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化学题库

结构化学题库

结构化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性晶体结构1. 金刚石属立方晶系,每个晶胞所包括的C原子个数为下列哪个数(B)A. 4B.8C.12D.162. 在CsCl 型晶体中, 正离子的配位数是(B)A.6B.8C.10D.123. 对于NaCl 晶体的晶胞体中所含的粒子,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 一个Na+和一个Cl-B.二个Na+和二个CI-C.三个Na+和三个Cl-D.四个Na+和四个CI-4. 已知NaCl 晶体属于立方面心点阵式, 故其晶胞中喊有的结构基元数为(C)A.1B.2C.4D.85. 在晶体中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旋转轴(D)A.2 次轴B.3 次轴C.4 次轴D.5 次轴6. 对于立方晶系的特征对称元素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四个三次轴(B)三个四次轴(C)六次轴(D)六个二次轴7.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是靠下列哪一种作用?( D)(A) 金属键(B)共价键(C)配位键(D)分子间力8. 在晶体中,与坐标轴c 垂直的晶面,其晶面指标是下列哪一个?(A)(A)(001) (B) (010) (C)(100)(D)(111)9. 用Bragg方程处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问题,可将其看成下列的那种现象? ( A)(A)晶面的反射(B)晶体的折射(C)电子的散射(D)晶体的吸收10. Laue 法可研究物质在什么状态下的结构?( A)(A)固体(B)液体(C)气体(D)等离子体11. 某元素单质的晶体结构属于A1 型面心立方结构,则该晶体的晶胞有多少个原子?( D)(A) 一个原子 (B)两个原子(C)三个原子(D)四个原子12. 在下列各种晶体中,含有简单的独立分子的晶体是下列的哪种?( C)(A)原子晶体(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13. X 射线衍射的方法是研究晶体微观结构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列的哪种?( C)(A)X射线的粒子不带电(B) X射线可使物质电离而便于检测(C) X 射线的波长和晶体点阵面间距大致相当(D) X 射线的穿透能力强14. 晶面指标为( 210)的晶面在3 个轴上的截数是( C)(A) 2, 1, 0 (B ) 1, 2, 0 (C ) 1, 2, % (D ) 0, 1, 2 15、金属Cu 晶体具有立方面心晶胞,则 Cu 的配位数为(D)。

A. 4 B. 6 C. 8 D. 1216.金属A i 和A 型密堆积的相同之处是(D )它属于 (D1_ c22、某晶体属于立方晶系,一晶面截 x 轴2 , y 轴于3 , z 轴于4 ,贝U 该晶 面的指标为(B )。

A. (3 6 4 )B. (2 3 4 )C. (2 1 3/2 )D. (4 6 8 )23 某晶体属于立方晶系,一晶面截x 轴于0.5a , y 轴于(1/3) b , z 轴于0.25c , 则该晶面的指标为(B )(A ) 对称性相同 (B ) 晶胞内原子数相同 (C ) 点阵型式相同 配位数相同 (D )17. X-射线的产生是由于:(A) (A) 原子内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B) (C)分子轨道能级间的跃迁(D)原子的价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分子转动能级间的跃迁18、 某晶体的晶胞参数为 a=3A, b=4A, c=5A,别为3A,8A, 5A,则该晶面的晶面指标为 A.(1 2 2) B.(2 2 1) C.(2 1 2) D.(1 2 1) 19、 银的XPS 谱中,最强特征峰是:(D)(A) Ag 4s 峰(B) Ag 3p 峰(C) Ag 3p有一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长分 C )。

峰(D) Ag 3d 峰20、 根据正当单位选取原则,下列各组平面格子属于正当格子的组是(C )。

1)正方及其带心格子2 )六方及其带心格子3 )平行四边形及其带心格子4 )矩形及其带心格子 A.1) 3) 4)B.1 ) 2) 4)C.4 )D.1 )3)21、有一 AB 晶胞, 其中A 和B 原子的分数坐标为A(0,0,0) 、B(1/2,1/2,1/2),A .立方体心点阵 B.立方面心点阵C.立方底心点阵D .立方简单点阵-b24 (3 6 4 ) B (2 3 4 ) C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元素不包括(对称轴 B 对称中心 C点阵 1.5 ) D (4 6 8 )D 镜面25、假设有一AB晶体,属于正交底心,每个晶胞中有两个A原子和2个B原子, 若A原子的坐标是(000), (1/2 1/2 0),一个B原子的坐标是(1/4 1/4 1/2),则另一个B原子的分数坐标应是(D )。

