响骨折愈合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三、力学环境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临床和动物实研证明:骨折经适当固定后再给予有 控制的细微活动(频率为0.5~1HZ),能剌激骨痂
生长、增加骨折愈合的强度和硬度,作用机理至今未
明,推测有以下因素:
四、氧张力与成骨的关系
Krompecher(1967)指出:氧张力对成骨过程有重要 作用,在血供良好的环境下,局部氧张力高,组织内 葡萄糖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较多的能量提 供骨折愈合,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只能通过酵解代 谢,只产生少量能量,生成大量粘多糖物质。
有人用胚胎骨培养方法研究,发现在氧张力高的条件
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骨痂必须经过钙化才能形成 骨性骨痂,枸缘酸是钙盐沉积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同 时枸缘酸参与三羟酸循环,又能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能 量,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中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广州南方医院(1994)对50例股骨干骨折施行内固定 术后,25例负压引流24小时,另25例不引流为对照,结 果显示对照组骨痂量明显少于实验组。
将引出的血液分离去细胞成份,冰冻升华法制成干粉,
消毒后植入实验兔的顶骨缺损区,结果观察到新骨生长
比对照组明显加快,说明血粉内有诱导物质存在。
2、血肿机化形成的网架结缔组织对骨折端有一定的粘合 作用(抗折力约为0.01KP/平方MM),而且又是新骨生 长的骨传导物质。
下,软骨样组织很快形成骨组织,而低氧张力时,形 成纤维组织和软骨。证明氧对成骨的重要性。
五、压电效应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50年代,日本学者保田发现:骨胳受压区域出现负电, 受拉区域则产生正电,负电区成骨细胞增生、活跃,正电 区破骨细胞活跃。由此促使人们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种 是给骨折端加压;另一种是给骨折端加电。 60年代,有人用10微安的直流电持续剌激实研家兔的尺 骨骨折,负极臵于骨折处,观察到骨折愈合加快。Brigton (1977)用直流电治疗57例骨折不愈合病人,结果愈合率 达68.4﹪。另有人改用脉冲电流治疗骨折,发现60赫兹的 频率疗效最佳。
1、骨细胞上有力的受体,受到应力时能释放出多骨 诱导物质,引导骨的生长和改造。
2、应力能增加骨折端的创伤反应,延长炎症期,
使细胞浸润、增生旺盛,各种成骨物质分泌增多, 有利于骨痂生长和改造。
3、实验发现,细微运动的骨折局部血供比对照 组增加2 倍,说明有促进毛细血管生长的作用,
不但血供增多,而且又可转化成大量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