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世界近代史

九年级世界近代史


• (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 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 •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 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 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 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材料一:美国南北
战争(美国内战或美国废 除黑人奴隶制);材料二: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 国1861年改革、俄国农 奴制改革);材料三:日 本明治维新
六、拿破仑帝国
背 景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时 间
性 质
1804——1814年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对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沉重打击欧 1.革命性: 洲封建势力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 2.侵略性: 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航海造船技术
时间 1487年 1497年 1492年 1519~ 1522年
支持 国亚士 达· 伽马 哥伦布
航海成就 到达非洲好望角 到达印度 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地区) 完成环球航行
西班牙 麦哲伦
影响: (1)对人类历史: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消极:西方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给落后国家和 地区带来灾难。
结果 1、实现了国家独立 影响 2、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及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时间 1775——1783年 领阶 资产阶级、种植园主 代表人物:华盛顿 经过 爆发: 1775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国: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重要发明: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火 影响: 车——史蒂芬孙
1.生产力方面; 2.社会阶级结构方面; 3.生产组织形式: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十 一 、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使用 表现: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耐用的碳丝灯泡———爱迪生(美) 重要发明: 汽车———卡尔· 本茨(德) 飞机———莱特兄弟(美)
(2)都促进(推动)了
资本主义发展。(3)创 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 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大力发展教育;改革封 建军制,创建近代化军 队。
•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
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 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 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 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 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原则等。
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内容: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资本 影响: 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 折点。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 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沦为半殖民
练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小结简表
项目 英国 1640——1689 法国 1789—1814 美国 1775—1783
时间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 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华盛顿、拿破仑的重要活动
5、拓展:对东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一、文艺复兴
1、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
2、手段: 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3、目的: 反封建、反教会 4、实质: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5、核心思想:“人文主义”(humanism) 6、代表人物及作品: 见表格 7、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措 施
战 争 性 质
第二部分、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1、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
2、重大事件:(1)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解放黑人奴隶的宣 言》的主要内容;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 作用。 (3)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它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 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览表
代表人物 但丁
国别 意大利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神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罗密欧和朱丽叶》 《哈姆雷特》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二、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 《马克.波罗行纪》 欧洲人的“黄金热” 东西商道受阻 天文地理知识 客观条件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 1640---1689年 领阶 资产阶级、新贵族
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三 经过 爆发: 1640年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 1649年: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英 1660年: 封建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国 1688年: 结束 资 产 1689年: 颁布了《权利法案》 阶 目的: 限制王权 级 重要 文献: 《权利法案》 革 文献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意义: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命
•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 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 ,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 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 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 的。 • ——列宁《关于纪念日》
•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 ,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 洋文明带入国内。 •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 请回答: •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 史事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科技发明。 3、伏尔泰等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 进步的关系。
原因: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十 、 工 业 革 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国家行业: 英国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 棉纺织业 主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改良蒸汽机—瓦特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背景: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日 本 明 治 维 新
时间:
1868年
明治天皇
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 励发展近代工业(殖产兴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
结果 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发展资 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 、 美 国 资 产 重要 文献: 《独立宣言》 阶 文献 意义: 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 级 国的诞生 革 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命
3、三国历史的比较与融合。
19世纪中期,美、俄、日各国面临的主要社 会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1.美国: 黑人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 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 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奴隶制度。
2.俄国:农奴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并引发农奴制 危机,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
专制统治束缚资 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英国殖民统治阻 碍北美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领导阶级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性质
1640年议会的 召开 1688年 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攻占巴士 底狱 1794年
1775年来克星顿 枪声 1783年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双重性质

重要 文献
特点

《人权宣言》
九年级复习课件
世界近代史
第一课时
• 复习目标 •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第一部分:资产阶级统治的孕育与产生 1、基础: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 物质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3、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 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内容及理解; 4、重要人物:
国 南 经过 北 战 争
重要 文献 性质 结果 影响
黑人奴隶参加联邦军队,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 斗力 ,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 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 造了条件。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 ①原因不同: 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 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 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②目的不同:
影响:
比较内容 开始时间
开始行业 完成时间 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 进入的时代 新能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产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重工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石油、电力
18世纪60年代
棉纺织业(轻工业) 19世纪上半期(1840年前后) 蒸汽机的改进及广泛使用 英国 “蒸汽时代” 煤碳、蒸汽 蒸汽机 重大发明创造者大多为熟练 的技术工人
新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