A (1/2 1/2 0)B (1/2 0 1/2)C (1/2 1/2 1/2)D (3/4 3/41/2)26、空间点阵中下列形式不存在的是(B )。

A 立方IB 四方C C 四方ID 正交C27、有一AB型晶体,属立方晶系,每个晶胞中有一个A和四个B,一个A的坐111111标是(2,2 2 ),四个B的坐标分别是(0, 0, 0),(2, 2,0), (21 1 10,2),(0, 2 , 2),此晶体的点阵形式是(B)A.立方IB.立方PC. 立方FD.立方C配合物1. 在八面体配位场中,3d轨道分裂为几组?(A)(A)二组(B)三组(C)四组(D)五组2. 在弱八面体场中,具有最大晶体场稳定化能的是下列的哪一个?(C)(A)d 1(B)d 2(C)d 3(D)d43. 在正四面体配位场中,d轨道将分裂为几组?(B)(A)1 (B)2 (C)3 (D)44. 在正方形配合物中,若四个配体分别位于X轴Y轴上,则最高能级的d轨道是(D)(A)d xz (B)d z2(C)d xy (D)d x2-y26. 对于电子组态为d的八面体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其处于强场低自旋时的CFSE^(C)(A)16Dq (B)—16Dq (C)16Dc—P (D)16Dc—2P7、若忽略电子相互作用,d2组态在正八面体场中简并度为(C )A.1B.2C.3D.4量子力学基础1. 下列那个算符不是线性算符:(D)A. xB. C d D. sin 2dx x2d222. 下列函数那个不是dx的本征函数:(A)2A. xB.2cosxC. sinxD. sinx + cosx2 . n x 、一sin ----3 一维势箱中一粒子处在箱左1/4区域的几率(已知j l)为:(B)A. n 为奇数时等于1/4B. n 为偶数时等于1/4C.不管n 为何值恒为1/4D.只有n -x 时等于1/4 4. 波恩认为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是:(B )(A )波函数书表示在空间某点(x , y , z )发现电子的几率;(B) 2表示在空间某点(x , y , z )附近单位体积内发现电子的几率,即几率 密度; (C) 2d T 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 (D) 书没有确定的物理意义。

