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第
2
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THE PRINCIPL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第1节 园林艺术 第2节 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第3节 园林布局
>>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指导园林创作的理 论,进行园林艺术理论研究,应 当具备美学、艺术、绘画、文学 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 美学的运用。
三、园林动态布局
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风景序列创造手法 园林植物的景观序列与季节变化
(一)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1.一般程序
对于简单的园林,用两段或三段式程序。 两段式:起景--高潮 三段式:起景--高潮--结景
2.循环程序 对于一些现代园 林,为了适应现代 生活节奏,而采用 多入口、循环道路 系统、多景区划分、 分散式游览路线的 布局方法。 3.专类程序
(一)规则式
•地貌 •在 平 原 地 区 , 由不同标高的水 平面组成。在丘 陵地带,由阶梯 式的大小不同的 水平台地组成, 其剖面均由直线 所组成
(一)规则式
•水体 •园 林 水 景 的 外形轮廓均 为几何形, 采用整齐式 驳岸,常以 喷泉作为水 景的主题。
(一)规则式
• 建筑
•园 林 建 筑 采 用中轴对称均 衡的设计以主 要建筑群和次 要建筑群形式 的主轴和副轴 控制全园。
(五)工程设施美 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 排水挡土护坡等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 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设施。
(六)文化景观美 风景园林常 为宗教胜地 或历史古迹 所在地,其 中的景门景 序、门楹对 联、摩崖石 刻、字画雕 塑等无不浸 透着人类文 化的精华。
(七)色彩音响美 风景园林是 一幅五彩缤 纷的天然图 画,蓝天白 云、红花绿 叶、粉墙黛 瓦、雕梁画 栋、风声雨 声、欢声笑 语、百视风景 (2)仰视风景 (3)俯视风景及效果
•平视风景
•仰视风景
•俯视风景
(二)开明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处理
1.开朗风景 2.闭锁风景 3.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对立统一
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的统一
•开朗风景缺乏近景的感染力;闭锁风景使人感到 疲劳,产生闭塞感。二者应是对立与统一的。 •园林构图是要做到开朗中有局部的闭锁,闭锁中 又有局部的开朗,两种风景综合应用。
二、自然美
1.变化性
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自 然美常常发生明显的或微妙的变化,处于不稳定 的状态。
二、自然美
2.多面性
园林中的同一 自然景物,可 以因人的主观 意识与处境而 向相互对立的 方向转化;或 园林中完全不 同的景物,可 以产生同样地 效应。
二、自然美
3.综合性
园林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其自然美常常表现在 动、静结合中,如山静水动、树静风动等。
五、园林艺术的特征
1.综合性艺术
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园林学科的综合性,园林是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 二是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它是建筑、绘 画、雕塑、文学、音乐、书法、戏曲等 艺术的综合。
五、园林艺术的特征
2.艺术与功能的结合
园林首先是一个人为的自然环境,人活 动于其间,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就是其实 用性内涵,即功能性; 满足人的“非功 利性”审美的需求则是艺术观赏性。
(一)规则式
•道路广场 •广 场 外 轮 廓 均为几何形, 广场空间,以 对称建筑群或 规则式林带、 树墙包围。道 路均为直线、 折线或几何曲 线组成。
(一)规则式
•种植设计 •以图案为主题的 模纹花坛和花带为 主,或布置成大规 模的花坛群,树木 配置以行列式和对 称式为主,并运用 大量的绿篱、绿墙 以区划和组织空间。
3、审美性:即艺术形象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 值,能引起人们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四、形式美
自然界常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 感受,各种景物都是有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 的。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 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美、光影美、色 彩美、朦胧美等几个方面。
形式美的规律:
1、主与从 主体是空间构图的重心或重点,也起主导作用,其余 的客体对主体起陪衬或烘托作用。这样主次分明,相 得益彰,才能共存于统一的构图之中。
三、艺术美
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的形态,而艺术美则 是现实美的升华。艺术美是对人类对现实生 活的群补感受、体验、理解的加工提炼、熔 铸和结晶,是人类对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表 现。
三、艺术美
艺术美的具体特征:
1、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用具体的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 2、典型性: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它虽然源于 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二)自然式
•水体 •其轮廓为自然 的曲线,堤岸 为各种自然曲 线的倾斜坡度 , 如有驳岸,亦 为自然山石驳 岸。常以瀑布 为水景主题 。
(二)自然式
•建筑 •园林内建筑, 多采取不对称 均衡的布局。 全园不以轴线 控制,而以主 要导游线构成 的连续构图控 制全园。
(二)自然式
•道路广场 •园 林 中 的 广场的轮 廓多为自 然形式, 道路平面 和剖面多 为曲线。
4、比例与尺度
比例要体现的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 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人得到美 感。
5、节奏与韵律
节奏产生于人本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步行 等。在建筑与风景园林中,节奏就是景物简单的反复 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6、多样与统一
基本法则,主要是要求在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中,要 有其内在的和谐统一关系,即显独特性又显整体艺术 性。
五、园林艺术的特征
3.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科学技术水平与园林艺术审美观有着直 接的关系。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都从 技术上表现出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使人 领略到技术之美。
第
2
章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THE PRINCIPL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第1节 园林艺术 第2节 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第3节 园林布局
(三)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四)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1.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一是指园林 功能的内容在不同时间内是有变化的,二是 指植物随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变化,直至衰老 死亡,在形态上和色彩上也在发生变化,因 此,必须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 2.园林布局在空间上的规定性,是指园林存 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周边环境必然存 在着某些联系,这些环境将对园林的功能产 生重要的影响。
二、园林静态布局
静态风景布局 开明风景与闭锁风景的处理
(一)静态风景布局
静态风景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 到的景观,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 赏到的,因此,其观赏位置和效果之间有着内 在的影响。
1.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2.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1.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景物的最佳视距 (2)视域
(二)风景序列创造手法
1.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 利用地形起伏变化而创造风景序列是风景 序列创造中常用的手法。
(二)风景序列创造手法
2.风景序列的开与合 任何风景都有头有尾,有收有放,有开有 合。这是创造风景序列常用的方法。
>> 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园林设计的 前提,有了具体的布局形式,园 林内部的其他设计工作才能逐步 进行。
一、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一)规则式 (二)自然式 (三)混合式
(一)规则式
•园林布局采用几何图案形式。如建筑物 或景点之间用直线道路相联系,水池或花 坛的边缘、花坛的花纹、色彩的组合也用 直线或曲线组成规则的几何图案。这类园 林大多有明显的中轴而且左右均衡对称, 其特征可以从地貌 、水体 、建筑、道路 广场,种植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八)造型艺术美 园林中常运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 征、礼仪、标志、纪念意义、某种体形、线 条美。
(九)旅游生活美 园林是一个可游、可憩、可赏、可居的综合活动 空间,满意的生活服务,健康的文化娱乐,清洁 卫生的环境,交通便利与治安保证,都将怡悦人 们的性情,带来生活的美感。
(十)联想意境美 联想和意境是我国造园艺术的特征。丰富的景 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达到见 景生情,体会弦外之音的效果
一、园林美
1.园林美的含义
园林美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 的,把自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山水、植 物与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 的综合艺术的美。
一、园林美
2.园林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山水地形美 (六)文化景观美
(二)借用天象美
(三)再现生境美
(七)色彩音响美
(八)造型艺术美
(四)建筑艺术美
(五)工程设施美
(二)自然式
•园林布局按自然景观的组成规律采取不规则 形式。地形高低起伏,形成有宽窄变化的道 路,弯曲蜿蜒,池岸迂回转折,植物配置采 用自然林、丛团和散落的单株相结合形成大 小各异的空间,展现出自然美。自然式园林 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提炼和艺术的加工再现 出高于自然的景色。
(二)自然式
•地貌 •利 用 自 然 起 伏的和缓地形 与人工堆置的 若干自然起伏 的土丘相结合, 其断面为和缓 的曲线。
(一)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1.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 2.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 3.起开结合,多样统一
要求我们在布局时必须考虑曲折变化无 穷,一开一合之中,一面展开景物,一 面又考虑如何收合。
(二)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指出: “因者虽其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 “因”就是因势.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 有峻有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 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蓄水,高方欲就 亭台,低凹可开池沼”。
2、对称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