5. 处于定态的粒子,意味着它处于(D ) (A )静止态 (B )动能为零的态 (C )几率为最大的态 (D )能量为定值的状态6. 测不准关系的含义是:(D )(A) 粒子太小,不能准确测定其坐标 (B) 运动不快时,不能准确测定其动量 (C) 粒子的坐标和动量都不能准确测定 (D) 不能同时准确测定粒子的坐标和动量10、 几率密度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被称为( B ) A 物质波 B 定态 C 本征态 D 基态 11、 下列算符为线性算符的是 (B A log B d/dx CD In12、 对于任意实物粒子,物质波波长为 入,欲求其动能可用(BA he/ 入B h 渝口C eVD me 2 13、 波长相同的中子和电子(BA 速率相同B 动量相同C 动能相同D 动量不同 14、 提出与电子自旋无关的实验现象是:(D )7、已知一维谐振子的势能表达式为V2kx /2,则该体系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应当A.(C )h 28 2m B.h 28 2m C.8、 h 28 2m d 2d7 h 28 2m D. 由一维势箱的薛定谔方程求解结果所得量子数 d 2dx 2F 面论述正确的是 A.可取任一整数 B. 与势相宽度一起决疋节点数 C. 能量与n 成止比D.对应于可能的简并态9、 公式m n d 0 ( m n) 称为波函数的 (D ) Ai 单值性 B 连续性 C 归一性 D 正交性 n , (C )A 氢光谱的超精细结构B 碱金属光谱的双线结构C 反常的塞曼效应D 电子衍射现象 15通常用来表示电子自旋坐标的量是(B) A S B m s C (x,y,z) D( r,,)16. 不能反映光子和电子差别的因素是(D ) A 光子没有静止质量 B 光子的自旋为1 C 电子的自旋为1/2 D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17. 表示实物微粒具有波动性的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式是: (A ) A h P Bc C 1 D he E18. 对于全同粒子体系,如果交换其中任意两个粒子的坐标, 则体系的性质:(A ) A 保持不变B 变化不大C 改变-1 D 无法确定19. 所有内在性质完全相同,无法用物理测量的方法进行分辨的微观粒子称为: (B )A 基本粒子B 全同粒子C 场量子D 费米子 20. 合格波函数不一定必须具备(C )A 单值性B 连续性C 实函数D 平方可积原子结构1. 氢原子1s 态,径向分布函数极大值在(B )处 (A) r=0 (B) r=a o (C) r= (D) r=a o/22. 类氢原子体系432的径向节面数为(D) (A) 4(B) 1(C) 2(D) 03. 氢原子321状态的角动量大小是(D )4. 下列氢原子的状态函数中,哪些是K , M 2 , M Z 的共同本征函数(A )(A) 3pz (B) 3px (C) 3py (D)6. 由总轨道角动量和总自旋角动量耦合再求总角动量的方法称为:(A) 3 (B) 2 (C) 1 (D)5.已知氢原子处于 叽1m态,则在0〜r 球面内电子出现的概率为:(D)(A ) Im (B ) r 2dr(C )ipn im r 2sin O drd 9d©(D ) Im 2 2r 2sin Odrd 0d ©3dxy(A )(A) L-S耦合(B) j-j耦合(B)L-L耦合(D) S-S耦合7. 原子光谱项1D2所包含的微观状态数为(D)(A) 2 ( B) 3 ( C) 4 ( D) 58•在s轨道上运动的一个电子的总角动量为:(B )(A) 0 (B) f h (C) 1h (D) |h9. 已知,丫是归一化的,下列等式中哪个是正确的:(C)(A) 00 Y^sin QQd© 4 /3(B) 犷dr 12(C) r, 9, © d T r2R2r dr© 0 9 0 ,,了2(D) cos 9sin 6d 6d © 410. 已知ip= R Y = R ,其中R, , ,Y皆已归-式中哪些成立?( D)(A) 02dr 12(B) 0R dr 12 n 2(C) Y d 9d © 10 0 屮n2(D) sin 0d 9 111. s 1p2组态的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是:(A )4(A) P1/2(B) 4P5/24(C) D/2(D) b/212. 就氢原子波函数屮2p x和啦P x两状态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相同(B) 电子云图相同(C)径向分布图不同(D) 界面图不同13、如果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eV,则Li2+的电离能为(D)则下列(B)A 13.6eVB 27.2eVC 54.4eVD 122.4eV14. 求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时,我们常采用下列哪些近似?( B)①核固定②以电子质量代替折合质量③变数分离④球极坐标A①③B ①②C ①④ D ①②③④15. 电子在核附近有非零概率密度的原子轨道是:(B)A O4dB ①2sC ①2pD ①3p16、Bd+的一个电子所处的轨道,能量等于氢原子1s轨道能,该轨道可能是(C )A . 1s B. 2s C. 4d D.3p17、下列函数为原子轨道的是(B )A亜1o n (J)B亜10 C\P332 D n (J)18. 关于四个量子数n、I、m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由实验测定的B.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的C. 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n、I、m由电子自旋假设引入mD. 自旋假设引入的19、某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4s15d1,其基谱项为(A)A. 3DB. 1DC. 3SD. 1S20、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唯一正确的是:(D)(A)1, 1, 0, 1/2 (B)2, 1, 0, 0(C)4, 1, 2, 1/2 (D)3, 2, 1, 1/221、对于单电子原子,在无外场时,能量相同的轨道数是(A )A. n2B. 2( l+1)C. n-1D.n- l-122、下列光谱项不属于p1d1组态的是(C )A. 1PB. 1DC. 1SD. 3F23、下列算符为线性算符的是(B )A logB d/dxCD ln24、当l=1时,轨道角动量可能的空间取向数目为( C )A1 B2 C 3 D425、巫320的M值为(C )A 6BC 6 2D 12 226、氢原子3d状态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的分量最大值是(D)A.5 hB.4 hC.3 hD.2 h27、OF分子中氧原子成键采用的杂化轨道是(C )( A ) sp (B )sp 2 (C ) sp 3 28. Ti 原子的基谱支项为 (A)A.3F 2B. 3D 2C. 3P 2D. 3S 2双原子分子1. 基态 H 的电子密度最大处在 (B)两核连线中点 (C). 离核无穷远处 其分布关于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由 S 型原子轨道组成 5. N 2+的键级数值是( A ) ( A ) 5/2 (B )3( C ) 3/2( D ) 1/2 6. 与轨道最大重叠无关的因素是: ( B )=C 1 A +C 2 B , 且 C 1>C 2, 在此分子轨道中的电子将有较大的几率出现在 ( A )(A). A 核附近 (B). B 核附近 (C) . A 、B 两核连线中点(D)不能确定8.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 (D )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A). (B). (C). (D). *4. O , O 2 , O 的键级顺序为 ( A )A. O O 2 OB. OO 2 O3. dz 2与dz 2沿Z 轴方向重迭可形成(A)分子轨道.C. O O 2 OD. OO 2 O D )d 2sp 3(A). H 核附近 (B).2. 型分子轨道的特点是 (B ) (A). 能量最低 (B). (C). 无节面 (D). (A )轨道波函数的形式(C )核间距离R 的大小(B) 轨道中的电子数目 (D) 轨道极大值的伸展方7. AB 分子的一个成键轨道9. H2+的F?= 1 2-丄-丄+丄,此种形式已采用了下列哪几种方法:(A)2 r a r b R(A)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原子单位制(B)单电子近似,原子单位制(C)原子单位制,中心力场近似(D)中心力场近似,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相关主题